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劇的誕生(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德)尼采
- 651字
- 2020-11-06 18:52:28
中文版凡例
一、 本書根據科利/蒙提那里編輯的15卷本考訂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S?mtliche Werke,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in 15 B?nden,簡稱“科利版”)第1卷(KSA 1:Die Geburt der Trag?die)譯出。
二、中文版力求嚴格對應于原著。凡文中出現的各式符號亦盡量予以原樣保留。唯在標點符號上,如引號的使用,在中文版中稍有一些變動,以合乎現代漢語的習慣用法。原版斜體字在中文版中以重點號標示。
三、 文中注釋分為“編注”和“譯注”兩種。“編注”是譯者根據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14卷第41—59頁(對科利版第1卷《悲劇的誕生》部分的注解)譯出的,補入正文相應文字中,以方便讀者的閱讀和研究。
四、科利版原版頁碼在中文版相應位置中被標為邊碼。“編注”中出現的對本書內容的文獻指引,中文版以原版譯碼標識。由于中文版把原版單獨成卷(第14卷)的“編注”改為當頁腳注,故已沒有太大的必要標出原版為方便注釋而作的行號。相應地,“編注”中出現的行號說明也予以放棄,而改為如下形式:×××××……] ,表明該“編注”涵蓋的范圍從×××××到該“編注”號碼所標記之處。
針對短句、短語或詞語的“編注”,在中文版中標示為:短句、短語或詞語]。
五、中譯者主張最大漢化的翻譯原則,在譯文中盡量不采用原版編注中使用的縮寫和簡寫形式,而是把它們還原為相應的中文全稱。原版編注中對尼采本人著作的文獻指引(包括不同版本的文集、單行本)均以縮寫形式標示,如以“JGB”表示《善惡的彼岸》,在中文版中一概還原為著作名;原版編注中對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諸卷的文獻指引,中文版均以中文簡寫形式“科利版加卷號”的方式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