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兩界智慧書
  • 竑一
  • 4349字
  • 2020-11-06 17:50:55

二、人在世界中的位置

(《兩界書》卷二 造人)

【導讀】

人類如何起源?人類從何而來?

這是從古代先人到現代科學始終探尋的又一個終極之問,迄今并未得到統一的認識,有所謂神話說、生命說、進化說、次元說、能量說、基因說、細胞說、外星說、海陸雙祖復合說,甚至有外星人與古代森林猿結合說,等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是神話宗教類解說,一是進化論學說。

在古埃及,有阿圖姆(Atum)造人之說;古巴比倫有馬杜克(Marduk)造人之說;古希臘有珀爾塞福涅(Persephone)造人的故事;古代印度有梵天(Brahma)造人之說;在古代中國,女媧補天造人的故事流傳甚廣。世界各民族有著多種多樣的造人之神和造人傳說,造人之神名目繁多,造人情形精彩多樣,反應了世界古代文化對人類自身來源的普遍性關注。

19世紀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學說,是近現代以來影響極大的人類起源理論。達爾文1835年來到位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的Galapagos 群島,《物種起源》記述了他在該島的有關觀察研究。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生物進化學說,認為生物物種具有漸變的進化屬性,推導出人類是由猿人進化而來的理論假設。

這一理論顛覆了此前種種有關神創造人類的觀點,影響巨大。當然,從一開始進化論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對。神學家們的反對自不用多講,相關科學家提出的反進化論理論也從未銷聲匿跡。比如有人認為進化論從科學實證的角度而言明顯缺少過渡型化石的佐證,有違科學實證精神;有人從地球的年齡問題著手推斷人類進化說難以成立,也無法解釋自然選擇的說法;還有的科學家從大量史前文明的發掘發現對達爾文進化論提出質疑,新西蘭遺傳學家旦頓(Michad Denton,著有《出現危機的理論:進化論》)甚至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是20世紀最大的謊言”。

由此可見,人類起源問題在世界范圍內依然是個并未徹解的問題——這未免使人有些尷尬。

《兩界書》卷二“造人”中,有關“造人”的敘事與既往的各類神話、學說多有不同,更不用說神學的演繹。

《兩界書》不是拘泥于“造人”的具體方式,而是重點強調這樣幾個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要造人?

人在世界中應居于何樣的位置?

人在萬物中與一般受造物相比有哪些不同?

人在世界中的使命是什么?

《兩界書》先是講萬物(動物、植物)的產生、特性、作為,由此引出“人”在世界上被賦予的不同于一般動物的屬性、作用和使命。為此,《兩界書》融合神話、哲學、進化等學說,獨創性地把人分為“初人”“中人”和“終人”三個階段,重點說的是“初人”和“中人”的問題,并對“終人”的趨勢作了鋪陳。

【文選】

萬 物 從 類

天地運轉,日月為朋,星辰相伴。地上雜草叢生,樹木茂盛,開花結果,枯而再生。

元卵化變,蟲鳥走獸盡出,大小不一,形貌萬千,習性各異。

有生性喜食草木,有生性喜食魚蟲。喜食草木者有牛、羊、馬、駝、鹿之類。厭食草木者有獅、狼、豹、虎、狗之類。

天帝使萬物各從其類,各作其為。一切皆為好,天帝欣然。

(造1章1節)

弱 肉 強 食

黑暗降臨,大地沉靜。牲畜走獸或安睡,或趁夜走出。喜食草木者性溫順,早早安睡。厭食草木者性兇猛,黑夜不眠。狼、豹、獅、虎趁夜深四處尋覓,見弱小柔順者即吞食吃咬。黑夜里殘畜遍野,哀號嘶鳴,慘叫不絕。

白晝來臨,可見草木花朵皆被踐踏,狼藉一片。失子母牛、母羊不斷哀鳴。有傷而未死者,或缺前腿,或缺后腿,或前腿后腿盡失,臥地茍延殘喘。

(造1章2節)

初 人

天帝決意造治理者,以便治理世界。

天帝于是造出初人。

老虎、獅子、豹子之類兇猛野獸,皆為一頭、一口、兩目、兩耳、兩前腿、兩后腿,止有一心。天帝初造之人皆為兩頭、兩口、四目、四耳,四前腿、四后腿,尤有兩心,均倍于諸獸。如此以來,人就可以降服猛獸。

天帝所造之人,以四目觀物,可知遠近,可明大小。以四耳聞聲,可穿黑暗,可越墻磊。以兩心行意,可往來世時,逾物越界。

天帝于萬物中以人為選,賦人超凡心力,以治理世界。

(造2章1-2節)

