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哈佛財商課
  • 若谷
  • 15289字
  • 2020-09-30 12:34:39

·第四課· 不做金錢的奴隸,做金錢的主人

財商高的人不光用眼睛看錢

窮人認識不到金錢的實質意義,他們認為金錢是維持自己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東西,常常因為貪婪而淪為金錢的奴隸。而財商高的人雖然認為金錢在人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他們對金錢在人生中的地位有一個理性的認識。財商高的人認為不能光用眼睛看錢。

金錢不能給我們帶來完美的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人有正邪之分,事物也有正邪之別,做生意更有正邪之道的不同。對于那些走私販毒、拐賣人口,甚至非法買賣人體器官的邪惡勾當,我們稱之為走邪道。這是一種充滿罪惡的骯臟的黑色交易。人們口中所稱的臟錢、黑錢、臭錢,大都是指這種來路不明的金錢。

如果說權錢交易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罪惡之感的話,那么這種邪道的黑色交易還要加上一個更為直接的厭惡、痛恨之情。因為前者不僅是普通老百姓管不了也無法管的事,而且其危害盡管巨大,但往往并不和他們發生直接的關系。后者就不同了,毒品、人口,以及器官的非法買賣,活生生地發生在普通人中間,給他們的家庭、個人都曾造成了有目共睹的無數人間悲劇。

近年來,吸毒已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都甚感頭痛的嚴重社會問題。無論是在家中、酒吧間、夜總會,還是在校園乃至軍營里,人們都能見到吸毒者的身影。當然,絕大多數吸毒者的下場都是極其可悲的,請看某報社的一則報道:

女青年勞妮,幼時喪母,從小缺少家庭溫暖。14歲時,她與一個常注射海洛因的男孩子混在一起,后來自己也抽上了大麻葉。初中畢業后,她進入了一個售貨員職業學校,但不久就離開了,并經常在吸毒者中鬼混,有時還盜竊,參加販毒,過著放蕩的生活,最后充當了妓女和脫衣舞女。

出賣自己的親生子女,無疑是一種殘忍的行為,然而對難以生存下去的父母來說,這也是一件迫不得已的無奈之事。

在印度的許多城市中的貧民窟里,聚居著許多貧困的多子女家庭,他們無法撫養許多小孩,只好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孩子賣到國外去,一來減輕家庭的負擔,二來也好讓孩子有個活命之路。人販子早就盯上了這種有利可圖的“生意”,非法從事著人口交易。不久前,在印度某市的一所房子里,警察發現了20個嬰兒,他們是人販子從行乞討飯的母親們那里廉價買來的,正準備送往其他的國家。這批孩子如果被販賣出去,人販子頭目將獲利3.5萬元。

出賣自己身體上的器官,同樣也是一件慘不忍聞的事情。

腎臟是人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換取一個新的腎臟,也就等于獲得了新的生命。但是,合法的醫學移植所能提供的腎臟遠遠滿足不了需要,于是腎臟成了可居的奇貨,進入了黑社會或黑市交易市場。一些因急需錢用的窮人,被迫走上出賣自己腎臟的道路。

在印度,由于風俗習慣和宗教等原因,禁止買賣腎臟。人販子就把出售者一起帶到美國,再做腎臟移植手術。一只活腎臟,通常的交易金額是7000美元左右。也有一些私人醫生,非法為人摘除腎臟,偷偷買下,再高價走私出口。

在歐洲的一些國家,由于黑社會組織參與了腎臟走私,因此,這項罪惡的活動更為猖獗。當一些欠債的人無法償還高利貸債務時,黑社會組織就強迫他們出賣自己的腎臟抵債。

吸毒者為吸毒而盜竊、賣淫、跳脫衣舞籌錢,出賣自己的孩子和腎臟者因生活逼迫用小孩、腎臟來換錢,毒販、人口販、器官販子則將毒品、小孩、腎臟作為“商品”來牟取巨額的金錢。錢,錢,錢,一切似乎都因錢而起、因錢而生。即使他們擁有足夠的錢,但這樣的錢能為自己的人生帶來幸福嗎?當自己用到這些黑錢的時候,自己的靈魂能夠得到安撫嗎?

因此,金錢僅僅是為目標而奮斗的產物,企圖在一夜之間就能發財,這是不現實的,有這種念頭的人無異于掉進深淵無法自拔。僅僅崇拜金錢是毫無意義的,富人認為:金錢并不能給自己完美的人生。

金錢不等于財富

財商高的人認為財富與金錢之間有一定的區別,一個人最重要的首先是在他的人格上能夠建立起巨大的財富,有了這個資本,才能夠建立金錢的財富。人們應該體會到財富的心理根源,而不是只看到紙幣。其實,金錢并不能使人真正的富有,一個人要想擁有真正的財富,必須要有內在的支撐金錢的東西。

財商高的人非常熱愛知識,是因為在他們看來,知識是唯一的永遠也奪不走的財富。在這個世界上,什么都是不重要的,世俗的權威不重要,金錢不重要,只有知識才是最重要的。權威失去了人們的擁戴和支持就不能形成,金錢也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而知識是你生存和發展的可靠的保證。因此,唯一可以帶走的是知識,是毫不夸張的。

在猶太人中,母親常常會問她們的孩子:“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火燒了,你的財產也被搶光了,你會帶著什么逃跑呢?”

