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歷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業績(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英)托馬斯·卡萊爾
- 2961字
- 2020-11-06 11:27:13
譯序
托馬斯·卡萊爾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壇一位巨擘。在我國理論著作中,他是被批判的唯心主義英雄史觀的代表人物。在那百家齊喑,百花凋零的年代里,人們對他采取批判的態度,翻譯出版他的著作不多。人們對他的生平與思想知之甚微,對其錯誤思想的批判也就不能深刻。為此,下面對卡萊爾的生平事跡,略作介紹與說明。
卡萊爾1795年12月4日誕生于蘇格蘭南部的一個鄉村,是石匠的兒子。1814年畢業于愛丁堡大學,畢生從事教學與寫作,他由于積極向英國人介紹德國書刊而在德國出了名。1834年遷居倫敦,晚年被選為愛丁堡大學的校長。他一生反對奢華,1881年2月5日去世,按照他生前意愿,葬于他的故鄉墓地。
卡萊爾是個勤奮認真的學者,智力超群,一般稱他為散文作家、歷史學家,他的一生,著作等身,諸如《席勒傳》、《威廉·邁斯特》(翻譯歌德的作品)、《舊衣新裁》、《法國革命》、《憲章運動》、《文學史講稿》、《挪威早期帝王史》、《書信集》等,不下30部。他的著作在學術界有很大反響,曾經風靡大西洋兩岸。
在卡萊爾的許多著作中,既有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的同情,又有對資本主義的深刻的揭露與批判。馬克思、恩格斯說:“托馬斯·卡萊爾的功績在于:當資產階級的觀念、趣味和思想在整個英國正統文學中居于絕對統治地位的時候,他在文學方面反對了資產階級,而且他的言論有時甚至具有革命性。”(《評托馬斯·卡萊爾“當代評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00—312頁。)例如,他在《法國革命》一書中說法國大革命是王朝和貴族的愚蠢自私所必然導致的報應。他在《過去和現在》一書中,描繪當時英國社會的狀況,列舉許多駭人聽聞的悲慘事實后指出:“生活在無限財富中間的人民卻死于饑餓;住在黃金屋里和圍在谷倉中間的人民,沒有一個人生活得到保障和滿足”;“我敢說,自從社會產生以來,千百萬無聲無息、勞累不堪的人的命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難于忍受?!保ǘ鞲袼梗骸对u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26—655頁。)對此,恩格斯給予高度評價說:“如果撇開與卡萊爾的獨特觀點聯系著的一些說法不談,我們完全可以同意他的敘述,他——整個‘有身份的’階級中唯一的一個,至少沒有閉眼不看事實,他至少正確地理解了當前的現狀,這對一個‘有教養的’英國人來說,的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倍鞲袼褂终f,在當年英國出版的書中,“卡萊爾這本書是唯一能夠動人心弦、描繪人的關系,具有人的思想方式的一本書”;“這本書中經常碰到的一些精彩的地方,我不由得要翻譯出來?!保ㄍ蠒?/p>
卡萊爾還以其獨特的風格蜚聲世界文壇。英語詞匯中有Carlylism一詞,其義項之一,意即“卡萊爾的風格”,就是指卡萊爾好用談話式和不規則的長句,引入新詞和德語詞,大量使用比喻和典故等等。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此評論說:“卡萊爾的風格也和他的思想一樣,它和現代英國資產階級的柏克司尼弗式偽君子的風格是針鋒相對的;后者高傲浮夸而又委靡不振、冗長累贅、數不盡的溫情勸善的憂慮;這種風格已從它的首創者有教養的倫敦人那里傳到整個英國文學界了。和這種文學相反,卡萊爾開始把英語完全當成一種必須徹底加工的原料。他重新搜集古字古語,并依照德語的方式,例如讓·保爾的格式創造新的表達法。這種新風格往往夸張而乏味,但是卻又往往絢爛綺麗,永遠獨特新穎?!保ā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01頁)正是這種風格贏得了一批卡萊爾的崇拜者與模仿者。
