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歷史上的那些女人
- 張卉妍
- 4938字
- 2020-09-27 14:20:48
約瑟芬——令拿破侖神魂顛倒的傳奇女子
備受動蕩的社交新星
約瑟芬是現代比利時、瑞士、丹麥、希臘、挪威、盧森堡、列支頓士登、摩納哥諸王室的先祖,她的后裔還包括著名的時裝設計師埃貢·馮·菲斯騰貝格。約瑟芬的父親是法國拉帕熱利領主約瑟夫·加斯帕·德·塔契騎士,母親是羅絲·克萊爾·德·維爾熱·德·薩努瓦夫人。
約瑟芬的婚姻生活開始得既有些突然,又有些奇特。她的姐姐凱瑟琳·戴茜蕾曾與博阿爾內子爵亞歷山大訂下婚約,但不幸的是,凱瑟琳于1777年染病去世。按照當時的習俗與傳統的契約精神,姐姐去世,未婚的妹妹就要代替姐姐去履行婚約。于是,在1779年的12月,約瑟芬作為填房嫁于姐姐的丈夫,并為他生下兩個孩子:歐仁和奧爾唐納。
約瑟芬對新婚生活既覺新鮮又感幸福,因為這與她在種植園里的那種單調乏味的貧困生活完全不同,她開始陶醉于這種甜蜜的生活。不過,這樣的幸福生活并沒能持續多久,約瑟芬很快便陷入無休無止的痛苦與失望之中,曾讓她沉醉且充滿幻想的歡愉也消失得不見一絲影蹤。
約瑟芬自幼在種植園長大,在巴黎上層社會的貴婦人眼中,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鄉巴佬”。她就像是一個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弱者,每天都生活在嘲笑與鄙夷的眼光下,根本就無法融入自己丈夫的生活中。更糟糕的是,她的丈夫不僅不對她施以援手,反而以約瑟芬涵養不好為借口,整日留她獨自在家讀書,自己卻投入情人的懷抱中風流快活。
為此,約瑟芬經常傷心流淚,但是她的淚水絲毫沒有打動丈夫,相反,丈夫對這個整日哭哭啼啼的妻子感到不勝其煩,兩人最終以離婚收場。約瑟芬得到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贍養費,同時得到了兩個孩子的臨時監護權。懷著悲痛的心情,她走進當時專門為身處困境的上流社會婦女所辦的庇護所。約瑟芬是個極其聰慧的女人,她在極短的時間里便掌握了前夫希望她掌握的所有事情,包括貴族社會和上流生活所要求的各種習俗、舉止、風度和禮儀。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掙扎與痛苦過后,約瑟芬的精神狀態逐漸好轉,她搬進了一套面積很大的住宅里——這是前夫家里作為補償留給她的一處資產。她天性樂觀,絕不是那種坐在家里多愁善感,顧影自憐,一輩子都活在記憶里的女人。她很快就擺脫了婚姻失敗的陰影,并重新振作起來。她充分利用法庭判給她的贍養費,愜意地享受著離婚后的自在生活。約瑟芬性格開朗隨和,很快就結交了許多新朋友。
1794年正處于法國大革命后新興政權的恐怖統治時期。雅各賓派拘禁了約瑟芬的前夫亞歷山大,不久即以叛國罪將他處死。約瑟芬在這件事中展現出一種博大的胸襟和勇敢的氣概,她并沒有對自己的前夫落井下石,反而為他四處奔走,竭盡全力地想要挽救他的生命。但結果未如人愿,約瑟芬也因此被牽連,遭到拘禁,后來在熱月黨人讓·蘭貝爾·塔里昂的干涉下才被釋放出來。
1795年,熱月黨人頒布了新憲法,約瑟芬前夫的遺產被歸還。
與前夫離婚后,約瑟芬終于重獲自由,那時,她常常出入巴黎上流社會的沙龍,在社交界已經頗有名氣。1795年,拿破侖平息了保王黨叛亂,成為國內軍總司令。在一次社交舞會上,他偶然結識了約瑟芬,并對她一見鐘情。但是,面對這個比自己小6歲的矮個子,約瑟芬最初并沒有動心,但拿破侖堅持不懈的追求終于打動了約瑟芬的芳心。拿破侖在1796年如愿以償地抱得美人歸。
1804年11月6日,拿破侖稱帝。他親自在巴黎圣母院為約瑟芬加冕,就這樣,約瑟芬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后。
被迫分離的愛情
約瑟芬純潔善良,嬌柔美麗,拿破侖非常喜歡她。他曾在一封寫給約瑟芬的回信中這樣說:
愛上拿破侖以后,約瑟芬確實為丈夫的事業一心一意地出力。通過個人的努力,她為拿破侖爭取到許多中立甚至對立的人物。執政王時期,約瑟芬被稱為“拿破侖純真無邪的天使”,在這段時間里,她是一個賢惠的妻子。
