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海之內皆兄弟
(《兩界書》卷四 分族)
【導讀】
人類為什么會不一樣?
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膚色、相貌、習俗、語言?
這是繼人類的“生死”問題之后,又一個本原性的問題,也是人類文明演進史上的一個首要問題。
人類各族究竟是來自同一族源,還是來自不同族源?古代各民族在其創世造人神話中,對各自民族的起源作了各自獨有的解說,近代以來的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遺傳學等也從不同角度試圖加以破解,但始終未能形成一致的結論。
各類研究汗牛充棟,“最新發現”“成果”也目不暇接,不勝枚舉。但從人類起源的類型角度而言,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單種論,一為多種論。
單種論思想認為人類來自同一起源,例如“人類非洲起源說”等。某些宗教(如一神教的猶太教、基督教等)則從其宗教的角度認為人類來自同一“天父”。多種論則相反,認為人類起源有多發性特征,人類是由不同源頭并發生成的。
《兩界書》卷四“分族”并未糾纏于“單種”“多種”之分,而是重點說明早期人類的分族狀況:既為兄弟姐妹,又各自分族。同時還力圖寓言式地說明人類的語言、勞作、劃界立國以及族群紛爭等等的由來。
【文選】
人 分 七 族
存活者六男八女,經天水涮洗,軀體康健,氣血通暢,心智開啟。
天帝有意決,多人簇擁一處不好,可各自立族,分處生息,繁衍壯大。
六男八女遂分七族。七女懷有天孕,雅、函、希、布、耶、微六女各配一男,計成六對男女。撒與七歲女童那娃相伴。是為最早七族,雅、函、希、布、耶、微、撒為七族之宗。
天帝說:
你們心智既開,自今以后,皆要自立自足,繁衍后代。皆要依天道行事,靈引萬物,治理世界。
你們身處異地,不再同族共生。各族靠山食山,依水食水。食山者須養山,食水者須養水。不可盡食貪食,方能長食足食。山水總相依,有者可互通。
雅、函、希、布、耶、微、撒聽而不聞,并不領悟天帝旨意。其時雅、函、希、布、耶、微、撒皆為姐妹兄弟,相貌無差,膚色無異。
(分1章1-2節)
天 風 驟 起
一日夜深,六男八女均已熟睡。天帝見事已齊備,眾人皆可分處自立,皆可自生天地之中,往來晝夜之間。天帝使天云漸起,吹刮大天風。天風驟起,浮云漫卷,萬物飄散。
天風緣自天上,發于地下,起于四周,成東西南北上下六方合風。雅、函、希、布、耶、微、撒七族之宗,隨風而起,扶搖直上九霄高空。眾人懸于天地半空,旋轉浮游十日,終遠飄萬里之外,散落四面八方。

(天風驟起)
各族飄散,同族不再,宗地皆失。
同族宗地失,分族祖地生。各族飄落之地,即為各族祖地,為族人世代所居。七族祖地或高山峻嶺、巖石沙漠,或河海湖泊、平地草原,或烈日暴曬、常年無雨,或終日冰雪、日頭少見。
族宗睡夢中飄散,懵懂中醒來。始時對周地甚感陌生,經時開墾耕種,捕魚狩獵,漸習以為常,遂世代延居。
(分2章1-2節)
劃 界 立 國
雅、函、希、布、耶、微、撒諸族劃地為界,各自立國,分治天下。后人世代繁衍,國疆延續,恩怨承襲。及至十代以降,疆界愈劃愈細,立國愈來愈多,以至群雄并起,弱肉強食,戰亂不斷。
(分8章4節)

(劃界立國)
分 合 有 度
天帝分族之工既成,各族散居大地一隅。各族居地山水有分,巖漠有別,糧草果蔬并不均等。天帝有意決,各族分合自有其度。日后族分族,國分國,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待天地中人理世之效顯成,合族合國將出,同族共生復現。到那時,合色之人遍地游走,不分族域國界。言語口音雜而有通,宗地元語亦將復生。到那日,天帝甘露均潤眾生,糧草果蔬不偏一族。普天之下,萬眾同生。
(分10章1-2節)
【解讀】
一、人分七族(分1章1-2節):七族同宗,皆為兄弟
《兩界書》卷三“分族”1章1-2節,講述天水涮洗之后,存活下來的人“氣血通暢,心智開啟”,天帝認為這樣“多人簇擁一處不好”,要各自立族、分處生息,以便能夠繁衍壯大。于是把存活的六男八女分成七族,雅、函、希、布、耶、微、撒就成了七族之宗。
分族之際,天帝特別告誡:“心智既開,自今以后,皆要自立自足,繁衍后代。皆要依天道行事,靈引萬物,治理世界。你們身處異地,不再同族共生。各族靠山食山,依水食水。食山者須養山,食水者須養水。不可盡食貪食,方能長食足食。山水總相依,有者可互通。”
二、天風驟起(分2章1-2節):各族散落四面八方
《兩界書》卷三“分族”2章1-2節,講述天帝使天風驟起,七族之宗隨風而起,扶搖直上九霄高空,旋轉浮游十日之后,終于遠飄萬里之外,散落四面八方。天風威力之大,蓋因為天風不是一般的風,它“緣自天上,發于地下,起于四周,成東西南北上下六方合風”。
如此以來,各族便失去了“同族宗地”,各自有了“分族祖地”。這里提出了“宗地”“祖地”的概念。離開“宗地”,各族起初“對周地甚感陌生,經時開墾耕種,捕魚狩獵,漸習以為常,遂世代延居”。
此處的文學敘事,內含了人類學、考古學、史學等方面的巨大容量。
三、劃界立國(分8章4節):各族分治天下
《兩界書》卷三“分族”8章4節,講述雅、函、希、布、耶、微、撒各族劃地為界,各自立國,分治天下。
此處特別講到后代繁衍,各族國疆延續,恩怨情仇也承襲下來,以致疆界愈劃愈細,立國愈來愈多,群雄并起,戰亂不斷。
四、分合有度(分10章1-2節):合分互變
《兩界書》卷三“分族”10章1-2節,講述各族分立之后,散居世界一隅,但各族居地的情況并不一樣,糧草、果蔬也不均等。因此,天帝決意各族的分合問題是自有其度的。
這里特別講到,等到“中人”治理世界的成效出來了,“合族合國將出,同族共生復現”,到那時將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天帝甘露均潤眾生,糧草果蔬不偏一族。普天之下,萬眾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