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白話資治通鑒
  • (北宋)司馬光著 張宏儒主編
  • 2519字
  • 2020-09-28 14:26:34

第十四卷
漢紀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177)

初,南陽張釋之為騎郎,十年不得調,欲免歸。袁盎知其賢而薦之,為謁者仆射。

釋之從行,登虎圈,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欲以觀其能;口對響應,無窮者。帝曰:“吏不當若是邪!尉無賴!”乃詔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長者也。”又復問:“東陽侯張相如何如人也?”上復曰:“長者。”釋之曰:“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給哉!且秦以任刀筆之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而無實,不聞其過,陵遲至于土崩。今陛下以嗇夫口辨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而靡,爭為口辨而無其實。夫下之化上,疾于景響,舉錯不可不審也。”帝曰:“善!”乃不拜嗇夫。上就車,詔釋之參乘。徐行,問釋之秦之敝,具以質言。至宮,上拜釋之為公車令。

頃之,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于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無得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薄太后聞之;帝免冠,謝教兒子不謹。薄太后乃使使承詔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帝由是奇釋之,拜為中大夫;頃之,至中郎將。

從行至霸陵,上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用纻絮斫陳漆其間,豈可動哉!”左右皆曰:“善!”釋之曰:“使其中有可欲者,雖錮南山猶有隙;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帝稱善。

是歲,釋之為廷尉。上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乘輿馬驚,于是使騎捕之,屬廷尉。釋之奏當:“此人犯蹕,當罰金。”上怒曰:“此人親驚吾馬;馬賴和柔,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釋之曰:“法者,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時,上使使誅之則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傾,天下用法皆為之輕重,民安所錯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當是也。”

其后人有盜高廟坐前玉環,得;帝怒,下廷尉治。釋之按“盜宗廟服御物者”為奏當棄市。上大怒曰:“人無道,乃盜先帝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順為差。今盜宗廟器而族之,有如萬分一,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帝乃白太后許之。


漢文帝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當初,南陽人張釋之當騎郎,歷時十年未得升遷,曾打算辭官返歸故里。袁盎知道張釋之是個有德才的人,就向文帝推薦他,升為謁者仆射。

張釋之跟隨文帝,來到禁苑中養虎的虎圈,文帝向上林尉詢問禁苑中所飼養的各種禽獸的登記數目,先后問了十多種,上林尉倉惶失措,左右觀望,全都答不上來。站立于一旁的虎圈嗇夫代上林尉回答了文帝的提問。文帝十分詳細地詢問禽獸登記的情況,想考察虎圈嗇夫的才能;虎圈嗇夫隨問隨答,沒有一個問題被難倒。文帝說:“官吏難道不應像這樣嗎!上林尉不可信賴。”于是,文帝詔令張釋之去任命嗇夫為管理禁苑的上林令。張釋之停了許久,走近文帝說:“陛下以為絳侯周勃是什么樣的人呢?”文帝回答說:“他是長者。”張釋之又問:“東陽侯張相如是什么樣的人呢?”文帝答:“長者。”張釋之說:“絳侯周勃、東陽侯張相如被稱作長者,他們兩人在論事時尚且有話說不出口,哪能效法這個嗇夫的多言善辯呢!秦王朝重用刀筆之吏,官場之上爭著用敏捷苛察比較高低,它的害處是空有其表而無實際的內容,皇帝聽不到對朝政過失的批評,卻使國家走上土崩瓦解的末路。現在陛下因嗇夫善于辭令而破格升官,我只怕天下人爭相效仿,都去練習口辯之術而無真才實能。在下位的受到在上位的感化,比影隨景,響應聲還快。君主的舉動不可不審慎啊!”文帝說:“您說得好啊!”于是不給嗇夫升官。文帝上車返回皇宮,令張釋之為陪乘。一路上緩緩而行,文帝詢問秦朝政治的弊端,張釋之都給以回答。車駕返抵宮中,文帝任命張釋之為公車令。

時隔不久,太子與梁王共乘一車入朝,經過司馬門,二人也未曾下車示敬。于是,張釋之追上太子和梁王,禁止他們二人進入殿門,并馬上劾奏太子和梁王“經公門不下車,為不敬”。薄太后也得知此事,文帝為此向太后免冠賠禮,承認自己教子不嚴的過錯。薄太后于是派專使傳詔赦免太子和梁王,二人才得以進入殿門。由此,文帝更驚奇和賞識張釋之的膽識,升他為中大夫;不久,任命他為中郎將。

張釋之隨從文帝巡視霸陵,文帝對群臣說:“哎呀!我的陵墓用北山巖石做外,把麻絮切碎填充在間隙中,再用漆將它們黏合為一體,如此堅固,難道有誰能打得開嗎?”左右近侍都說:“對!”唯獨張釋之說:“假若里面有能勾起人們貪欲的珍寶,即便熔化金屬把整個南山封起來,也會有間隙;假若里面沒有珍寶,即便是沒有石槨,又有什么可憂慮的啊?”文帝稱贊他說得好。

這一年,張釋之被任命為廷尉。文帝出行經過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跑出,驚動了為皇帝駕車的馬匹;于是,文帝令騎士追捕,并將他送交廷尉治罪。張釋之奏報處置意見:“此人違反了清道戒嚴的規定,應當罰金。”文帝發怒說:“此人直接驚了我乘輿的馬,仗著這馬脾性溫和,假若是其他馬,能不傷害我嗎?可廷尉卻判他罰金!”張釋之解釋說:“法,是天下公共的。這一案件依據現在的法律就是這樣定罪;加罪重判,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眾。況且,在他驚動馬匹之際,如果皇上派人將他殺死,也就算了。現在已把他交給廷尉,廷尉是天下公平的典范,稍有傾斜,天下用法就可輕可重,沒有標準了,百姓還怎樣安放自己的手腳呢?請陛下深思。”文帝思慮半晌,說:“廷尉的判決是對的。”

其后,有人偷盜高祖廟中神位前的玉環而被捕,漢文帝大怒,交給廷尉治罪。張釋之奏報判案意見:按照“偷盜宗廟服御器物”的律條,案犯應當在街市公開斬首。漢文帝大怒說:“此人大逆不道,竟敢盜先帝器物!我將他交給廷尉審判,是想將他誅滅全族;而你卻依法判他死罪,這是違背我恭奉宗廟的本意的。”張釋之見皇帝震怒,免冠頓首謝罪說:“依法這樣判,已經滿夠了。況且,同樣的罪名,還應該根據情節逆順程度區別輕重。今天此人以偷盜宗廟器物之罪被滅族,若萬一有愚昧無知之輩,從高祖的長陵上取了一捧土,陛下將怎樣給他加以更重的懲罰呢?”于是,文帝向太后說明情況,批準了張釋之的判刑意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故城县| 临泽县| 嘉善县| 榆社县| 酉阳| 册亨县| 沾化县| 太和县| 漠河县| 旬邑县| 遂平县| 卢氏县| 贡嘎县| 大宁县| 黑河市| 铅山县| 达日县| 霞浦县| 玛沁县| 西城区| 丰宁| 安丘市| 湾仔区| 宜宾市| 深州市| 岳西县| 子洲县| 太仓市| 嵊泗县| 淮北市| 团风县| 弥渡县| 麻栗坡县| 竹北市| 柞水县| 辉南县| 红桥区| 南木林县| 内江市|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