如果孩子們回答是“錢”或者是“鉆石”的話,他們的母親就會進一步地問:“有沒有一種東西比鉆石更重要,它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你們知道是什么東西嗎?”

孩子回答不上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們帶走的東西,不應該是錢,不應該是鉆石,而應該是知識。因為知識是任何人也搶不走的,只要你還活著,知識就永遠跟著你,無論你逃到什么地方都不會失去它?!?/p>

不可否認,現在的人們靠其高素質的文化,在擇業和創收方面勝人一籌,如果在經商中巧用謀略那就更妙了。以美國為例,據統計,一個高中畢業生一輩子靠打工收入,比一個同樣工種的初中畢業生多掙10萬美元;一個大學畢業生又要比一個高中畢業一輩子多掙20萬美元。而在美國總人口中,高中畢業只占35%,大學畢業占17%。這個文化水平的群體差異,使在美國的大學畢業生的收入就比美國全國平均收入高不少。

財商高的人把知識視為財富,認為“知識可以不被搶奪且可以隨身帶走,知識就是力量”,所以他十分重視教育。

有統計結果表明:最近十多年來的工業新技術,有30%已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了。電子產品的壽命周期也越來越短。當今世界的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趨向全球化,知識型經濟成為爭奪相對經濟優勢的主要手段。在這樣多變的世界里,任何故步自封、因循守舊、缺乏遠見和不求上進的人,命運中將注定失敗。許多人深明大義,不但自己學習努力、自覺接受新的知識,對后代的培養更為傾心,為培養他們成為文化素質較高的人才不遺余力。的確,財商高的人的觀念是正確的,他們把金錢只看作財富的一方面,而不是財富的全部。

金錢并非真實的資產

在財商高的人的眼里,金錢不是真實的資產?,F代社會中我們所見到的金錢都是由中央銀行統一發行的紙幣,其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的價值,只是國家規定通行的貨幣符號,充當交換的媒介而已。因此,財商高的人深深地知道,不能把過多的現金留在身上,相反,他們把現金變成真實的資產。

然而,在中產階級與窮人的眼中,金錢是真實的資產,拼命工作去賺那些并不多的薪水,把錢存入銀行,他們心想錢是神圣的,是永恒不變的東西。

財商高的人從來不對金錢產生依賴感,因為在他們看來,金錢不是真實的資產,只是一種符號。財商高的人不為錢工作,他們認為金錢僅僅是一紙協議而已?;蛘哒f,財商高的人在運作資本時,金錢只是協議書上的符號,并不存在實際意義,而真正具有實際意義的是金錢代表的資產。窮人之所以窮,就是沒有看透這一點。盡管金錢只是沒有價值的符號,但不意味著我們要鄙視金錢,金錢的出現是人類社會巨大的進步,大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繁榮。

因此,財商高的人認為金錢是一匹活躍的賽馬,它總是不停地運動。時間、效率、總金額、現金流量、通貨膨脹和風險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直流動的趨勢。無論你是否選擇它們并試圖影響這種趨勢,它們仍將一直運動。

假如你拿1萬美元或1萬人民幣并將它埋在后院10年,試想一下,把它挖出來時,它能買到和現在一樣多的物品嗎?顯然不能,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流動性總會影響著金錢,金錢將永遠不會停止流動。

從這個意義上,金錢是一匹活躍的賽馬,它強壯無比,一直不停地運動。但是,除非這匹賽馬被你馴服,否則它會把你拖向失控和危險的境地。

記?。航疱X并非是真實的資產,我們要努力讓金錢運動,使它成為真實的資產。

如果你不果斷地采取控制金錢的措施,那么反過來它就會影響你。金錢是一匹活躍的賽馬,只有善于駕馭的騎手才能騎上它飛奔。

金錢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理財專家認為,金錢世界是由人類學、心理學、歷史、政治和財經智商等主要成分共同組合而成。他們認為金錢不單是經濟和商業構想或利益的產物,更是能滿足個人與大眾情感、思想與行為的動力。金錢不僅僅與物質生活密切相關,同時也構成了精神、文化的一部分。金錢令人愛也令人恨。金錢能夠滿足人的物質上的需要,同時也能使人變得貪婪。一個人也許在其他方面能夠保持理智,可是在面對金錢時卻往往把持不住,迷失方向。在金錢面前,人們會變得目光短淺,看不到長遠的利益。由此,我們認為,對金錢應該持有正確的態度,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財商高的人認為,錢來了又去,但如果你了解錢是如何運轉的,你就有了駕馭它的力量,并開始積累財富。光想不干的原因是絕大部分人接受學校教育后,卻沒有掌握金錢真正的運轉規律,所以他們終生都在為金錢而工作。觀念對人的一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窮人常說“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而富人則禁止用這類話,他們會說:“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呢?”這兩句話,一個是陳述句,另一個是疑問句,一個是放棄,而另一個則促使你去想辦法。這里強調的是要不斷地鍛煉你的思維——實際上人的大腦是世界上最棒的“計算機”。富人認為,“腦袋越用越活,腦袋越活,掙錢就越多”。在他們看來,輕易就說“我負擔不起”這類話是一種精神上的懶惰?!盀槟愕呢攧肇撈鹭熑位蛞簧宦爮膭e人的命令,你要么是金錢的主人,要么是金錢的奴隸”。

