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現象學·上卷(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德)黑格爾
- 799字
- 2020-11-06 19:11:44
第二章 知覺;事物和幻覺
直接的確定性還沒有認識到它自己的真理,因為它的真理是共相;而它想要認識的是這一個。反之,知覺便把對它存在著的東西認作是普遍性的東西。由于一般講來普遍性是知覺的原則,所以知覺中的直接互相區別的各環節也是以普遍性為原則:我是一個共相,對象也是一個共相。于是普遍性的原則對我們說來就出現了,因此我們對于知覺的認識也不再是個別的、偶然的認識,像感性確定性那樣,而是一個具有必然性的過程了。在普遍性原則出現的同時就出現了兩個環節,這兩個環節只是作為現象冒出在我們前面:一個環節是指出的過程,另一環節仍然是同一過程,不過被認作簡單的東西;前者是知覺,后者是對象。按本質說來,對象與過程是同一的,過程是兩個環節的展開和區別開的運動,對象是兩個環節之被認作一個結合體。就我們說來或者就它本身說來,作為原則的共相是知覺的本質,對這個抽象的本質說來,那區別開的兩個方面——能知覺者和被知覺者——都是非主要的。但是,事實上,因為兩者本身都是共相或本質,所以兩者都是主要的。不過兩者是處于相互對立的關系,所以在這種關系中只可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在它們之間必須作出主要的與非主要的區別。那被規定為簡單的一方面——對象——是主要的,是本質,不管它被知覺或不被知覺都是無差別的;但是知覺作為認識過程不是經常的,可以有知覺,也可以沒有知覺,所以它是非主要的。
對于這個對象我們現在必須加以較確切的規定,只能根據已獲致的結果對于對象的規定性加以簡短的發揮;要作出較詳細的發揮不屬于這里的任務。既然對象的原則——共相——在它的簡單性里是一個間接性的原則,那么它必須表示出這具有間接性的共相就是它的內在本性;這樣一來,于是對象就被表明為它自身是具有許多特質的事物。感性知識的豐富內容只屬于知覺而不屬于直接的確定性,在直接感性確定性里豐富內容只是作為個別地平列在那里。因為只有知覺才包含著否定性、差別性、多樣性為其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