(初人圖)

中 人

初人造出,然不領天意。雖多頭、多口、多目、多耳、多前腿、多后腿、多心,然與牛馬虎豹諸獸畜相伴,行無大異,心無大別。尤各飽腹囊為甚,懶惰縱欲復加。

天帝不悅,欲增其情痛,醒其心智,遂復造人,即造復人。

天帝將初人從中分開,由一為二,一半為男,一半為女。平日男女分處,惟男女復合方成完人。故男女須分處,獨自爬行,獨自飲食,獨有心念。

男女分處之人,實為天地中人,非天帝終人。

(造3章1-3節)

(中人圖)

人 獸 有 別

人與獸畜心力有異,動行有別。

天帝使人直立而行,用后腿走路,以前腿持物,可高瞻遠矚。人可邊行走,邊持物驅趕牲畜,擊殺猛獸。有獸畜仿人直立,天帝不予。故獸畜不可直立,不可前腿持物,不可高瞻遠矚。后獸畜多以口持物,人多以手持物。

人指靈巧,可制器造物,大至移山填海,微至肉目不見。獸畜笨拙,止能足蹬爪扒。

(造3章4節)

天 水 涮 洗

天帝開天門,引泄高天之水。天水奔流浩蕩,依坡而聚,匯成天水大谷。

天帝派使者召集人群,列排天水谷旁,等候涮洗。惟經天水涮洗者,方可開啟蒙昧,通竅悲喜。

天使抓攫人頂毛發,將人置于天水谷中,依次輪涮。

男人女人懼怕,不明使者用意,只曉是為天罰。眾人或掙扎嚎叫,或跳躍逃逸。

涮洗之時,男人女人顫抖,無不緊縮臂腿。人經涮洗,毛發減褪,盡顯光滑肌膚。惟兩腋兩腿之間毛發殘留,使者所抓頭頂毛發殘留。

凡經涮洗之人,皆被置于水谷另旁。男女毛發裸褪,身爽氣通,無不心悅,皆可開口歡笑。

天帝觀之,見人與牛、馬、狗、羊、獅、虎、猴、猿諸獸畜已不一樣,欣然作罷。

人經天水涮洗,膚貌體征與獸畜有別,心智習性與獸畜有異。人可通竅悲喜,悲時會哭,喜時會笑。悲極亦笑,喜極亦哭。

人須別于獸畜,是為天帝定例。

后天水谷亦稱笑了谷,因人經天水涮洗始會笑。獸畜未經天水涮洗不得笑,偶能哭,多以搖尾示悅。

(造4章1-2節)

(天水涮洗)

以 人 為 選

天帝看著男人女人已與獸畜不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中甚悅。看著男人女人眼睛明亮,心懷恥羞,白天不再赤裸,心中甚悅。

大千世界,萬物眾生,天帝以人為選,不斷培植,增人靈性。

天帝播靈霧,靈霧啟于采田,彌散周地,時化天雨。眾人沐浴其中,褪去身上遮擋,狂喜雀躍,歡跳不止。

天帝造人之工既成,就將世界交人治理。然天下男女并不盡悉天意,惟天帝明悉。

(造6章1-2節)

(天帝播靈霧)

【解讀】

此處節選了《兩界書》卷二“造人”的部分章節,以神話寓言的方式,講述了人的產生,人為何會產生,以及人在世界萬物中不同于一般動物的特殊位置。

一、萬物從類(造1章1節):萬物的類別

《兩界書》卷二“造人”1章1節,主要講世界上萬物各從其類,各有各的性狀、類別、作為:大小不一,形貌萬千,習性各異,各作其為。

二、弱肉強食(造1章2節):最初的法則

《兩界書》卷二“造人”1章2節,主要講述自然界的叢林法則,即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上述描述,為人的出現搭建了背景平臺,也是交代為什么這個世界需要有人出現。

三、初人(造2章1-2節):人的初始形態

《兩界書》卷二“造人”2章1-2節,講述天帝看到自然界弱肉強食的亂象,決定為這個世界造出一個治理者,于是就有了“造人”的緣起。這里講了人的最初形態是什么樣子。

為了能使人類治理世界,“初人”與一般動物不同:老虎、獅子、狼豹之類均為一頭、一口、兩目、兩耳、兩腿、兩腳、一心,而初人卻有兩頭、兩口、四目、四耳、四腿、四腳、兩心,均比動物多出一倍,以這種樸素的“倍增”的思想,冀望人類可以降服各種猛獸。

