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叢書:香典
- (明)周嘉胄 (宋)洪芻 陳敬
- 411字
- 2020-10-09 15:09:02
安息香
安息香,梵書稱之為拙貝羅香。
《西域傳》記載:安息國(即帕提亞帝國)距離洛陽兩萬五千里,往北直至康居(位于安息國西北方、大月氏國北方),該國出產的香料為樹皮膠,焚燒此香,能通達神明,辟除各種邪惡。《漢書》
安息香樹,出產于波斯國。波斯人稱之為辟邪。樹長二三丈,皮色黃黑,葉片有四角,經冬不凋。每年二月開花,花朵為黃色,花蕊微微帶碧色,不結果實。割破其樹皮,樹膠像飴糖一般,名為安息香。到了六七月,香體堅實凝固,便可以取香。《酉陽雜俎》
安息香出產于西方少數民族地區。樹形類似松柏,樹脂為黃黑色,呈塊狀,新生的安息香質地柔韌。《本草》
三佛齊國有安息香樹脂,其形狀、顏色類似核桃瓤,不適宜作為焚燒用香,卻能誘發眾香,人們用它來調制香品。《一統志》
安息香樹形似苦楝,又大又直。樹葉修長,像羊桃葉子,樹心有樹脂,可以制成香品。《一統志》
辨別安息香
焚香時,將厚紙覆蓋在上面,香煙能透過紙散發出來的,是真正的安息香,反之則為假安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