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欲撤還攻幽州城
- 秋水碧云天
- 碧天云
- 2440字
- 2020-11-17 14:03:05
第九章 欲撤還攻幽州城
夕陽在山邊久久停留,燃起了大片晚霞,鮮血映紅,軍營內安詳寧靜,訓練了一天,軍士們三五成群的圍坐著正在吃晚飯,看著西天的晚霞,正在談論著家中的妻兒老少,一片和諧詳和的氛圍,找不出一點戰場的感覺。
中軍大帳,世宗已安躺在床上,臉上的鮮血也已洗盡,剛才回光返照,竟獨自召趙匡胤進帳,不知道有何后事要安排。
趙普與趙匡義兩人心事重重站在中軍大帳外,他們知道世宗未當朝時曾與趙匡胤以兄弟相稱,兩人關系極好,直至世宗榮登九五后,雖然為君臣名份,但私下兩人卻無所顧忌,趙匡胤甚得當今世宗信任。
片刻,只見趙匡胤眼中含淚走出大帳,對二人說道:“世宗已駕崩?!?
趙匡胤手中卻拿著一份盟約,并未與二人說起,只是召二人進帳為世宗守靈。
三人圍坐床前,臉色皆是灰中帶白,內力耗盡,體力不支,趙匡胤猶甚,好在道家功法在療傷一途上甚為有效,三人看似已無大礙。
趙匡胤首先打破緊張的氣氛說道:“匡義,剛才安排你的事辦好沒有?”
趙匡義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敢疏忽,小心答道:“回二哥,山下接我們的軍士已收監,不會在軍中擴散?!?
趙匡胤長嘆一口氣說道:“這就好,敢問趙先生,皇上的臏天之事是否需加急報朝庭?”
趙普沉默片刻看著趙匡胤說道:“趙將軍,皇上已駕崩,現在你已是主帥,一切皆聽趙將軍示下。”
趙匡胤略做思慮站起身來,看了看床上的世宗說道:“三弟,你速速召下屬各將至我帳下聽令,趙軍師你現在就寫軍報,派得力可靠之人十日送至東京,并且需叮囑此軍報不得提前送達,亦不可晚于十日,需于大軍返城之日送達?!?
趙匡胤看著趙普接著道:“軍師再草擬攻城計劃,待會眾將到時,一并安排,明日攻城,并著其它人員做好撤退準備?!?
趙匡義聽完已走出大帳去做安排,而趙普心中也明白,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趙匡胤如此安排是最好的布置。一方面講,來此半月,若不是世宗久拖不決,幽州早破,也不會發生今日之不幸,但皇上臏天,如若冒然撤離,必會引起敵方猜疑,若幽州城傾巢而出,對我軍追擊,我軍必傷亡慘重。
其二,皇上臏天,受魔人所害,如果按正?;貓?,趙氏兄弟、和自己以及一些連帶的將領都會人頭不保,那么幽州仍至契丹大軍必尾隨而至,中原大地必將戰火連綿、生靈涂碳。
其三,如十日內送達,大軍已隨返東京城,此時朝庭縱然知道,依趙氏兄弟在軍中威望,十萬大軍,朝庭縱有心處置,也不敢輕動,算是為眾將保命。
其四,依今日情形馮道必與幽州有關聯,皇上臏天,幽州大軍必來攻之,而明日我軍攻幽州城,卻會讓幽州大軍措手不及,甚至會讓馮道弒主求榮之意難以得逞,讓皇上臏天之事真假難辨,更易于我大軍明攻暗撤。
趙普思來,更覺趙匡胤仍當世難得之才,既有領兵之能,臨事不慌,沉著應對,果斷決策,有大將之風,亦有君臨天下之勢,回顧既往,心中已然有數。
