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趙元任
(一通)
趙先生:
關于“也”的解釋,我跟您完全同意,在另一封信里,我也提出“‘某’也之……”并無實例這一個現象。
還有“也”在人名下不限于單名,《公羊》里29[傳]“故謁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則國宜之季子者也”。(《馬氏文通》引)
您信里問的Shaw ,《國語辭典》寫作“捎”,退也,卻也。“捎回去”我聽見說過。于震寰以為“捎”之為退,限于驢馬(或連車),用之于人則不敬。捎,可能本出于直接命令驢馬退,da,uo,iu(行、轉彎、停,tone不詳)之規。
學生 聯陞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注:趙元任(1892—1982),語言學家,音樂家,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先后在中美多所大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