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對方引到自己的思路上
很多時候,無論是演講、宣傳,還是競選、談判,我們總希望別人能跟著自己的思想走。可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維,想要改變他人的想法,讓對方按照你的思路來思考問題,是很不容易的。
不過,要解決這個難題,靠強制性命令來實現是不太可能的,需要一些有效的心理技巧來一步步地影響他們。下面提供了幾種方法值得我們參考:
1.目的架構
目的架構式談話就是在一開始就與對方明確這次談話雙方共同的目的,這會很快地將對方的思路引向真正有價值、有利于解決問題的地方。例如,兩輛車發生追尾事故,車子都有了破損,兩輛車的司機都很氣憤,往往一下車就吵架。如果其中一位能使用目的架構,問對方:“這位先生,你覺得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呢,還是要吵架呢?”這個問題指出了兩名司機重要的不是要吵架,而是要解決問題,然后繼續各自的行程,那么,雙方的爭吵可能會立即終止,因為目的架構將對方的思路完全從爭吵的狀態引到了解決問題上面來。
2.提示引導
提示引導是一種語言模式,用來影響對方的潛意識,使對方不知不覺地轉移思路。心理學家發現這種語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先用語言描述對方的身心狀態,然后用語言引導對方的思考或是想象。例如,你可以說“當你開始聽我介紹這個房子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住在這個房間里會很舒服”,“當你考慮買這輛車的時候,你就會想到帶著你的太太和孩子開這輛車兜風是多么開心的事情”,等等。這些都是提示引導的語言模式,其中“當……你就會……”是標準的句式,“當”后面是描述對方的身心狀態,“你就會”后面是你引導對方進入的狀態或思路。
3.6+1 法則
在溝通心理學上有一個重要的“6+1”法則:一個人在被連續問到6個做肯定回答的問題之后,那么第7個問題他也會習慣性地做肯定回答;如果前面6個問題都做否定回答,第7個問題也會習慣性地做否定回答,這是人腦的思維習慣。利用這個法則,你如果需要引導對方的思路,希望對方順從你的想法,你可以預先設計好6個非常簡單、容易讓對方點頭說“是”的問題,先問這6個問題作為鋪墊,最后問一個最重要和關鍵的問題,這樣對方往往會自然地點頭說“是”。
知道了這些技巧,你不妨在今后的實際生活中應用一下這些巧妙的方法,讓對方順從你的思路,從而達到你的目的。在社交場合,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逐漸影響他人,大家便會不知不覺地跟著你的思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