顯然,這就是富人和窮人對金錢思考模式的差異。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像比爾·蓋茨這樣的富人,他們對金錢運用自如,成了金錢的真正主人。

當媒體巨子泰德·特納捐款10億美元給聯合國的時候,他呼吁世界最富有的人,特別是沃倫·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也能像他這么慷慨解囊。在他們心中,用金錢產生良好的效應,資助于世界的精神文化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比爾·蓋茨接受著名記者芭芭拉·沃特絲主持的20/20電視訪談節目專訪的時候表示,他覺得,他還能活很多年,可慢慢積累財富,并且規劃自己的慈善行動:

“我很高興泰德·特納捐贈那10億美元。當然,我的捐款會跟特納的捐款同等級——并且更勝一籌?!?/p>

被特納的發言人指責后兩個月,比爾·蓋茨捐出價值120萬美元的電腦設備給6所傳統上招收黑人學生的大專院校,校址鄰近亞特蘭大——特納的居住地。這批軟、硬件贈予克拉克亞特蘭大大學、莫爾豪斯學院、佩恩學院、斯培爾曼學院、莫里斯布朗學院以及不同教派神學中心。比爾·蓋茨的一位發言人說:“比爾·蓋茨已經捐贈超過2.7億美元。這不是新鮮事兒。這與泰德·特納無關?!?/p>

比爾·蓋茨在《福布斯》雜志1997年慷慨捐獻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泰德·特納的聯合國捐贈使他榮登榜首。那一年比爾·蓋茨的捐獻額達到2.1億美元,都是捐給他最喜愛的公益活動。

湖畔中學籌募建設新大樓資金時,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支付220萬美元,興建了一棟教學與科學大樓,稱為艾倫蓋茨樓。

有時候,一個小型但很重要的公益活動能引起比爾·蓋茨的注意。在人口僅270人的內布拉斯加州格倫維爾村里,居民收集汽水罐并且舉辦運動比賽,設法募集兩萬美元的資金,把一個從前的學校運動場改建為公園。募款委員會也請求比爾·蓋茨及其他富人捐款,并解釋說,格倫維爾村的兒童需要一個聚會場所,并且希望幫助解決好吸毒和酗酒方面的問題。

比爾·蓋茨寄了一張5000美元的支票,附帶一封信,說明他通常不回應向他要錢的請求,可是委員會的解釋令他感動。

比爾·蓋茨寫道:“這些問題不再是大城市的問題,卻逐漸成為鄉村社區令人擔憂的問題。”

比爾·蓋茨索取一張免課稅收據,委員會照辦。

圖書館通常因比爾·蓋茨慈善捐助而受益。他捐出1200萬美元在華盛頓大學,設立一座法學院圖書館,以他的父親的名字命名。

比爾·蓋茨與梅林達·比爾·蓋茨設立了比爾·蓋茨圖書館基金會,計劃捐出比爾·蓋茨自掏腰包購買的4億美元的微軟軟件,給美國各地的公共圖書館。這筆4億美元的捐贈,若加上微軟已出資1500萬美元贊助的網上圖書館計劃,比爾·蓋茨慷慨的捐贈將接近安德魯·卡內基的贈款??▋然杩?120萬美元用于興建新的圖書館。如果以1997年的幣值計算,卡內基的捐款相當于5.05億美元。

1997年,比爾·蓋茨捐給圖書館的錢居美國國內之首,超過任何個人捐贈者,包括美國聯邦政府在內。他相信,公共圖書館是奠定美國社會與民主的重要機構。他希望填補介于有門路取用重要信息的人與沒有門路的人之間的鴻溝。

他想在2002年之前,不論是城市或鄉村,每個經濟不景氣的社區的每一座圖書館,都能連上因特網。那筆4億美元的贈款,應該可以使美國16000座公共圖書館中的半數能上網。

老比爾·蓋茨管理著大約3億美元的威廉·比爾·蓋茨三世基金會。比爾·蓋茨說,在他去世前,會把他95%的財產捐出去,他曾表示:

“花錢花得有智慧,和賺錢一樣難。有意義地捐錢,將是我后半生主要的事情——假如那時我還有很多錢能捐出去的話。

“最后,我會把財產的大部分,以捐贈的方式反饋給我信賴的精神、文化事業,例如教育和人口穩定。

“有一件事是確定了的。我不會留給我的繼承人很多的財產,因為我不認為那對他們有益處。”

除了比爾·蓋茨個人的捐贈以外,微軟也參與慈善活動。1997年,該公司捐給慈善機構和非營利組織超過1400萬美元的現金,以及價值4.5億美元的軟件。微軟也和美國社區各大專院校聯合發起價值700萬美元的計劃——“工作聯結”。計劃的目標是為了訓練更多人投入信息科技事業。

進入21世紀之后,比爾·蓋茨的捐款不得不委托專人進行管理,拉森是比爾·蓋茨的私人資金管理人。他管理著比爾·蓋茨沒有投入微軟公司股票的全部財產,這筆錢存放在比爾·蓋茨的個人賬戶和兩個龐大基金會中,其資金在1998年已達115億美元。雖然這是比爾·蓋茨財富的一小部分,但不管以什么標準衡量,它仍然是一筆驚人的巨款。拉森管理的115億美元中,有大約100億是在比爾·蓋茨個人投資組合中。

