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論(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英)大衛·休謨
- 1327字
- 2020-11-06 15:21:36
第五節 論關系
關系(relation)這個名詞通常用于兩個差別得很大的意義。一個意義是指把兩個觀念在想象中聯系起來,并按照前述方式使一個觀念自然地引起另一個觀念的那種性質而言;另一個意義是指我們在比較兩個觀念時所依據的那種特殊情況,即使是這兩個觀念只是任意在想象中結合著的。在普通語言中,前一種意義永遠是我們使用關系這個名詞時所指的意義;只有在哲學中,我們才把這個名詞的意義加以擴充,用來指沒有聯系原則的任何特殊的比較題材。例如,哲學家承認距離是一種真正關系,因為我們是借比較各個對象而得到一個距離觀念的:但是照通常的說法,我們卻說,沒有東西比這一類事物彼此距離更遠的了,沒有東西比它們之間更少關系的了,就像距離和關系是不相容似的。
使各種對象能夠互相比較、并且產生出哲學上的關系觀念來的那些性質,如果一一加以列舉,也許會被認為是一種無休止的工作。但我們如果仔細地加以考察,我們就會發現,它們不難被歸納在七個總目之下,這七種關系可認為是一切哲學關系的根源。
(1) 第一就是類似關系(resemblance):任何哲學關系離開了這種關系就都不能存在,因為任何對象如果沒有幾分類似,就不能被人比較。但是,類似關系雖然是一切哲學關系所必需的,可是我們并不能因此就說,這種關系總是產生觀念的聯系或聯結。當一種性質變得非常普通,成為許多個體所共有的時,這種性質就不會直接使心靈注意任何一個個體,而是由于這種性質提供了一個太大的選擇范圍,因此就使想象無法固定在任何單一的對象上。
(2) 同一關系(identity)可以看作是第二種的關系。我在這里所指的是在最嚴格意義下應用于恒常和不變的對象上的那種同一關系;我暫時不考察人格同一性的本性和基礎,留待以后再行討論。在一切關系中,同一關系最為普遍,它是一切具有持續存在時間的存在物所共有的。
(3) 同一關系之后,最普遍和最概括的關系就是空間和時間關系,這種關系是無數比較的源泉,例如遠、近,上、下,前、后等等。
(4) 凡可以度量或計數的一切對象,都可以在數量(quantity)或數目(number)上加以比較;這又是關系的另一個豐富的源泉。
(5) 當任何兩個對象具有一種共同的性質時,兩者各自所具有的這種性質的差別程度就構成了第五種的關系。例如兩個都是重的對象,其中一個比另一個或許是較重一些,或許是較輕一些。同一種類的兩片顏色,它們的色調也許不同,在那一方面就可以比較。
(6) 相反(contrariety)關系,初看起來,可以認為是上述“沒有某種類似程度便不能有任何關系存在”的那條規則的一個例外。不過我們可以注意,設有兩個觀念本身是相反的,除了存在和不存在這兩個觀念,而這兩個觀念顯然也是類似的,因為兩者都涵攝那個對象的觀念,雖然后一個“不存在”觀念把那個對象排除于它所不存在的一切時間和地點之外。
(7) 所有其他的對象,例如火和水,熱和冷等,只是根據經驗和它們的種種原因或結果的相反、而被人們發現為相反的,這種因果關系是第七種的哲學關系,也是一種自然的關系。這種關系中所涵攝的類似關系,將在以后加以說明。
人們自然會期望,我該把差異(difference)加在其他關系之后。不過我認為差異是關系的否定,而不是任何實在的或積極的東西。差異分為兩種,即與“同一”相反的差異或與“類似”相反的差異。前者可稱為數目上的差異;后者可稱為種類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