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匱之盟引追憶
- 秋水碧云天
- 碧天云
- 2316字
- 2020-11-17 14:03:05
第六章 金匱之盟引追憶
瞬間趙光義驚出一聲冷汗,他未曾想到這個女人劍法如此高明,動作如鬼魅般迅捷,趙光義跟本沒看出她是怎么拔劍,怎么出劍,一步直刺自己要害部位,也是因為自己以為她發怒會失了方寸,兼之自己認為在王府她真的不敢動劍,所以才大意未有防備。
黑衣人冷冷說道:“你和你那位兄長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的武功已經很好,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其實你們的武功在我看來如同小兒戲耍般不值一提。”
趙光義畢竟是見過大風浪的人,雖然劍尖已抵咽喉,但卻一點也不害怕,反而很鎮靜的笑了笑說道:“我不是因為認為我武功好,而是算準你不會殺我,要不然以你如此輕松就避開暗樁,來到王府,要殺我,又何必跟我述舊呢?”
此時的趙光義,不像一個王爺,倒像一個市井無賴,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黑衣女子看著有氣,但卻又拿他無法,他這次來確實不是為了殺他,而是有其它目的,今夜已來,不能空手而回,不再浪費時間,直接說道:“把金匱之盟交出來!”
趙光義今夜有太多震驚,聽到黑衣女子說出“金匱之盟”四字,心中的震驚如一石投在水中,久久不能平息。
趙光義再次盯著眼前這個神秘的女人,試圖要搜尋一些記憶,但卻無濟無事,金匱之盟事關重大,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而面前的女子就是其一,讓趙光義百思不得其解,趙光義卻臉不改色,悠悠說道:“什么金匱之盟,你也不問問我有沒有,就好比你去大街上買一樣東西,別人要有才會賣給你吧,沒有又怎么賣給你呢?”
趙光義用調侃的語調,不動聲色的表情,掩飾心中的震驚。
趙光義不等黑衣女子回話,接著說道:“你說的盟約,不會是哪家公子與小姐私訂終身的盟約吧?”
說完竟然笑看著眼前的黑衣女子,還不忘旋了下椅子,把自己調整到最舒服的姿勢,因為一把冰冷的劍正指在自己要害部位。
黑衣女子沒想到他竟會直接否認,而她也不能確定有這樣一份盟約,只是知道這份盟約可能涉及前朝天子臏天后的傳位,涉及整個大宋江山的傳承,至于還有什么內容,她也不能確定。
黑衣女子只是一時走神之際,回過神來卻已聽得,外面至少十數個高手朝書房趕來,最近的不消瞬間既到。
黑衣女子未曾想趙光義雖躺在椅子上,只是剛才微微動了一動,卻已發出了信號,王府看似下人稀少,但實際暗藏著無數高手在監視保護,自己確是一時大意,但卻不見其慌,冷笑一聲說道:“趙光義,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既然你已知道我的來意,我也不想與你為難,讓你的人在外面等著,免得讓我痛下殺手,多殺幾人。”
趙光義此時也知道不能把她逼得太緊,就算拿住她也于事無補,趙光義想知道的是誰告訴她金匱之盟的事,還有她背后的勢力。
趙光義再次換了個姿勢,椅子微動,而外圍十幾個高手已把書房團團包圍,卻并未進來。
黑衣女子也知道外面情況,看著趙光義,似有不舍般說道:“王爺威武,但我既來了,總不能這樣空手而回,讓你白白調戲于我,總該留下點什么。”
說完長劍上挑,在趙光義下額劃出一道口子。
趙光義只見寒光一閃,尚未感覺到疼痛,剛才還盯著的那女子,卻在話一說完,收劍之時,突然間再也找不到人。
如此鬼魅的身法又一次讓趙光義大驚失色,心想就算外面的高手沖進來,怕是真的只是多幾個冤魂而已。
趙光義這才感覺自己下額有血在流,雙手拍拍掌,十幾個黑衣人迅速來到書房里,站在趙光義跟前。
趙光義一手摸著下額,巡視一番說道:“有沒有誰看見她怎么出去的?”
底下的黑衣人一個個默不作聲,顯然以趙光義的武功,并且人就站在自己眼前,都沒有看清楚,何況站在外面的人了。
趙光義嘆息一聲說道:“你們下去吧,此人武功之高,已非你我能敵,幸好此人重在尋物,而不是刺殺,但你們確是已經閑得太久了,以后勿必打起精神,我看江湖將會再起風波,再覓些可靠的高手來加強王府護衛。”
說完趙光義看也不看這些黑衣人,只是自個兒拿出絲巾,捂住下額傷口,所幸那黑衣女子只是想給他留下一個劍痕,下手并不重,傷口不深。
黑衣人也知王爺無大礙,見王爺不再說話,一個個又迅速離開書房,并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趙光義經過這么一折騰是酒已全醒,睡意全無,把紙、筆取出,把這兩天的事一件一件的寫在紙上。
這是趙光義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如果遇到紛雜事情時,總會如此,這也是上午所見獨眼神鷹教給他的一個辦法,把一件件看似無關的事寫出,找出每件事之間的關系,這樣就能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關鍵,再以雷霆手段加以擊之,萬事不愁。
但寫了半天卻毫無頭緒,皇兄的夢看似偶然,但卻另有深意,或許會預示著什么,而今晚的女黑衣人卻是一個心頭之大患,她既已知金匱盟約,說明并非空穴來風,背后一定會有一個強大的黑暗勢力在支撐。
大宋立國雖已十數年時間,皇兄和自己自上位以來從不敢茍息,勵精圖治,再加上前朝世宗打下的基礎,老百姓也算上是過上的一段真正的太平日子。
但一想起幾十年這五朝更替,趙光義心頭卻有些恐懼,前五朝均不能長久,其中很大部分原因皆是魔人在暗中操控,利己則留,不利己則毀,中原百姓的生死在他們眼里不如草芥,魔人之所以被稱為魔,就是自私自利,不顧及天下蒼生,而那一紙盟約卻也是一把利刃,可以隨時挑起宮庭紛爭、江湖暗斗,如若處理不妥,內斗不止,大宋朝危亦。不僅將會禍及趙氏子孫,而且傾巢之下,焉有完卵,更可能殃及天下百姓福祉,趙光義不愿讓此發生,也不會讓此事發生。
所有的事件首先得確認這個女刺客到底為何方神圣,為何自己對她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果不是皇兄登位以后的事,那么必然是未登位之前就已見過,但以此女的身法、劍法來看,江湖之中少之又少,而自己能與如此高手相遇的情形,似乎也只有那一次了,趙光義心中慢慢的有了一些頭緒,整個人也都神思到十幾年前,不錯也只有十幾年前的那次正魔大戰,才有可能匯集天下群豪與各大魔門邪人,而此女必參與了那次大戰,但從何憶起呢?一切只能從龍頭山傷龍臺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