至于比爾·蓋茨的基金會,他在最近幾年里捐贈的總共65億美元已經使它們很快上升到世界上最大的基金會行列。他以其父親的名字設立的威廉·比爾·蓋茨基金會有52億美元的捐款,同福特、凱洛格和梅隆建立的基金會并列。

財商高的人認為回報社會應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些人可能難以相信,今后的世世代代的享用過精神、文化事業好處的人們可能會紀念比爾·蓋茨,因為他用自己的錢建設了美國的精神、文化產業,是他為大家提供了方便。因此,金錢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現代社會從本質上說是一個經濟社會,一切可以計量經濟價值的東西都可以被轉化成簡單的金錢關系。一句話,如果你沒有錢,享受生活便無從談起,只要你有錢,你就可以換取你所需要的許許多多的東西,你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去盡情享受生活賜給你的幸福。但這樣講,并不是如人們常說的那種財富、金錢萬能,比如真正的愛情、友情之類,大家都明白是無法用金錢來買賣的。但金錢又的確是多能的,即使愛情、友情之類的東西,在現代社會中如果完全沒有金錢所代表的物質基礎來作支撐,則未必真正能夠給你帶來長久的幸福。而缺了錢,“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之類的鐵的事實卻常常能把人逼得半死,那真正是沒有錢便寸步難行。

說金錢“帶來”幸福而不是“等于”幸福,還有一個根本性的怎樣使用金錢的問題。也就是說,你要做財富和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做主人便意味著你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氣的人,一個正直而高尚的人,那么你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統率、支配財富和金錢時,幸福感才會油然布滿你的全身。

這就是金錢的魅力。

真正懂得了這個魅力,你的金錢欲望就會迅速從你的心底充溢起來。

除魅力之外,每個人在其一生中都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心愿、理想,而自己的心愿和理想的實現,無疑會獲得一種滿足感、幸福感。但是,任何人為實現自己的心愿和理想去搞什么活動、辦什么事業,都離不開經費,而要搞大活動、辦大事業,一般人在經濟上更是難以承擔。所謂心有余而“錢”不足、“錢”不從心之類的憾事,不知難倒了多少本來是有能力有水平去實現自己的心愿和理想的英雄好漢。這些事屢屢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令人望“錢”興嘆!

財商高的人就不同了,他們有足夠的財力去實現自己童年的某個夢想,或者是青年時代的某一興趣,抑或壯年時的某種抱負,甚至是老年時產生的某樣心愿。

是的,財商高的人可以完全擺脫了經濟利益的束縛,毫無功利地投入到“美好理想”的建造中。那才真是一種大幸福、大滿足。

沃倫·比爾克在自己的中學母校設立了100萬美元的獎學金,每年獎勵10位普通等級但出勤率高、態度積極的學生。這一方面是對他在羅斯福中學時所走過道路的追思,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這項獎學金寄寓著他鼓勵那些像他那樣的普通學生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成功致富的期望。

金融巨頭索羅斯一方面在世界各地到處刮起金融風暴,另一方面又對政治抱有極高的熱情。他自己曾說過:“從孩童時代起,我就抱有相當強的救世主幻想……踏進這個世界后,當現實和我的幻想拉得很近時,使我敢于承認自己的秘密……這使我快樂許多?!钡拇_,當索羅斯擁有數不清的巨額資產之時,他不無驕傲地宣稱:“我的成功使我重拾兒時無所不能的幻想?!庇谑?,他開始使用他的特殊武器——金錢,在世界各地的政治舞臺上大展拳腳,去追求他理想中的開放社會。

1980年,他開始給東歐的“異己分子”以經濟資助。

1984年,他以每年捐助300萬美元的規模,在匈牙利成立了基金會,進行文化教育活動。

1989年,他想與美國總統布什商談對付蘇聯的新策略,并渴望與戈爾巴喬夫會晤,盡管這些目的沒有達到,但他還是用1億美元建立了國際科學基金會,使俄羅斯3萬多名科學家每人平均拿到了500多美元的資助。

與此同時,能用金錢來實現自己的心愿,造福于子孫萬代者,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于諾貝爾。

諾貝爾的名字全世界幾乎無人不知,他所設立的諾貝爾獎具有世界上任何大獎都無法比擬的影響??梢哉f,諾貝爾獎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比諾貝爾本人的所有發明和產業都要巨大得多。

人稱“炸藥大王”的諾貝爾一生中所積累的財富是巨大的,即使在今天來看,也堪稱為巨富。他的財產總共約有330多萬瑞典克朗。諾貝爾一生未婚,但有其他親屬,他完全可以把這筆財產留給他們。然而,晚年的諾貝爾在考慮財產安排的時候,更多地想到的卻是如何用這筆財富去推動人類的文明和進步。

諾貝爾是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的炸藥在工業和建筑等行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炸藥也可以被用于戰爭,成為殺傷人的有力武器。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是好是壞全在怎樣運用,這本是無可奈何之事。然而,諾貝爾對此卻懷著深深的不安,因此,他希望把自己的財富獻給整個人類的和平、幸福和進步事業!

