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遺傳與機遇
遺傳因素并不能阻礙你成就偉業。不論你的祖先是誰,不論他們做過什么事情,不論他們多么沒有文化,多么地位卑下,進取之路永遠為你敞開。只能繼承固定思想水平的情況并不存在,無論你從父母那里繼承到的思想資本多么微不足道,它都會與日俱增;沒有人生來就不具備發展的力量。遺傳會產生一定影響,我們生來便具有某種潛意識思想傾向,比如,憂郁傾向、懦弱傾向、壞脾氣傾向;然而,所有這些潛意識傾向都能夠被克服。當人們真正覺醒時便可以輕易克服這些傾向。這些傾向無法抑制你繼續進取;如果你繼承了不良的思想傾向,那么你可以輕易剔除它們,并以好的思想傾向取而代之。遺傳思想的特征是父母留存在你的潛意識思想之中的習慣性思想。通過形成相反的習慣性思想便可取代遺傳思想。你可以用愉悅的思想取代沮喪的傾向;同樣你也能夠克服懦弱傾向與壞脾氣傾向。遺傳對顱腔的構造也會產生影響。就顱相學而言,不同能力對應著大腦的不同區域,某種能力的強弱取決于該區域被激活的腦細胞數量,腦域大的人很可能比腦域小的人具有更強的能力,這一說法雖不像它的擁護者所聲稱的那樣,但也有一定道理。因此,顱骨呈某種特定結構的人才會具備音樂家、演說家、機械師等等的才能。于是,有人認為一個人的顱腔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此人的生活地位,然而,這種說法也不是絕對的。人們已經發現:腦域小但卻具有大量優質活細胞的腦與腦域大但活細胞劣質的腦具有同樣強的能力;人們還發現:只要具有培養特殊才能的意志與決心,進而將力量之源應用于腦部任意區域時,腦細胞的數量將會無限增加。你具備的任何能力、力量或才能,無論它們是多么微小、多么初級,都可以得到提升;你可以無限增加某一特定區域的腦細胞數量,直到其變得如你所愿般強大為止。誠然,運用已經發育成熟的能力要簡單很多,無需付出多大努力,便可自然而然地做好某事。然而,如果你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那么你可以培養出任何才能。你可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可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只要你確定了理想并按照本文的指引行事,那么你體內的一切力量都會轉換為你所需的才能,幫助你實現理想;融入到腦部相應區域的血液與神經力量越多,腦細胞數量的增加速度就越快。正確運用人類思想可以使腦部具備遵照思想行事的能力。并非是腦造就了人,而是人造就了腦。你的生活地位并非由遺傳因素決定。你也不會因為境遇不好或缺乏機會而淪落至較低水平。人體內的力量之源足以滿足人類內心的一切需求。如果人們的個人態度正確,且決心進取,那么環境因素并不能阻擋其前進。
構建人類且旨在讓人類不斷進取的力量還控制著社會、產業及政府發展狀況,這種力量絕不會自我分裂。你體內蘊藏的力量也同樣存在于你周圍的事物之中,當你開始進取時,周圍的事物會自行調整,為你提供方便,這點將在之后的章節中進行討論。人類生來就是為了進取,而一切外部事物都是為了幫助人類進取而產生的。如果人們能夠遵行特定的法則,那么他們很快就會覺醒,很快就會步入進取的道路,同時他們也會發現不僅有造物主幫助自己,自然、社會、同事也在幫助自己,一切事物共同協作只為幫助自己進取。貧困并不是成為偉人的障礙,因為貧困是可以擺脫的。自然主義者林奈當時只有40美元的教育經費,他自己修補鞋子,經常從朋友那里討飯吃。休·米勒跟著石匠做學徒,在采石場中開始了地質學研究。喬治·斯蒂芬森——機車蒸汽機發明者,最偉大的土木工程師之一,他在礦井里做礦工時突然覺醒并開始了思考。詹姆士·瓦特曾是一位體弱多病,虛弱到無法上學的小孩。亞伯拉罕·林肯曾經也是個窮孩子。在這些實例中,我們看到造物主作為人體內的力量之源幫助人們沖破了阻礙與逆境。你的體內同樣也存在著力量之源,如果你能夠按照特定的方式使用力量之源,那么你將克服一切遺傳因素,掌控周圍環境,成為偉大而卓越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