約瑟芬與拿破侖的結合令后人稱羨不已,但最大的遺憾是約瑟芬沒能為拿破侖生下一兒半女。約瑟芬在與前夫生下歐仁·德·博阿爾內(意大利副國王)和奧爾唐納(荷蘭王后)之后,再沒能生下子嗣,這也是她不得不與拿破侖離婚的主要原因。因為拿破侖一心想要稱霸歐洲,他野心勃勃,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能繼承他所創下的基業。1804年,當他操縱參議院將自己尊為皇帝后,這一想法就更加強烈了。
實際上,拿破侖很愛約瑟芬,他并不想拋棄這位與自己一路走來的皇后,但當時法國的國內外反動勢力異常強大,拿破侖在經歷了數次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件后,越發意識到皇儲的重要性。盡管拿破侖的情婦們為他生了許多孩子,但他需要的是一個合法繼承人。
1809年,剛剛過完40歲生日的拿破侖,終于向約瑟芬提出了離婚。那天,當約瑟芬同拿破侖一起像往常一樣共進午餐的時候,拿破侖忽然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并屏退了近旁的侍從。他走近約瑟芬,拿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上,遲疑片刻后說:“約瑟芬,我親愛的約瑟芬!你應該知道我有多么愛你,我在世間所得到的僅有的幸福時刻都是你一人賜給我的。但是,約瑟芬,我的命運高過了我的意志,我最珍貴的愛情也必須要讓位給法國的利益。”
于是,1809年,在皇儲問題的困擾和母親、姐妹的壓力下,拿破侖最終與約瑟芬離婚。1810年,拿破侖與奧地利的瑪麗·路易絲成婚,并于第二年3月生下了他們的兒子。
拿破侖雖然與約瑟芬離了婚,但他沒有辦法欺騙自己,他依然深愛著約瑟芬。為了彌補對約瑟芬的傷害,拿破侖特意將愛麗舍宮賜給了她,還把馬爾梅松留給她做長期的寄居之所,并經常去那里看望她。他甚至允許約瑟芬一直保有皇后的頭銜,即使他已經另娶了瑪麗·路易絲作為自己的妻子。盡管約瑟芬知道拿破侖還愛著自己,但她的精神卻始終處在一種郁郁寡歡的狀態之中。
后世關于拿破侖與約瑟芬被迫離婚的事實,所持的態度也大多是欷歔感嘆,頗覺遺憾。在寂寞的玫瑰園中,孤獨的皇后度過了自己最后的4年,當拿破侖被趕下皇位的時候,她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有些人曾在傳記中這樣寫道:“拿破侖萬分悲傷,認為約瑟芬是因為他才抑郁而終。殊不知是因為約瑟芬裸著肩膀會見俄國沙皇,受涼感冒才不治亡故。”這樣寫的人,不僅缺乏情趣,還有些心理陰暗,他們不懂愛情,自然也就無法真正理解筆下人物的所作所為。
拿破侖在流亡途中得知了約瑟芬去世的消息,他大為震驚,整整兩天沒有踏出房門。他為約瑟芬寫下許多極富深情的話語,仿佛她尚在世間,并未死去:“每一天我皆是在對你的思念中度過,每一個夜晚我都擁你在懷里……沒有任何一個女人獲得過我如此的深愛,獲得我的癡情、狂熱和溫順……除非死亡才能將我們分開。”在真正的愛情里,懂得個中真諦的人,只有他們自己。
1814年4月13日,拿破侖退位。
1814年5月29日,在復辟的國王要召見約瑟芬的前幾天,她突然去世。拿破侖曾到她墳前痛哭不已。
1815年,滑鐵盧戰役結束,拿破侖復位失敗,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島。
1821年5月5日,年僅51歲的拿破侖死在圣赫勒拿島。臨終時,拿破侖還在喊著:“約瑟芬!”
在那本信口胡謅的傳記中還寫道,皇后(約瑟芬)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女人,在皇帝(拿破侖)倒臺之后,她以受害者的身份接受了波旁王朝的召見,并且很快就征服了她的敵人,其中還包括俄國沙皇。
其實仔細想一想,波旁王朝的召見顯然是對拿破侖的羞辱,這已經觸及了約瑟芬的底線。傳記中卻將她描寫成一個毫無節操的形象,說她在復辟王朝的召喚下,達到了其社交的另一高峰。難道那個軟弱的傀儡政權值得高貴的皇后,為它卑躬屈膝地表達崇敬之情?簡直可笑至極!