諾貝爾為了實現他的這一偉大心愿,在他生前的最后10年里,曾先后3次立下過非常相似的遺囑,最終設立了如下5項大獎:

(1)在物理方面作出最主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2)在化學方面作出最重要發現的人;

(3)在生理或醫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的人;

(4)在文學方面曾創作出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

(5)曾為促進國家之間的友好、為廢除或裁減常務軍隊以及為舉行與促進和平會議做出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

同時,諾貝爾在遺囑中還明確規定:“在頒發這些獎金的時候,對于受獎候選人的國籍絲毫不予考慮,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納維亞人,只要他值得,就應授予獎金?!边@就使得諾貝爾獎跨越了國界的限制,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獎項。

無須再舉例了。錢,就是這樣,當你把它用在正道上時,你就會看到它不斷閃耀著的美麗的光輝,發射出無限的光芒,真正體現它的價值。

因此,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是你提高財商、改變人生的第一步。如果你現在還不是財商高的人,只要你有正確的金錢觀,你就已經邁向了成為財商高的人的第一步。人生中每一個第一步都是最重要的,但往往也是最難的。走好第一步,以后的路才會越走越順。

金錢是現實的上帝

錢對財商高的人來說,絕不僅止于財富的意義。錢居于生死之間,居于他們生活的中心地位,是事業成功的標志。這樣的錢必定已具有某種“準神圣性”。錢本來就是為應付那些最好不要發生的事件而準備的,錢的存在意味著這些事可以避免發生。賺錢、攢錢并不是為了滿足直接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對安全的需要!

有個叫威爾遜的軍人,由于他的軍銜低微,因此更是受盡了富士兵和高級軍官們的歧視。大家都看不起他,背地里經常議論他,他也飽嘗了人們對他的各種侮辱。但是他擁有富人智慧的頭腦。一開始他口袋里也沒有錢,他就省吃儉用,積攢一筆小錢,然后他就把這筆錢借貸出去。在富士兵中花錢大手大腳的現象很普遍,他們總是等不到發薪水的時候,就囊中羞澀了,他們看到威爾遜有錢,就迫不及待地向他借。

威爾遜就借錢給他們,同時還要求他們在一個月內還清,且附帶借貸的利息很高,但是那些士兵們早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威爾遜收到這些利息之后總是繼續攢起來再借貸給那些士兵們。對于沒有錢可還的人,威爾遜就讓他們把他們自己的一些值錢的東西做抵押然后再高價賣出去。這樣,過了不多久,威爾遜就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他還買了兩部車和別墅,他變成了士兵里面的“大款”。這些待遇即使是高級軍官也未必可以享受得到。那些經常過山窮水盡、灰頭土臉日子的白人士兵,對威爾遜趾高氣揚的樣子再也沒有了。他們對威爾遜驚羨不已。

威爾遜用自己的富有為自己贏得了尊嚴。

金錢不僅僅可以使你獲得尊嚴,還可以使你獲得你所能想象得到的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都和金錢有關系。有了金錢,你就擁有了大家仰慕的生活方式,有了大家對你的恭維和羨慕;你還有了發言的權利,“富有的愚人的話,人們也會洗耳恭聽,而貧窮的智者的箴言卻沒有人去聽”。在今天,金錢已經是你成功的標志和人生價值的重要衡量標準,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已經成為唯一的衡量標準。

富人認為金錢是上帝給的禮物,是上帝給人以美好人生的祝福。對金錢的熱愛不僅僅局限于現實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種精神的寄托,更是美好人生的必需的手段和工具。

總之,金錢就成為人們現實的上帝。

金錢≠成功

成功不是以金錢來衡量的。面對金錢,窮人,包括其他一些渴望成功的人們都想在狂熱夢想中等待成功,但他們卻不懂得一個基本的原理,那就是金錢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財商高的人雖然看重金錢,但是更看重做人的成就感。一位著名的富豪曾經這樣說:“工人的工資是按工作能力或工作效果支付的,然而,人們的成就絕不是以銀行存款來衡量的?!倍嗌賯ゴ蟮某晒φ?,他們并不是富豪,相反窮得可憐。印度偉大的政治家甘地,死后留下的遺產只是兩只飯碗、兩雙拖鞋、一副眼鏡和一塊老式懷表而已。海倫·凱勒,這位成功者的典范,她克服了先天的障礙,以實際行動證明了盲聾之人并非毫無前途,從而給了千千萬萬如她一般的人以生活的勇氣,使他們得到啟發,不再消沉,但她卻并不富有。圣弗蘭西斯曾影響過多少王族統治者、高僧圣者、藝術家,以至凡夫俗子,就連今天,他死后700年,其影響力仍然深植人心,他可算是最有成就的窮人了。

那么,怎樣成為一個成功的富人呢?學者威廉·詹姆斯總結出3條經常被人引用的箴言——

第一條箴言:在形成一種新習慣或擯棄一種舊習慣的過程中,我們都必須使自己在開始時具有盡可能強烈的和堅定的積極主動精神。利用所有那些能強化新的行為方式的因素,創設與舊的行為方式不相容的約束辦法;如果情況允許,公開作出保證。簡而言之,要利用你所知道的一切手段,維護你的決定。

第二條箴言:永遠不容許一次倒退發生,直到新的習慣牢牢地扎根在你的生活中。每一次失誤就像讓一團仔細纏繞起來的線脫落一樣,而一次脫落往往需要再次纏繞很多圈才能恢復原樣。

