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卷

第一章 引論

1 理解的研究是愉快而且有用的——理解既然使人高出于其余一切有感覺的生物,并且使人對這些生物占到上風,加以統治,因此,理解這個題目確乎是值得研究的;只就理解的高貴性講,我們亦可以研究它。理解就同眼睛似的,它一面雖然可以使我們觀察并知覺別的一切事物,可是它卻不注意自己。因此,它如果想得抽身旁觀,把它做成它自己的研究對象,那是需要一些藝術和辛苦的。但是在這個研究的道路上不論有什么困難,而且不論有什么東西使我們陷于暗中摸索,不得究竟,可是我確乎相信,我們對自己心靈所能采取的任何看法以及我們對理解所能得到的全部知識,不但會使人愉快,而且在探求別的事物時,也會在指導自己的思想方面給我們很大方便。

2 綱要——我的目的既然在探討人類知識的起源、確度(certainty)和范圍,以及信仰的、意見的和同意的各種根據和程度,因此,我現在不愿從物理方面來研究心理,不愿費力來研究人心的本質由何成立;不愿研究我們所以借感官得到感覺,而且理解力所以有了觀念,是憑借于元精的某些運動,或身體的某些變化;亦不愿研究那些觀念在形成時是否部分地或全體地依靠于物質。這類的思辨雖然奇異而有趣,可是我要一概拋棄它們,因為它們不在我的綱要之中。現在我們只考究人的辨別能力在運用于它所觀察的各種物象時,有什么作用好了。在采用了這個歷史的、淺顯的方法以后,我如果能稍為解說:我們的理解借什么方式可以得到我們所有的那些事物觀念,我如果能立一些準則來衡量知識的確度,并且如果能解說:人們那些參差而且完全矛盾的各種信仰,都有什么根據——我如果做到這幾層,則我可以設想我這樣苦思力索,沒有完全白費了工夫?!匀晃以趧e處亦曾經很自信不疑地說過:人們如果一觀察人類的各種意見,以及各種意見的對立和矛盾,同時再一考察人們是怎樣鐘愛癡迷地接受各種意見時又是怎樣果斷專橫地主張各種意見——他們如果一觀察到這一層,或者會有理由來懷疑,世上根本就沒有真理,否則就是人類沒有充分的方法來獲得關于真理的確定知識。

3 方法——因此,我們應當搜尋出意見和知識的界限來,并且考察我們應當借著什么準則對于我們尚不確知的事物,來規范我們的同意,來緩和我們的信仰。為達此種目的起見,我要追循下述的方法。

第一,我要研究:人所觀察到的,在心中所意識到的那些觀念或意念(你可以隨意給它任何名稱),都有什么根源;并且要研究,理解是由什么方式得到那些觀念。

第二,我要努力來指出,理解憑那些觀念有什么知識,并且要指出那種知識的確度、明證和范圍來。

第三,我要研究信仰的或意見的本質和根據;在這里,我所說的意見,是指我們把尚未確知其為真的那些命題認以為真的同意而言。這里我們還需要考究同意的各種根據和程度。

4 知曉理解的范圍,是有用的——在這樣研究理解的本質時,我如果能發現了理解的各種能力,并且知道它們可以達到什么境地,它們同什么事情稍相適合,它們何時就不能供我們利用——如果能這樣,我想我的研究一定有一些功用,一定可以使孜孜不倦的人較為謹慎一些,不敢妄預他所不能了解的事情,一定可以使他在竭能盡智時停止起來,一定可以使他安于不知我們能力所不能及的那些東西——自然在考察以后我們才發現他們是不能達到的。這樣,我們或者不會再莽撞冒昧裝做自己無所不曉來發出許多問題,使我們自身以及他人都紛心煩慮,來爭辯我們理解所不能知悉的事物,來爭辯我們心中所不能清楚知覺到的事物,來爭辯我們完全意念不到的事物(這些事情或者是很常見的)。如果我們能發現出,理解的視線能達到多遠,它的能力在什么范圍以內可以達到確實性,并且在什么情形下它只能臆度,只能猜想——我們或者會安心于我們在現在境地內所能達到的事理。

