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題詞

【原文】古人百藝,皆傳之于書,獨無傳造園者何?曰:“園有異宜〔1〕,無成法,不可得而傳也?!碑愐四魏??簡文之貴也,則華林〔2〕;季倫之富也,則金谷〔3〕;仲子之貧也,則止于陵片畦〔4〕。此人之有異宜,貴賤貧富,勿容倒置者也。若本無崇山茂林之幽,而徒假其曲水〔5〕;絕少“鹿柴”“文杏”之勝〔6〕,而冒托于“輞川”〔7〕,不如嫫母傅粉涂朱〔8〕,只益之陋乎?此又地有異宜,所當審者。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則工麗〔9〕可,簡率〔10〕亦可。否則強為造作,僅一委之工師、陶氏〔11〕,水不得瀠帶之情,山不領回接之勢,草與木不適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所苦者,主人有丘壑矣,而意不能喻之工。工人能守不能創,拘牽繩墨〔12〕,以屈主人,不得不盡貶其丘壑以徇,豈不大可惜乎?此計無否之變化,從心不從法,為不可及;而更能指揮運斤〔13〕,使頑者巧、滯者通,尤足快也。予與無否交最久,常以剩水殘山,不足窮其底蘊,妄欲羅十岳〔14〕為一區,驅五丁〔15〕為眾役,悉致琪花瑤草〔16〕、古木仙禽,供其點綴,使大地煥然改觀,是一快事,恨無此大主人〔17〕耳!然則無否能大而不能小乎?是又不然。所謂地與人俱有異宜,善于用因,莫無否若也〔18〕。即予卜筑〔19〕城南,蘆汀柳岸之間,僅廣十笏〔20〕,經無否略為區畫〔21〕,別現靈幽。予自負少解結構,質之無否,愧如拙鳩。宇內不少名流韻士,小筑臥游,何可不問途無否?但恐未能分身四應,庶幾〔22〕以《園冶》一編代之。然予終恨無否之智巧不可傳,而所傳者只其成法,猶之乎未傳也。但變而通,通已有其本,則無傳,終不如有傳之足述。今日之國能,即他日之規矩,安知不與《考工記》〔23〕并為膾炙乎?

崇禎乙亥午月朔,友弟鄭元勛書于影園

【注釋】〔1〕異宜:異,不同;宜,適宜。指不同事物各有其不同的適應性。

〔2〕簡文之貴也,則華林:簡文,指南朝梁簡文帝蕭綱(503—551年),其人長于詩賦;華林,指華林園。

〔3〕季倫之富也,則金谷:季倫,指西晉石崇(249—300年),是當時著名富豪;金谷,即金谷園,是石崇在洛陽建造的著名園林。

〔4〕仲子之貧也,則止于陵片畦:仲子,即陳仲子,出身貴族,其兄擁有大量財富,他認為這是不義之財,于是避開兄長,逃到于陵(今山東省長山縣)過著貧困的生活;片畦,一小塊菜圃。

〔5〕曲水:曲水流觴,古人的一種勸酒方式。王羲之《蘭亭集序》中說:“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所有,這里用“曲水”來指山水絕佳之地。

〔6〕絕少“鹿柴”“文杏”之勝:鹿柴,王維“輞川別業”中的一景,王維《鹿柴》詩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文杏,杏樹的一種。

〔7〕輞川:指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別業”。

〔8〕不如嫫母傅粉涂朱:嫫母,古代傳說中的丑婦,皇帝的第四妃;傅粉涂朱,即涂脂抹粉。

〔9〕工麗:工致精巧。

〔10〕簡率:簡樸。

〔11〕工師、陶氏:工師,指木工工匠;陶氏,指瓦匠。

〔12〕拘牽繩墨:拘泥于繩墨而不知變化。繩墨,木匠畫直線用的工具。

〔13〕運斤:揮動斧頭。斤,斧頭。

〔14〕十岳:比喻天下名山。

〔15〕五?。荷裨拏髡f中的五個力士。

〔16〕琪花瑤草:仙境中的花草。

〔17〕大主人:喻有大財力的園林主人。

〔18〕莫無否若也:沒有像計無否這樣的人了。若,如、像。

〔19〕卜筑:選擇地勢進行建筑。卜,占卜。

〔20〕笏: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以記錄君命或圣意,也可將上奏之話記在笏板上。《禮記》中載:“笏長二尺六寸,中寬三寸?!惫糯倮羯铣摹俺恕?,這里比喻空間很小。