初人就這樣被造出來了。

以頭、口、目、耳、手、腳、心等肢體器官的倍增來達到人與動物的區別,以便使人能夠降服動物,從而成為世界的治理者,這是天帝造人的第一次嘗試。

這里提出了一個“天選”的概念,即天帝在世界萬事萬物中,優選出“人”,賦予人以治理世界的重任。

四、中人(造3章1-3節):人的現時形態

《兩界書》卷二“造人”3章1-3節,講述天帝“對人復造”,即再次造人。為什么呢?因為初人造出之后,未能領會天帝“天選”和“造治理者”的使命,反而“各飽腹囊為甚,懶惰縱欲復加”。

天帝看了十分不悅,遂決定對人再造。

天帝這次造人不再是增加人的肢體器官,而是“增其情痛,醒其心智”——只有這樣,才能把人同動物區分開來。于是天帝造了“中人”。

天帝造“中人”的方法就是將初人一分為二,一半為男一半為女,男、女各自分處、各有心念,男、女之間既渴慕復合,又難以真正復合如初。

《兩界書》此處解說了男、女的形成,男、女的關系狀況,以及男女對后代的繁衍等問題,并表明男、女分處是繼“初人”之后的“中人”階段,并預示“中人”之后有“終人”。

五、人獸有別(造3章4節):心力有異行動有別

《兩界書》卷二“造人”3章4節,重點講述人在心力、行動上與動物猛獸的區別,包括人可直立,可用前腿持物,可制器造物,等等。

六、天水涮洗(造4章1-2節):人通竅悲喜知恥害羞

《兩界書》卷二“造人”4章1-2節,續講天帝對人的創造,到了這個階段,造人的重點放在了對人的心智習性的培植上。經過天水涮洗,人可通竅悲喜,亦可知恥害羞(卷二5章)。

這樣,“中人”已與“初人”有了根本的不同:初人單體同性,不分男女,中人單體單性,男女分處;初人肢體倍增,功能如常,中人肢體如常,功能超常;初人不通悲喜,不知羞恥,中人通竅悲喜,知恥害羞。

七、以人為選(造6章1-2節):人治理世界

《兩界書》卷二“造人”6章1-2節,講天帝以“播靈霧”之法繼續培植人類,使其不同于一般動物,在大千世界、萬物眾生之中,天帝以人為優選,經過不斷培植、增人靈性,完成了造人的工作,并將世界交給人類去治理。

天帝在這里的“造人之工”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步,男、女分處,使人心有苦楚情愛;第二步,天水涮洗,使人通竅悲喜,有羞恥感;第三步,天帝播靈霧,為人設置可以成為人的條件和環境,也是對人的靈性不斷培植。

經過這樣的創造培植,人在世界上就不同于其他任何動物了:“人須別于獸畜,是為天帝定例”。人充盈靈性,必定要成為世界的治理者——這就是人在世界上應處的獨特位置。

但《兩界書》對“人”的敘事并未就此了結,有幾個重要的伏筆尤其值得重視:

一是天帝決定將世界交于人類治理,但天下男女并不盡悉天意;

二是天帝超然在上,但并不袖手旁觀,而是專注默視人的行為、人對世界的治理,《兩界書》卷六“爭戰”續講天帝常遣使者落凡巡游,“百年大巡,十年小望”(卷六11章);

三是現時代的男、女之人,是優于“初人”的“中人”,但“中人”之后還有“終人”。至于“終人”是什么情況,《兩界書》未有明講,但在卷十一“命數”、卷十二“問道”中有所隱含。

當前人工智能進入了快速、空前的發展狀況,大有脫韁的野馬不可操控之勢。科學家霍金已經不止一次地發出擔憂和警告,他在接受《連線》雜志采訪時認為,人工智能將很快達到一個“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他甚至說人工智能最終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

這不禁使人產生遐想,人工智能將會導致人類“終人”的出現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邢台市| 会理县| 即墨市| 沙田区| 清流县| 美姑县| 龙山县| 红河县| 昭平县| 青川县| 通河县| 平湖市| 新邵县| 高州市| 枝江市| 宜章县| 随州市| 岳普湖县| 北宁市| 商洛市| 丹棱县| 灯塔市| 浦北县| 万源市| 大厂| 南城县| 凌海市| 山阴县| 津市市| 于田县| 本溪| 安远县| 石柱| 新晃| 泾川县| 汾西县| 林周县| 朝阳市| 鲁山县|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