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根論說文集(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英)培根
- 2418字
- 2020-11-06 11:32:55
六 論作偽與掩飾
掩飾不過是策略或智謀中較弱的一種,因為要知道何時當說真話,何時當行真事需要強壯的腦筋和心胸也。因此政治家之中較弱的一流方是善于掩飾者 [87] 。
泰西塔斯 [88] 說:“里維亞 [89] 同她丈夫底智略和她兒子底虛偽都很融洽” [90] 就是說奧古斯塔斯有智略而泰比瑞阿斯善掩飾的意思。又當繆西阿奴斯 [91] 勸外斯帕顯舉兵攻委泰立阿斯 [92] 的時候,他說:“我們現在起事,所與為敵者既不是奧古斯塔斯底洞察的判斷力,也不是泰比瑞阿斯的極端審慎或隱秘”這些特質——權謀或策略與掩飾或隱秘——確是不同的習慣與能力,并且是應當辨別的。因為假如一個人有那種明察的能力,能夠看得出某事應當公開,某事應當隱秘,某事應當在半明半暗之中微露,并且看得出這事的或隱或顯應當是對何人,在何時(這些正即是泰西塔斯所謂的治國與處世的要術),那么在他這樣的一個人,一種掩飾的習慣是一種阻撓,一個弱點。但是假如一個人達不到那種明察的能力,那么他就不得不常趨隱秘,并且為一個掩飾者了。因為一個人在不能隨機應變有所選擇的時候,自以取那一般地最安全最謹慎的途徑為佳;就好像目力不濟的人走路是輕而且慢一樣。無疑地,從來最有能力的人都是有坦白直爽的行為,信實不欺的名譽的;可是他們是像訓練得很好的馬一樣,因為他們極能懂得何時當止,何時當轉,并且在他們以為某事真需要掩飾的時候,如果他們果然掩飾了,以往流傳各處的關于他們底信實和正直坦白的見解也使他們差不多不至為人所疑的。
這種自我底掩藏有三等。第一是隱秘、緘默和守秘密;就是一個人不讓別人有機會看出或推測出他底為人。第二是掩飾,是消極的;就是一個人故意露出跡象端倪,教別人錯認他底真正為人,以真為假。第三是作偽,是積極的,就是一個人有意并且顯著地裝出他實際非是的那種為人來。
講起這第一件事——隱秘——來,這真是一位聽人懺悔者底德能。隱秘的人確實常是聽得到許多的懺悔的。因為誰肯向一個喋喋多言的人自白呢?但是假如一個人被人認為隱秘,這就會招致他人底自白的;就好像密閉的空氣會吸攝空曠的空氣一樣;又在懺悔中的暴露既不是為任何實際用處而是為一個人心里痛快的,如斯,隱秘的人乃能得知許多的事;蓋人多樂于宣泄心事而不樂于增加心事也。簡言之,隱秘直似有接受秘事之權也。再者(說真的),裸露——精神的與肉體的,——均是不美的;一個人底舉止與行為若不完全暴露,便增加尊嚴不少。至于多言饒舌之人多虛妄而且輕信。蓋言其所知之人,也會言其所不知也。因此,“隱秘底習慣是于處世及修身,兩俱有益的”。這句話竟可作為定律。在這一方面,一個人底面容最好能讓他底舌頭自由說話。因為一個人底自我可由其面上的癥狀而看出者,乃是一個大弱點,大泄漏;這弱點和泄漏有多大,由人面之受人注意與信任勝過言語若干倍而可見也。
說到第二種,那就是掩飾;掩飾常常是必然的,不得不與隱秘俱來的;所以一個人若要隱秘,他就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作一個掩飾者。因為一般的人都是狡黠得斷不能允許一個人在坦白與掩飾之間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并且實際隱秘而表面上不偏向任何一方的。這樣的一個人,人們一定會用問題包圍他,設法引誘他,并且探出他底口氣。所以除非他有一種一概不理的沉默,他就不免要顯露他是傾向何方的;或者即令他自己無表示,那些人也會由他的沉默中推測出來,猶如他自己說了一樣。至于模棱兩可,含糊其辭的話,那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沒有人能夠隱秘,除非他給自己留一點掩飾底余地;掩飾可說僅僅是隱秘底裙或裳 [93] 。