在一開始就確保成功是絕對必要的。一開始的失敗往往會消極地影響到今后所做的一切努力。反之,過去的成功經歷能激發今后的努力。

第三個箴言可以加在前面兩個上面:要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去實踐你的每一個決心,并使自己獲得鼓舞(這種鼓舞是你在獲得你所渴望獲得的習慣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的)。只有在決心和渴望產生動力效果的時候——而不是在它們形成的時候——它們才會向大腦傳遞一種新的“定向”。

無論一個人掌握的箴言怎樣豐富,也不管他的見解有多么好,如果不利用每一個具體的時機去行動的話,他的性格恐怕永遠也不會向更好的方面轉變。僅有好的愿望是不能改變舊習慣的。

這一大段話已把道理說得十分透徹,我們可從中找到足夠的依據來支持自己的決定。

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在于他得到多少,而在于他付出多少。而根據財商高的人的觀點,要使自己的事業成功,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發掘自己獨到的才智。人的才智各不相同,正如我們生來就有不同的指紋,每個人從事的職業可以相同,然而,他的才能卻是他一個人獨具的。

愛默生曾說過:“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使命,他的才能就是上天給他的召喚……做某些事情嫻熟自如,也容易把某些事情做好,說不定這事是別人做不好的……一個人的抱負也會與自己的能力相當,而巔峰的高度,正和基礎的深度成正比?!?/p>

發掘出你獨具的才能,這是必具的第一步,如果一味地人云亦云,鸚鵡學舌,沒有主見和自我判斷能力,那么即使表面上的成功也掩飾不了那極大的失敗。

(2)誠實。每個人的思想中,都具有不撒謊、不行騙、不偷盜的道德觀。莎士比亞說:“你若對自己誠實,日積月累,就無法對人不忠了?!彼箍铺卣f:“我一開始撒謊,就陷入了紊亂的網羅里!”

(3)熱忱,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新的一天。

(4)不要讓你所擁有的東西占據了你的思想情感。

(5)不要過于憂慮。

(6)不要留戀過去。

(7)尊重別人,而不要輕視任何人。

(8)承擔起對世界的責任。

掌握了這8點要素,就掌握了成功的藝術,你的創業將會興旺發達。

打造個人財務方舟

時代不同了,許多老的規則都要改變。窮人成天考慮的是如何維持生存,至于社會的變革、信息的變化,他們很少留心。當聽到“時代不同了,你要改變你的規則”時,窮人會抬起頭來表示同意,當他們再埋頭工作時,仍然走老路子。我們的社會進入信息時代,與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不同,財富的代表已不再是土地、工廠,而是集中了智慧力量的各種信息,如知識、創意網絡等。成功的財商高的人的歷程也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創造財富不一定需要“千層商臺,起于壘土”式的積累,創造財富的實力并不全看年齡、智商、教育背景和政治、財力基礎,更重要的是要有更新的觀念。

資產與負債的區別

如果你想致富,資產和負債的區別這一點你就必須明白,這是第一步規則,了解它可以為我們打下了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這是條規則,聽起來似乎太簡單了,但人們大多不知道這條規則有多么深奧,大多數人就是因為不清楚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區別而苦苦掙扎在財務問題里。

財商高的人獲得真正的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債務,但他們以為那些就是資產。

大多數情況下,這個簡單的思想沒有被大多數的成年人掌握,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他們被其他受過高等教育的專家,比如銀行家、會計師、地產商、財務策劃人員等等所教導。難點就在于很難要求這些成年人放棄已有的觀念,變得像孩子一樣簡單。高學識的成年人往往覺得研究這么一個簡單的概念太沒面子了。

是什么造成了觀念的混淆呢?或者說為什么如此簡單的道理,卻難以掌握呢?為什么有人會買一些其實是負債的資產呢?答案就在于他所受的是什么樣的基礎教育。

我們通常非常重視“知識”這個詞而非“財務知識”。而一般性的知識是不能定義什么是資產、什么是負債的。實際上,如果你真的想被弄昏,就盡管去查查字典中關于“資產”和“負債”的解釋吧。其實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里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

曾有這樣一對年輕的夫婦,隨著收入的增加,他們決定去買一套自己的房子。一旦有了房子,他們就得繳稅——財產稅,然后他們買了新車、新家具等,去和新房子配套。最后,他們突然發覺已身陷抵押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的債務之中。

他們落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不久孩子出生了,他們必須更加努力地工作。這個過程繼續循環下去,錢掙得越多,稅繳得也越多,他們不得不最大限度地使用信用卡。這時一家貸款公司打電話來,說他們最大的“資產”——房子已經被評估過了,因為他們的信用記錄是如此之好,所以公司可提供“賬單合并”貸款,即用房屋作抵押而獲得的長期貸款,這筆貸款能幫助他們償付其他信用卡上的高息消費貸款,更妙的是,這種住房抵押貸款的利息將是免稅的。他們覺得真是太幸運了,馬上同意了貸款公司的建議,并用貸款付清了信用卡。他們感覺松了口氣,因為從表面上看,他們的負債額降低了,但實際上不過是把消費貸款轉到了住房抵押貸款上。他們把負債分散在30年中去支付了。這真是件聰明事。

過了幾天,鄰居打電話來約他們去購物,說今天是陣亡將士紀念日,商店正在打折,他們對自己說:“我們什么也不買,只是去看看?!钡坏┌l現了想要的東西,他們還是忍不住又用那剛剛付清了的信用卡付了款。