和歷史上眾多名家學者一樣,卡萊爾的思想也有局限和不足。他受德國哲學的影響,有神秘主義色彩,恩格斯說他和謝林的早期,有很多共同點,“他的整個思想方式實質上是泛神論的,而且是德國泛神論的思想方式”。他對現代的批判,他控訴時代的空虛和庸碌無為,控訴整個社會制度內部的腐敗,是和頌揚中世紀這種完全違反歷史的做法緊密聯系著的。在他后期的作品中,看不到對人民群眾深表同情的言論,把人民視為懶惰、貪婪、無能的群氓,頌揚軍事獨裁者的作用,認為只有農奴的枷鎖、奴隸主的皮鞭,以及腓特烈大帝時期軍事訓導官的鉻鐵和殘酷無情的懲罰,才能使這些人得到拯救。(段忠橋譯《卡萊爾》,中國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正是這種變化,疏遠了他的大多數追隨者。
現在我們翻譯出版的《論歷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業績》一書,結集了卡萊爾在1840年所作的六次講演,它論述了神明英雄(奧?。?、先知英雄(穆罕默德)、詩人英雄(但丁、莎士比亞)、教士英雄(路德、諾克斯)、文人英雄(約翰遜、彭斯、盧梭)、帝王英雄(克倫威爾、拿破侖)等六種不同類型共11位英雄人物。這本書在歐美影響甚廣,出版商爭相出版。
此書的主導思想認為“世界歷史是偉人的歷史”,這無疑是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它否認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的客觀規律,把英雄人物的作用片面夸大加以絕對化,否認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英雄史觀是勞動人民的精神枷鎖,危害極深。由于它的產生有深刻的社會根源與認識根源,至今仍然有相當大的影響,理應加以批判摒棄。但是,如果因此把這本書全盤否定,那就好比把洗過澡的污水與嬰兒一起潑掉了。應該說,這是卡萊爾的影響極大的代表作,濃縮著他的基本思想。書中有他認真細致地匯集有關英雄人物的翔實珍貴資料,它既是英雄人物本身風貌的寫照,又反映當時社會歷史的特色。在他對英雄人物的評述中,確有不少合理的東西,不時有辯證法的光輝閃爍。人們從書中可以領略卡萊爾的獨特風格:那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栩栩如生,好似生命再現;故事情節的細膩描繪,引人入勝,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生動的比喻、幽默諷刺的情趣,使人回味遐想;還有那博古通今、旁征博引的典故,驚人的記憶,以及行云流水優雅的筆調,更令人神往,嘆為觀止。再如他對英雄氣概、獨創精神、高尚品德——真誠、公正、人道、誠實不圖虛假的頌揚,隨處可見。人們從他的頌揚贊美中看出卡萊爾的為人。因為唯有高尚的人才會發現和歌頌高尚的東西。誠然人們還可以從這本書中發現,卡萊爾的英雄崇拜這個主題內容的演變,即他從頌揚出自社會下層的英雄人物轉到對帝王軍事專制暴君的崇拜,可以看到英雄史觀可悲的必然歸宿,——要人們“向天生的貴人和賢人屈膝”,“由貴人、賢人和智者來統治”。由上可見,不論是研究歐洲歷史與文學,或是卡萊爾的思想本身,這是一部有價值的著作。
卡萊爾的思想淵博,內容豐富復雜,筆者不敢妄加評說。以上引述片斷,只是借本書中譯本出版之際,表示一個心愿,希望學術界、出版界進一步把這位在文化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作家的作品,系統全面地翻譯出版,補上我國學術中的一個空缺。因為“我國文化的發展,不能離開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這是“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國文化之長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建設的成就”,“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97年9月12日)的需要。
翻譯卡萊爾這部獨具風格的名著,譯者力不從心。幸蒙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的指導與鼓勵,先后經徐式谷、曾越麟兩位編審審定,發稿前又得到世界史所張自謀研究員精心仔細的校訂,在發稿過程中,陳應年編審還參照原書和日譯本等對全稿作了全面的審核并統一體例,最后定稿,陳兆福編審給予不少幫助與支持。此稿歷經八年的反復加工修改、審定,現在得以出版,在此一并向他們深表敬意和謝忱。譯文如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和行家指正。
周 祖 達
199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