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兩界智慧書
  • 竑一
  • 1454字
  • 2020-11-06 17:50:54

引言 行走兩界的生命智慧

人在兩界

《兩界書》開篇講到:

世有兩界:天界地界,時界空界;陽界陰界,明界暗界;物界意界,實界虛界;生界死界,靈界肉界;喜界悲界,善界惡界;神界凡界,本界異界……

兩界迭迭,依稀對應;有界無界,化異輔成。

蕓蕓眾生,魑魅魍魎;往來游走,晝夜未停。

仔細想想,確是如此:

大千世界,無論是有形的物事,還是無形的意念——天與地、時與空,物與意、虛與實,陰與陽、明與暗,等等,無不兩界對應、相輔相成;

蕓蕓眾生,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庶民百姓,朝起而作、日落而息,或晝夜不分、日夜兼程,無不行走在善與惡、喜與悲,靈與肉、生與死的兩界之間,或因痛而苦、因快而樂,或亦痛亦快、亦苦亦樂。

世上人種不同,所居時代、環境不同,但始終身處兩界的生存境地、游走于兩界的變換之間,這一點并無不同。

人行兩界,如何才能走得更踏實、更從容?如何才能讓心神更安定、心氣更通順?這是一個一直困惑人心的大問題和難問題。

凡人問道

《兩界書》專注“人在兩界”之難,開啟“凡人問道”之旅,力圖在兩界的行走中為人找尋精神食糧,構筑靈魂居所。

然而,何為“道”?“道”從何來?《兩界書》塑造了六位先知的形象,試圖從先知之口獲取問道的答案。

這六位先知是:道先、約先、仁先、法先、空先、異先。六先分別代表了人類思想和文明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那些學說,包括儒、釋、道、希伯來、希臘乃至懷疑主義等等內容,探討的是人類生存中的基本問題——人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人在世界萬物中的位置與使命是什么?人與世界、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己的關系應該怎樣?人是什么?人生的意義在哪里?生命的價值又何在?

六先論道——“六說不悖,各有其悟”,實際上是建構了一個綜觀的思想框架,以匯集各家學說,辨析各家短長,力避盲人摸象的偏誤偏執。這正是《禮記·中庸》所謂“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中國智慧、人類情懷的體現。

《兩界書》倡導“敬天帝”“孝父母”“善他人”“守自己”“淡得失”“行道義”六大要義,以中華文化精髓為核心,融會東西方文化的優質要素,展現出“天道立心,人道安身”的修為之道。這里的“六大要義”和“修為之道”,也是展示了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所應含有的道德內涵和精神紐帶。

兩界的智慧

世界著名哲學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性人物之一成中英教授稱《兩界書》是“一本有關東西民族智慧的哲理書”,“開辟了人類心靈的化境”。《兩界智慧書》在《兩界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視角和體例,對《兩界書》的經典內容進行“旁觀式”的闡釋,對《兩界書》蘊涵的生命智慧、哲學內涵、文化邏輯進行系統的歸納梳理。

《兩界智慧書》依哲學文化的敘事邏輯,將《兩界書》十二卷的內容劃分為三個篇章,聚焦于人類生存中的三個根本問題——從哪里來?來干什么?到哪里去?描繪了人類從“本來”到“往來”乃至“未來”的歷史文化圖像,揭示了一種世界一體、萬邦和合的文明前進模型。

《兩界智慧書》設“導讀”、“文選”、“解讀”、“兩界慧語”、“眾說兩界書”等部分。“導讀”旨在就《兩界書》各卷的內容、背景、立意等做出概要性的說明和引導;“文選”選取《兩界書》相關章節的代表性片段,藉此反映《兩界書》文本的原貌原蘊;“解讀”就所選章節加以文本分析和具體闡釋;附錄一為“兩界慧語”,摘取了《兩界書》中的部分哲理警句;附錄二為“眾說兩界書”,選取了部分學者和讀者對《兩界書》的讀后感。

通過上述內容體例的設計,力圖能夠比較全面地詮釋《兩界書》的精髓要義,展示人類行走兩界的生命智慧。

(《兩界書》,士爾著,商務印書館出版,2017年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全南县| 锡林浩特市| 高密市| 蕉岭县| 廊坊市| 安康市| 大洼县| 类乌齐县| 道孚县| 越西县| 阳江市| 唐海县| 岳西县| 彭泽县| 海口市| 乌拉特后旗| 简阳市| 三门峡市| 平湖市| 钦州市| 龙里县| 石棉县| 金山区| 马龙县| 肇庆市| 普陀区| 沿河| 叶城县| 兴宁市| 巴彦淖尔市| 和平县| 兴城市| 林芝县| 垣曲县| 宜都市| 垣曲县| 宁蒗| 尉犁县| 麻阳|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