很多這種年輕夫婦,雖然他們名字不同,但窘境卻是如此的相同。他們的支出習慣讓他們總想尋求更多的錢。

他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真正的問題在于他們選擇的支出方式,這是他們苦苦掙扎的真正原因。而這種無知就在于沒有財務知識以及不理解資產和負債間的區別。

再多的錢也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除了改變他們的財務觀念和支出方式以外,再沒有什么可以救他們的辦法了。

正確的做法是不斷把工資收入轉化成投資。這樣流入資產項的錢越多,資產就增加得越快;資產增加得越快,現金流入得就越多。只要把支出控制在資產所能夠產生的現金流之下,我們就會變富,就會有越來越多除自身勞動力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來源。隨著這種再投資過程的不斷延續,我們最終走上了致富之路。

請記住下面這些話:

財商高的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獲得個人的財務自由

人類渴望擁有的是自由,“不自由,毋寧死”。但自由要有錢作為保障,有錢就有更多的自由和保障。如果你有足夠的錢,那么你不想去工作或者不能去工作時,你就可以不去工作;如果你沒錢,不去工作的想法顯得太奢侈。所以你要追求財務自由而非職業保障。

怎樣實現個人的財務自由呢?擁有多種收入來源和多次持續性收入,是一個人擁有個人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的基礎。

過去,一個家庭的收入來源很單一?,F在,很多家庭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收入來源,如固定工資加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或其他兼職收入。如果沒有兩個以上的收入來源,很少有家庭能生活得非常安逸。而未來,即使有兩個收入來源很可能也不足以維生。所以,你應該想辦法讓自己擁有多種收入來源。如其中一種出了問題,會有其他收入來源支持著。

在未來,人們需要為自己規劃一套包含各種不同收入來源的收入組合,即使失去了其中一種收入來源,你也不會感覺到太大的影響,生活總會有保障。

你擁有幾種收入來源呢?

假如你想多擁有一種收入來源,你可能會找一份兼職工作。但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種收入來源。因為你這是在幫別人“賣命”。你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收入來源。

這個收入來源就是“多次持續性收入”。這是一種循環性的收入,不管你在不在場,有沒有進行工作,都會持續不斷地為你帶來收入。

一般性收入來源可以分為兩種:單次收入和多次持續性收入。

有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收入來源都是相同的,有些收入來源屬于單次收入,有些則屬于持續性收入。你只要問一下自己下面這個問題,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收入來源是屬于單次收入,還是多次持續性收入。

“你每個小時的工作能得到幾次金錢給付?”如果你的答案是“只有一次”,那么你的收入來源就屬于單次收入。

最典型的就是工薪族,工作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不工作就沒有。自由職業者也是一樣,比如出租車司機,出車就有收入,不出車就沒有;演員演出才有收入,不演出就沒有;包括很多企業的老板,他們必須親自工作,否則企業就會跑單,甚至會垮掉,這些都叫單次收入。

多次持續性收入則不然,它是在你經過努力創業,等到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即使有一天你什么也不做,仍然可以憑借以前的付出繼續獲得穩定的經濟回報。要想獲得多次收入,通常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方式,以一個作家為例,他在寫書期間一分錢都賺不到,而是要等書出版后才會有報酬。這前后需要兩年的時間,作家才能獲得這個收入來源。但是,這種等待是值得的,此后,作家每半年就會收到一張相當優厚的版稅支票。例如:金庸先生雖已退休隱居,但是每年的版稅收入還是高達2000萬新臺幣。這就是持續性收入的威力——持續不斷地把錢送入你的口袋。

第二種方式就是銀行存款。存款達到一定數額,你不用上班靠利息也能生活。利息屬于典型的多次收入,但是銀行的利率太低。你想每個月拿到2000元,差不多要有150萬元的存款,還要交20%的利息稅。

第三種方式是投資理財。就是通過購買股票、基金、房地產等項目使你的財富升值。但這首先需要你有一筆很大的資金,而且還需要非常專業的機構幫你運作,才能確保你的投入產生穩定的經濟回報。這種方式在國內還不夠成熟,風險比較大。

第四種就是特許經營。像麥當勞、肯德基的老板即使什么都不做,每個月也能夠獲得全球所有加盟店營業額的4%作為權益金——因為你加盟了他們,就得向他們繳管理費用。

其實,富人真正的財富,不在于他擁有多少金錢,而是他擁有時間和自由。因為他的收入來源都是屬于持續性收入,所以他有時間瀟灑地花錢。

因此,財務自由不是在于擁有多少錢,而是擁有花不完的錢,至少擁有比自己的生活所需要更多的錢。在富人看來,金錢數量的多少并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怎樣看待金錢,怎樣根據自己的收入制定合理的開支計劃。在獲得財務自由的同時,我們還應關注精神的升華,獲得心靈的寧靜平和。

做金錢的“總司令”

一旦人們為支付生活的賬單而整天疲于奔命,就和那些蹬著小鐵輪子不停轉圈的小老鼠一樣了。老鼠的小毛腿蹬得飛快,小鐵輪也轉得飛快,可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他們發現自己依然困在老鼠籠里。

