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堅持,終究成就美好
- 微陽
- 2150字
- 2020-09-27 14:51:52
謝謝你曾看輕我
有一個小男孩,出身于一個貧寒的單親家庭,在他7歲時,他遭受到了一次極大的羞辱。
有一次老師讓同學們為“社區基金”捐錢。幾天后,小男孩手里攥著自己撿垃圾掙的3美元,激動地等待著老師叫他的名字,然后他便可以自豪地走上講臺捐出自己掙的血汗錢。但老師沒念他的名字,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問老師為什么不叫他的名字。
老師厲聲說:“我們這次募捐正是為了幫助你和像你這樣的窮人,這位同學,如果你爸爸出得起你5美元的課外活動費,你們就不用領救濟了。何況,你沒有爸爸……”
小男孩眼含淚水沖出了學校。羞辱讓他變得堅強。從此,他拼命學習和做工。這個小男孩就是美國著名的。電臺節目主持人狄克·格里戈。
可見,貧窮和羞辱可以摧毀人的自信,但也可以催促人奮進,就看你選擇向下還是向上了。
我們應該欽佩那些勇敢者,當他們面對羞辱時,當他們用人性的執著與追求超越過那些僅停留于羞辱表面的傷害與脆弱時,我們會看到他們正向另一種能夠打動人心的高貴和境界進發。所以,當你遭遇羞辱的時候,任何的反擊都是疲軟無力的。你只有通過加倍的努力獲得成功,才是對羞辱最有效的反擊。當你有一天功成名就,你就會明白,原來羞辱是人生中的一門必修課。
戰國時期政治家蘇秦自幼家境貧寒,溫飽難繼,讀書自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為了維持生計和讀書,他不得不時常幫別人打短工,后來又離鄉背井到了齊國拜師求學,跟鬼谷子學縱橫之術。
蘇秦自以為學業有成,便迫不及待告師別友,游歷天下,以謀取功名利祿。數年后不僅一無所獲,自己的盤纏也用完了。沒辦法再撐下去,于是他穿著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時,蘇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爛,骯臟不堪,滿臉塵土,與乞丐沒有什么差別。落魄景象,溢于言表,令人同情。
妻子見他這個樣子,搖頭嘆息,繼續織布;嫂子見他這副樣子扭頭就走,不愿做飯;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還暗自譏笑他說:“按我們周人的傳統,應該是安分于自己的產業,努力從事工商,以賺取十分之二的利潤;現在卻好,放棄這種最根本的事業,去賣弄口舌,落得如此下場,真是活該!”
此情此景,令蘇秦無地自容,慚愧而傷心。他關起房門,不愿意見人,對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認小叔子,父母不認兒子,都是因為我不爭氣,學業未成而急于求成??!”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書籍,發憤再讀書,他想道:“一個讀書人,既然已經決心埋首讀書,卻不能憑這些學問來取得尊貴的地位,那么,書讀得再多,那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從這些書中撿出一本《陰符經》,用心鉆研。他每天研讀至深夜,有時候不知不覺伏在書案上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卻懊悔不已,痛罵自己沒有用,但又沒有什么辦法不讓自己睡著。
有一天,蘇秦讀著讀著實在倦困難當,不由自主便撲倒在書案上,但他猛然驚醒——手臂被什么東西刺了一下。一看是書案上放著一把錐子,他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辦法:錐刺股(大腿),以后每當要打瞌睡時,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讓自己猛然“痛醒”,繼續苦讀。
家人見狀,心有不忍,勸他不要這么賣命讀書。
蘇秦回答說:“不這樣,就會忘記過去的恥辱;唯有如此,才能催我苦讀??!”
經過一年苦讀,蘇秦很有心得,寫出《揣》《摩》二篇。這時,他充滿自信地說:“用這套理化和方法,可以說服許多國君了!”
于是蘇秦開始用所得的學識和“錐刺股”的精神意志游說六國,終獲器重,掛六國相印,聲名顯赫,開創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
沒有人能一生不遭遇到羞辱,但是比這更重要的是你的態度。有些人被羞辱后,自暴自棄;而有些人則因羞辱而奮發,成就一番功名,這才是人生的強者。
20世紀80年代,年逾古稀的曹禺已是海內外聲名鼎盛的戲劇作家。有一次美國同行阿瑟·米勒應約來京執導新劇本,作為老朋友的曹禺特地邀請他到家做客。吃午飯時,曹禺突然從書架上拿來一本裝幀精美的冊子,上面裱著畫家黃永玉寫給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給阿瑟·米勒和在場的朋友們聽。這是一封措辭嚴厲且不講情面的信,信中這樣寫道:“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的心不在戲劇里,你失去偉大的通靈寶玉,你為勢位所誤!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也不夠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
阿瑟·米勒后來詳細描述了自己當時的迷茫:“這信對曹禺的批評,用字不多卻相當激烈,還夾雜著明顯羞辱的味道。然而曹禺念著信的時候神情激動。我真不明白曹禺恭恭敬敬地把這封信裱在專冊里,現在又把它用感激的語氣念給我聽時,他是怎么想的。”
阿瑟·米勒的茫然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把別人羞辱自己的信件裱在裝幀講究的冊子里,且滿懷感激念給他人聽,這樣的行為太過罕見,無法使人理解。但阿瑟·米勒不知道的是,這正是曹禺的清醒和真誠。在這種“傻氣”的舉動中,透露的實質是曹禺已經把這種羞辱演繹成了對藝術缺陷的真切悔悟。此時的羞辱信對他而言已經是一筆鞭策自己的珍貴饋贈,所以他要當眾感謝這一次羞辱。
心胸狹窄者把羞辱變成心理包袱,而豁達樂觀者則會把它看作是“激勵”的別名。
所以,你應該感謝人生道路上的羞辱:是它刺激你用執著戰勝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失敗感。感謝羞辱,你的斗志和毅力才能得以升華;感謝羞辱,你才能從羞辱中提煉出自身的短處與缺陷;感謝羞辱,你才能用羞辱激勵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