5 我們的才具是同我們的境地和利益相適合的——因為我們理解的識別能力雖然萬分趕不上紛紜錯雜的事物,可是我們仍有充分的理由來贊揚我們那仁慈的造物主,因為他所給我們的知識的比例和程度,是比塵世上一切其他居民的知識都要高出萬倍的。人們實在應該滿足于上帝所認為適合于他們的那些事物,因為上帝已經給了人們以“舒適生活的必需品和進德修業的門徑”。(就如圣彼得所說(π?ντα πρ?s ζω?ν κα?εūσ?δειαν)),并且使人們有能力來發現塵世生活所需的熨帖的物品,來發現達到美滿來世的必然途徑。他們的知識縱然不能完全地普遍地來了解所有一切事物,可是他們仍有充足的光亮來知悉他們的造物主,來窺見他們的職責,因此,他們的利益亦就可以得到一層保障。人們如果因為自己太不夠偉大,不能把握一切,便冒昧地抱怨自己的天分,并且把他們手中的幸福都拋棄了,那就無話可說了,否則他們一定會找到充分的材料來開動自己的腦筋,來運用自己的兩手,并且隨時變換花樣,妙趣橫生。因此,人們如果能應用自己的心思來研究那些本可對我們有用的事物,他們便沒有多大理由來訴怨人心的狹窄,因為人心本來就能供他們以這種用途。因此,人們如果只因為尚有一些東西是在我們知識界限以外便來貶抑知識的利益,并且不肯來發揮知識,使之達到上帝賦予知識時所懷的目的,則他們這樣暴躁性格就是幼稚十足,不可原諒的了。一個懶散頑固的仆役,如果說:不在大天白日,他就不肯用燈光來從事職務,那實在是不能寬恕的。我們心中所燃的蠟燭已經足夠明亮可以供我們用了。我們用這盞燈光所得的發現就應該使我們滿意。理解的正當用途,只在使我們按照物象適宜于我們才具的那些方式和比例,來研究它們只在使我們根據能了解它們的條件,來研究它們;倘或我們只能得到概然性,而且概然性已經可以來支配我們的利益,則我們便不當專橫無度來要求解證,來追尋確實性了。如果我們因為不能遍知一切事物,就不相信一切事物,則我們的做法,正同一個人因為無翼可飛,就不肯用足來走,只是坐以待斃一樣,那真太聰明了。

6 知道了我們的才具,就可以醫治懷疑和懶惰——我們如果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則我們便會知道,來經營什么事情是有成功希望的。我們如果仔細視察了我們心靈的各種能力,并且估量了我們能由這些能力得到些什么,則我們便不會因為不能遍知一切,就來靜坐不動,完全不肯用心于工作上;亦不會背道而馳,因為還有些東西未曾了解,就懷疑一切,并且放棄一切知識。一個水手只要知道了他的測線的長度,就有很大的用處,他雖然不能用那線測知海的一切深度,那亦無妨。他只知道,在某些必要的地方,他的測線夠達到海底,來指導他的航程,使他留心不要觸在暗礁上沉溺了就夠了。在這里,我們的職務不是要遍知一切事物,只是要知道那些關系于自己行為的事物。如果我們能找尋出一些應遵循的準則,以使理性動物,在人所處的現世狀況之下,來支配他的意見,和由意見而生的動作;則我們便不必著急,怕有別的事情逸出我們的知識范圍之外。

7 這篇論文的緣起——這便是我原來所以要寫這部理解論的原因。因為我想,要想來滿足人心所愛進行的各種研究,則第一步應當是先觀察自己的理解,考察自己的各種能力,看看它們是適合于什么事物的。我們要不先做到這一層,則我總猜疑,我們是從錯誤的一端下手的。我們如果使自己的思想馳騁于萬有的大洋中,以為無限的境界,都是理解的自然的確定的所有物,其中任何事情都離不了它的判斷,逃不了它的識別——則我們休想安閑自在確定不移地把握住我們所最關心的真理,以求自己的滿足。人們既然把自己的研究擴及于他們的才具以外,使他們的思想漫游在他們不能找到穩固立腳點的海洋中,因此,我們正不必驚異,他們妄發問題,橫興爭辯了,而且那些問題和爭辯既是永久不能明白解決,因此,我們亦就不必驚異,它們能使人的疑惑,繼長增高,并且結果使他們固守住醇乎其醇的懷疑主義。反之,人們如果仔細考察了理解的才具,并且發現了知識的范圍,找到了劃分幽明事物的地平線,找到了劃分可知與不可知的地平線,則他們或許會毫不遲疑地對于不可知的事物,甘心讓步公然聽其無知,并且在可知的事物方面,運用自己的思想和推論。以求較大的利益和滿足。

8 所謂觀念代表什么——關于人類理解論寫作的緣起,我想必須說的話亦就止于此了。不過在我進而發表我對這個題目所有的思想以前,我在這入門之初,還得請求讀者原諒我屢屢應用“觀念”(idea)一詞(下邊他就會看到)。這個名詞,我想最足以代表一個人在思想時理解中所有的任何物象;因此,我就用它來表示幻想(phantasm)、意念(notion)、影像(species)或心所能想到的任何東西。這個名詞是我所不得不常用的。

我擅想,人們都容易承認:在人心中是有這些觀念的;而且人人不但意識到自己有這些觀念,他們還可以借別人的言語和動作,推知別人亦有這些觀念。

因此,我們第一步就該研究它們是如何出現于心中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荣成市| 沛县| 册亨县| 辰溪县| 梁山县| 万州区| 北海市| 沁源县| 曲松县| 中超| 南京市| 璧山县| 松滋市| 广水市| 岳西县| 鹤庆县| 施甸县| 庄河市| 安岳县| 太康县| 垣曲县| 论坛| 婺源县| 阿克陶县| 铜山县| 云浮市| 舞钢市| 宁阳县| 会理县| 辽中县| 镇远县| 沙湾县| 建昌县| 景宁| 化德县| 仲巴县| 汕尾市| 广南县| 抚松县| 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