一般的人們,如中產階級和窮人,他們都在為錢而工作,他們害怕沒有錢,不愿面對沒錢的恐懼,對此他們做出了反應,但不是用他們的頭腦。他們的感情代替了他們的思想,正是如此,他們不去分辨真相,不去思考,只是對感受做出反應。他們感到恐懼,于是去工作,希望錢能消除恐懼,但錢不可能消除恐懼。于是,恐懼追逐著他們,他們只好又去工作,希望錢能消除恐懼,但還是無法擺脫恐懼??謶质顾麄兟淙牍ぷ鞯南葳?。掙錢——工作——掙錢,希望有一天能消除恐懼。但每天他們起床時,就會發現恐懼又同他們一起醒來了??謶质钩汕先f的人徹夜難眠,憂心忡忡。

我們要冷靜地面對金錢,控制你的金錢,在你的人生各個階段制定好你的用錢計劃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另外就是進行投資,用錢來賺錢,等你的財富資產積累到一定程度后,你的資產將會為你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你便會最終實現財務上的自由,此時,你可以得意地說:“我是金錢的‘總司令’。”既然是金錢的主人,那就理所當然地讓金錢為你工作,你也可以用金錢舉辦慈善事業、公益事業、教育事業等等一切有益于大眾、有益于社會的事。

財商高的人與窮人的教育觀念不一樣

為了讓改變人生的教育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影響到智力、情感、行為和精神4個方面。傳統教育主要關注智力教育,傳授閱讀、寫作、算術等技巧,它們當然都非常重要,但讓許多的人非常懷疑智力教育能否真正影響人們的情感、行為和精神等方面。

傳統教育的弊端,就是它放大了人們的畏懼情緒。具體說來,就是對出錯的畏懼,這直接導致了人們對失敗的畏懼。傳統學校的老師不是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而是利用他們對失敗的畏懼,對他們說出諸如此類的話:“如果你在學校沒有取得好成績,將來就不會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备F人也像傳統學校的老師那樣不斷地叮囑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學習,考上大學拿個文憑,畢業才能找到好工作。

另外,人們當年在校期間,常常由于出錯而受到懲罰,因而從情感上變得害怕出錯。問題是,在現實世界中,出類拔萃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犯了很多錯誤,并且從中吸取到很多教訓的人。

窮人總是與學校里的老師站在同一立場上,認為犯錯是人生的敗筆。與之相反,財商高的人則認為:“犯錯是我們進步的必由之路,正是因為我們反反復復地摔倒,反反復復地爬起來,我們才學會了騎自行車。當然,犯錯而沒有從中吸取教訓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p>

這么多人犯錯后撒謊,就是因為他們從情感上害怕承認自己犯錯,結果他們白白浪費了一個很好的使自己提高的機會。犯錯之后,勇于承認它,而不是推托到別人身上,不去證明自己有理或者尋找各種借口,這才是我們進步的正確途徑。犯錯之后,不愿意承認或者推托到別人身上,實在是一種莫大的罪過。

在傳統商業領域,諱疾忌醫、不愿意承認錯誤的態度非常盛行。如果你犯錯,常常就會被解雇,或者受到懲罰。剛剛開始在公司學習銷售的時候,業績不佳的銷售員也常常會被公司解雇。也就是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畏懼失敗的世界里,而不是一個積極學習、接受教訓的世界中。因此,無數供職于各類公司的職員依然是一只“蛹”,永遠等不到化蛹成蝶的那一天。是的,一個人如果終日生活在被畏懼、失敗緊緊包裹的“繭”里面,怎么可能去翩然飛翔?

在直銷領域,領導者關注的是與那些業績欠佳的人一起合作,鼓勵他們進步,而不是輕率地解雇他們。事實上,如果因為摔倒而受到懲罰,你可能就永遠學不會騎自行車。

財商高的人在財務上比很多人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比別人聰明,而是因為他們比別人經歷了更多的失敗。也就是說,他們之所以能夠領先,是因為曾經犯過更多錯誤。打消了自己對于犯錯的畏難情緒,才有可能開始飛翔。

直銷領域成功的領導者往往都具有激發他人斗志的能力,能夠觸動跟隨者內心中的偉大之處,激發他們奮勇向前,超越人性弱點,超越自身的懷疑和恐懼。這就是改變人生的教育的巨大力量。

“教育”一詞的本意是“教導、引導”,傳統教育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它們往往建立在畏懼的基礎上,畏懼失敗,而不是積極應對挑戰,從自身錯誤中吸取教訓。在我們看來,現行的傳統教育只能“引導”出我們內心中產階層的一面,讓人們感到不大安全,需要找一份工作,擁有一份穩定的薪水,整日生活在對犯錯的恐懼之中,總是擔心如果自己與眾不同就會招來周圍人的各種揣測。

改變人生的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的不同價值,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前者強調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不是單純懲罰犯錯的人,二是前者強調人類精神,而這種精神力量足以幫助人們克服智力、情感和行為能力的任何缺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西乡县| 晋宁县| 毕节市| 鱼台县| 汾阳市| 平武县| 怀安县| 霍邱县| 应城市| 山东| 海安县| 湖南省| 印江| 江永县| 西乌| 晋中市| 长海县| 诏安县| 开封市| 怀远县| 高淳县| 新沂市| 长岭县| 星子县| 平南县| 潍坊市| 新民市| 钟山县| 寿宁县| 靖江市| 星座| 贡觉县| 谷城县| 乌拉特前旗| 靖安县| 杭锦后旗| 收藏| 德州市| 绥化市|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