雖然從眾多史料來看,約瑟芬的性格溫婉隨和,她也許不會拒絕俄國沙皇及其擁戴者的好奇探訪,但在整個過程中,她始終沒有放下自己的尊嚴與高貴。拿破侖失敗之時,約瑟芬究竟是選擇忠貞還是背叛呢?許多人都對此充滿期待,而她卻以實際行動回擊了那些等著看笑話的看客——死亡就是最好的答案!
開創護膚定制先河
在拿破侖時代,約瑟芬以其近乎完美的高貴氣質聞名于當時的整個歐洲皇室,成為萬千貴婦、少女爭相學習的典范。對于護膚美容,她有著自己獨特的追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全球女性對美麗與時尚的認知。
每天,約瑟芬都使用香粉、胭脂和皮膚漂白劑等護膚品和化妝品來保持自己精致的妝容。她專門定制了發型師、護膚專家、甲剪師,對美容護膚從不掉以輕心。
相信大家早已對約瑟芬與VII品牌之間的那段“不老傳說”耳熟能詳,正是她成就了VII。故事要從一位杰出的醫師說起。早在18世紀末,著名的皮膚科醫生伯恩·維克特就研制出一種神秘配方,可以使皮膚瞬間新生,宛若嬰兒般滑嫩細致。拿破侖那時正率領自己的法蘭西帝國大軍橫掃整個歐洲大陸,維克特醫生的秘方被奧地利國王作為貢品獻給約瑟芬皇后。
當時,已經年近半百的約瑟芬在使用之后,驚喜地發現鏡中的自己容顏煥發,宛似回到了二八年華。她對此大加贊賞,并將伯恩·維克特請來做自己的御用美容醫師。為了研制護膚佳品,她還為維克特設立了專門的實驗室。可以說,這種專為皇后設計的個性化護膚服務是世界上最早誕生的定制服務。
1943年,這個曾經服務于皇后的品牌被維克特家族引至美國。他們建立了紐約第一家私人會所,并憑借口耳相傳的良好聲譽,明星、政界人士和商界名流迅速熟知并接受該品牌。享受曾服務于約瑟芬的極致護膚體驗,是許多上流社會女性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
除了美容護膚,約瑟芬對服飾搭配也非常講究。她的品位很高,那些獨特的見解引領著法國的時裝潮流。她的最愛是高腰微褶的襯衣加繡花披巾。
當時,法國有一位著名的裁縫——勒羅伊,他專門為約瑟芬設計服飾,是那個年代的時尚風向標。在一個周末的晚宴上,約瑟芬身穿勒羅伊設計的一件綴滿玫瑰花瓣的禮服出現,從那以后,凡爾賽宮廷服便開始在法國上流社會廣泛流行。
今天的盧浮宮內,有一件非常有名的館藏珍品——《拿破侖加冕圖》。從19世紀初至今,畫中人物的服飾裝扮一直被世人所津津樂道。拿破侖當時身穿紅色絲絨緊身上衣、綢緞短披風、絲襪、皺領,扎著腰帶。而約瑟芬則是穿著用銀線做的緊身衣,飾有幾十顆黃金做的蜜蜂,那是她自己設計的服裝,帶有濃厚的新古典主義氣息。
在約瑟芬時代,白色重新成為舞會禮服的流行主色,在她的帶動下,毛飾品也逐漸變得時髦起來。每當約瑟芬出現,她所穿的服飾都會成為一種風尚,受到千萬女性的追捧和模仿,這在無形中也推動了法國紡織業的發展。
見證拿破侖與約瑟芬愛情的另一個品牌是尚美,該品牌的創始人尼托的靈感就來源于約瑟芬。尼托曾經是拿破侖的御用珠寶設計師,雖然這個品牌不如卡地亞等珠寶品牌那樣為人熟知,但它獨特浪漫的宮廷氣質卻受到很多皇室和名流的青睞和迷戀。
根據約瑟芬個人的獨特氣質,尼托為她設計出別具匠心的結婚冠冕及婚禮首飾,目前為止,這一宮廷級品牌已走過200余年的悠久歷程。1920年,該品牌發布了自己的廣告圖文:“像約瑟芬皇后那樣。”許多人對此趨之若鶩,于是,將皇冠和發箍覆蓋在額頭上,隨即成為一種新的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