但是說到第三等,那就是作偽或冒充。那我認為,除非在重大與稀有的事件之中,是罪過多于智謀的。因此,一種普遍的作偽底習慣(那就是這最后的一等)是一種惡德。其起因或由于天性的喜偽或多畏,或由于一種有重大缺陷的心智。這種缺陷因為一個人不得不設法掩蓋,遂使他在別的方面也作偽,以免有荒疏之虞也。
作偽與掩飾底大益有三。第一是使反對者不疑而我可以出其不意。因為一個人底意向若是公開那就等于一聲喚起一切敵人的警報。第二是為一己留一個安全的退步。因為一個人要是明說要如何如何,因而束縛了自己,那么他就只有干到底,或者被人打倒之一途了。第三是可以有較好的機會來看破別人的心思。因為對一個暴露自己的人,別人是不會公開反對他的;他們將干脆讓他繼續說下去而把他們自己言論底自由變為思想底自由 [94] 。因此西班牙人有句成語:“撒一個謊以便發現一件真事。”這是一句很好、很精明的成語。這話底意思猶云。除了作偽并無發現真情之術也。持平言之,作偽與掩飾也有三種害處。第一,作偽與掩飾平常總帶著一種畏怯的模樣。這種恐懼底態度在任何事件之中,都不免有阻撓直達目的之處,第二,作偽與虛飾使得許多人心中迷惘,莫名其妙,而這般人與那個作偽掩飾的人在相反的情形下 [95] 也許會合作的;作偽與掩飾使人獨自跋涉,去達到他自己底目的。第三種而且是最大的害處,就是作偽與掩飾剝奪一個人做事底主要工具——信與任。最好的結合是有坦白之名,隱秘之習,掩飾之適當應用;并且有作偽底能力,假如沒有別的辦法。
[1] 作者之意若曰:作偽乃真正策略之薄弱的替代品,唯缺乏才能與決斷之人始常用之。
[4] 在培根名作《廣學論》(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卷2,第23、36章中關于深沉之作偽有如下之論調:
“泰西塔斯對此種作偽似乎有如下之判斷。他以為這種作偽和真正的策略比較起來是低劣的;所以他以奧古斯塔斯為有真的策略,而泰比瑞亞斯為有作偽的才能。當他論及里維亞的時候,他說:‘她一身兼有她丈夫(奧古斯塔斯)底智謀和她底兒子(泰比瑞亞斯)底作偽’”。
在本章中培根又指明作偽之人必常失敗之故,蓋凡人之意向與行為若不使他人明了,則雖其人之朋友,亦無法助之也。
[5] Mucianus, Licinius Crassus,羅馬名將及著作家,一世紀時人。
[6] Vitellius,生于公元15年。于68年即羅馬皇帝位,饕餮無道,在位僅8月余,為外斯帕顯所敗。被殺。
[7] 意謂掩飾乃隨隱秘俱來而不可少者也。
[8] 意謂“他們將不公開批評而在心中反對也”。
[9] “在相反的情形下”——“假若這作偽虛飾的人能與之開誠布公的話”。
- 論馬克思法律思想的批判性:從《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到《梅因筆記》
- 哲學革命與資本批判:馬克思理論的雙重維度
- 國外馬克思學譯叢(套裝共十冊)
- 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透視:第四屆中國哲學家論壇文集
- 文化理想與文化批判:鄒廣文學術自選集
- 《資本論》入門
- 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哲學與文化(守拙齋學術作品系列)
- 馬克思無產階級專政與民主之關系新論
- 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
- 唯物史觀·社會形態理論與大的歷史時代觀:鑄就中華思想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學派
- 費希特自由體系及其對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影響
- 實質自由與社會發展:阿馬蒂亞·森正義思想研究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Ⅲ(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37卷)
-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