〔21〕區畫:規劃。

〔22〕庶幾:也許可以。

〔23〕《考工記》:中國春秋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中規范和制造工藝的文。西漢初期因《周禮·冬官》散失,遂以《考工記》作補,從而保存在《周禮》中傳世。《考工記》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該書在中國科技史、工藝美術史和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譯文】古人的工藝技術,都有著述流傳下來,為何唯獨沒有建造園林的著作呢?有人說:“園林的建造因人、因地、因時而各有‘異宜’,沒有固定的建造法則,因而就不可能寫成專著流傳下來?!碑愐嗽鯓永斫??南北朝時梁朝的簡文帝以帝王之貴,建造了華林園;西晉的荊州刺史石季倫敵國之富,建造了金谷園;戰國時齊國的陳仲子很貧窮,只能在于陵這個地方擁有一小塊菜園。這就是由于人有貴、賤、貧、富的不同,而園也隨之“異宜”,是不能輕易顛倒的。如果本來就沒有崇山茂林的幽雅環境,而非要冠以“流觴曲水”之名;基本上沒有“鹿柴”“文杏”之類的優美景色,卻要假冒唐代王維“輞川別業”的名勝,這就如同丑婦嫫母涂脂抹粉,不是更顯得丑陋了嗎?這是由于地理環境的不同,而園也應當隨之“異宜”,是應審慎考慮的。只要主人心中構思了山水意象,建造園林時精工華麗也行,簡樸粗疏也行。否則勉強建造,一切依賴于木工泥瓦匠,勢必使水失去瀠洄環帶的情趣,使山無法顯出迂回相接的氣勢,使花草與樹木缺少遮掩襯托的意態。這怎能在日常生活中陶冶情趣呢?苦惱的是,主人心中構思有山水意象,其意卻無法讓工匠們心領神會。工匠只能墨守成規,不能變通創新,主人只好委屈求成,不得不舍棄自己所構思的山水意象去遷就工匠們,這不是大為可惜嗎?計無否的園藝變化,依從心靈感悟而不依從現成法則,這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并且他能現場指揮,建造的技藝出神入化,能使頑夯的石頭變得靈奇,使郁塞的空間疏通而流動,尤其令人稱贊。我與計無否交往最為長久,常感到小規模的山水景觀無法充分展示他深厚的園藝才智。因此總幻想如果把天下的名山網羅在一個地方,把大力神仙作為役卒供他驅使,把琪花、瑤草、古木、仙鳥全都取來,供他點綴裝飾,使大地的面貌煥然一新,那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遺憾的是沒有這樣的大主人。那么,計無否只能設計建造大園林而不能設計建造小園林嗎?并非如此。所謂地理環境與人都有異宜,在善于利用不同的具體環境這方面,沒有像計無否這樣的人了。就拿我選擇在城南建造的園林來說,地處長有蘆葦的湖水與長有柳樹的湖岸之間,園基面積很小,經計無否稍加設計,就特別顯現出空靈幽靜的境界。我自恃懂得一些園藝,但與計無否相比起來,就像不會筑巢的笨鳩一樣。天下許多風雅之士,想建造小園林享受山水情趣,怎可不去向計無否請教呢?但恐怕他不能分身四處應對,或許可用他所寫的《園冶》一書來代勞。然而我最終感到遺憾的是,計無否的園藝才智不可能傳承下去,所能傳承的只不過是他的成法,這就等于沒有得到傳承。但要靈活變通,需要有所根據,雖不能盡傳,總不如有所傳承而讓人有所遵循好。計無否堪稱當今國家之能手,《園冶》即是后世的法則,怎么知道它不能與《考工記》一并被后世所傳頌呢?

崇禎八年(1635年)五月初一,友弟鄭元勛寫于影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四川省| 巴彦淖尔市| 宝应县| 崇文区| 滨州市| 嵩明县| 育儿| 日照市| 西昌市| 临沧市| 平罗县| 马公市| 正镶白旗| 霍邱县| 定远县| 南召县| 平邑县| 双辽市| 南通市| 翁牛特旗| 柳河县| 泽普县| 潼南县| 达孜县| 南木林县| 盐源县| 安阳市| 衡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扬中市| 营口市| 东城区| 贵港市| 西城区| 宁津县| 西盟| 东兰县| 晴隆县| 新巴尔虎右旗|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