趙匡胤軍中大帳,二十多個將領集聚,皆是趙氏兄弟軍中下屬,聽聞天子臏天,情勢危急,聽了趙匡胤大氣凌然的命令,眾將無人不服,都非常佩服,又非常感激。
軍中將士其實對皇上沒什么感懷可言,但是對這些能決定自己生死的將領惟命是從,趙匡胤的撤退計劃安排得很順利,皇上臏天的消息也得到保密,夜晚的軍營,月亮高懸,樹影疊疊,依然呈現著寧靜詳和的氛圍。
清晨那抹黑暗總是如期而至,后周大軍的投石機已經開始向幽州城內進攻,顯然幽州城如趙匡胤所料不差,幾日的對峙,他們覺得后周大軍不會來攻了,已經放松了防備,就像一跟剛繃緊幾天的弦,一旦松下來,就很難一時再繃緊。
況且此時是黎明前的那一絲黑暗,大部分人在這個時候還并未醒來,而守城軍在此時也是快交接班的時候,精神疲憊,昏昏欲睡,戰斗力極低,而后周大軍準備充分,對著據守點一陣猛烈的遠程投石、投火箭攻擊,守城軍一下就慌了神,城下撞擊城門的巨響,一聲一聲的撕碎了平靜,城內守軍將領大都也和后周大軍一般,晚上得到世宗殯天的消息,興奮異常,整夜宿酒,清晨才剛剛睡下,就被巨大的聲響吵醒,不知道什么回事,有的以為后周大軍已攻入城內,個個膽怯慌張,匆忙上陣。
如此對比,后周大軍已得先機,趙匡胤并未安排多少人攻擊城門,在投石機的配合下,城樓多處被砸毀,樓上守軍疏于防備,死傷慘重。所投石上都澆注了油,大量火箭射去,城樓四周已是哀嚎遍野,更絕的是,趙匡胤布置三個城門同時進攻,只余逃往北方的城門未攻,不知故里的百姓,驚恐不安,紛紛朝北城門涌去,都想逃出這幽州城避禍,朝陽未出,黎明之前,更加增添了城內的緊張氣息。
而此時一個身影站在此城門頂,看著整個幽州城的局勢,他知道是自己又一次低估了趙氏兄弟的能耐,十分后悔今天未痛下殺手,但現在已于事無補,昨夜他已向北方守城大將蕭洪保證,今日后周大軍必撤,而城內守軍可以沖出城外痛殺逃敵,這樣一來,蕭洪定可把后周大軍的撤軍寫成被他率軍擊潰,立下不世戰功,蕭洪本是當今契丹大王的親侄子,能立如此大功,將來必得重用,而此時蕭洪正派人四處找尋夸下海口的馮道,馮道卻獨立站在北城門樓頂,看著三面著火的幽州城,他知道此次蕭洪守軍必損失慘重,趙匡胤如此攻城意不在破,而只是要重創守軍,這樣守軍也無力無膽再出城追殺,趙匡胤可以安然無恙的撤回東京城,他覺得留在這里已無意義,突然一展身姿,如大鵬飛天般向北方奔去。
趙匡胤志不在破城,看目的達到,及時邊攻邊退,城上守軍看后周大軍陣式整齊,進退有度,不明原因,以為后周大是故意后退引城內守軍出城迎戰,守城軍士報蕭洪,蕭洪已被嚇破膽,那還敢出城追敵,只希望后周大軍能撤多遠撤多遠,讓自己有喘息之機。
三日后蕭洪才敢派人去龍頭山探查,探子小心的攀上龍頭山,那里還有什么后周大軍,后周大軍已不知去向,于是按時回報,蕭洪本就貪功無能之輩,見后周大軍不知所蹤,竟十分高興,雖然城樓部分破殘,但修補一下就好了,總比破城要好,他已是擊退了后周大軍,于是上報契丹皇朝,說后周大軍已被擊退,幽州城守軍大獲全勝,竟也得到皇朝的獎賞。
趙匡胤一離幽州,要求全軍全速撤回東京城,任何人皆不得阻攔,違者斬,軍士不明原因,但至少也不需再打仗了,個個興奮異常,十萬大軍于第十日回到東京城北陳橋驛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