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3.教育的目標:
深度理解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
而是為了更好地應對人生

有人會問:中國教育系統是不是很糟糕?你會讓孩子從小出國讀書嗎?

首先,我并不認為中國的教育系統是糟糕的或者失敗的。

從內容設置上講,中小學的系統性學科設置還是很嚴謹,打下的基礎也扎實,讓學生有比較好的基礎進入高等教育。重視語數外也是合情合理的,北大哲學系的一位教授在課上說:“閱讀能力和邏輯能力就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高考看重語文數學完全沒毛病。”

從形式上講,高考制度也算是公平合理,能讓有能力的學生憑能力脫穎而出。

其次,我也觀察到中國的教育體系一直在革新。減輕學生負擔、調整選課制度、擴大自主招生,教育部門也一直在出臺新政策。

但是,我心里也非常清楚,中國教育系統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并不是一眼就能識別出來,它更難量化,在我看來,它的影響可能更大一點,甚至影響到學生和整個國家未來的發展。而且這個問題也是令我自己深有觸動,成為我想要投身教育領域的重要理由。

那么我心中的中國教育系統最需要優化的,究竟是哪一點呢?

一個視角:來自以色列的對比分析

一年前,我和一位來自以色列的年輕創業家聊教育,他談到的很多事情,給了我很多啟發。

首先他講到猶太民族的家庭教育。他說猶太民族重視閱讀經典、提問和辯論,小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習相互辯論,師長會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問“誰同意這個觀點,誰反對這個觀點”,持同意觀點的孩子要說出同意的觀點,持反對觀點的孩子要進行反駁,然后支持一方再對反駁的內容一一給出回復。這樣的辯論能很好地鍛煉孩子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接下來他講了他對中國和以色列教育系統的觀察。他說,以色列的教育非常自由,只上半天課,剩下半天就自由活動,而且非常支持孩子的興趣,壓力也不大。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合天生的優勢兒童,因為這些孩子的學習是自我驅動,他們總是自己去尋找想學的新東西,充滿新的想法,需要屬于自己的空間去實現這些想法。

因此以色列經常能出各個領域中的杰出人物。以他個人為例,他9歲起開始自學編程,父母一點都不懂,他完全是自己從網上尋找資料學習的,后來二十幾歲就成功創業了。

但是,他說以色列的這種教育方式,大多靠個人推動,很多資質不高的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平庸,因此平均來看,教育成果并不高。這一點和中國教育系統不同:中國的教育系統很少給出眾的孩子額外的自由度,但是能保證絕大多數學生達到一定標準。

因此,在他看來,中國教育的集體性應該和以色列教育的個體性互補。

他的這番話給我很多觸動,其中也有不少共鳴的地方。中國的教育系統均值比較高,最終學生的差異不大。以色列的教育,學生差異比較大,靠學生自身的天賦和興趣,對于有自我推動力的學生來說,學習沒有上限。

一個對比:來自美國的小學教育

最近和一位在美訪問學者交流,她的女兒12歲,在美國小學讀了一年多,目前在上六年級。她對比中國和美國的小學教育,發出感慨:美國的小學學了這么多真正有用的東西啊。

她指的是什么呢?我詳細詢問了一下。原來她女兒上的小學有四大主科,分別是:數學、語文(即英文)、科學和社會科學。

其中科學按照主題探究世界,她女兒學習“水”已經快一年了,從生活用水,到整個世界的水循環,還有與食物、工程有關的各種水,她女兒小學就已經知道了不少化學概念。

社會科學學什么呢?他們用一年的時間“繞世界一圈”。學習世界各大洲及各國文明,前段時間了解了中國古代的各個王朝和皇帝,還有風俗和科技,現在要開始學習非洲了,從氣候、地理到各國文化。他們還要寫自己對不同文化的觀點。

為什么她認為這些知識是真正有用的呢?因為她覺得這些知識和周圍的真實世界相關,而且教會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

這讓我想起我在英國讀書的那一年。

我9歲時跟隨父母到英國待了一年,在當地讀書。我讀的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學,但就是這個公立小學,讓我在大半年的時間里,學習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人體百科和鳥類百科。在每一個主題下,我們會閱讀、繪畫、做習題、做設計、寫文章。學期末沒有考試,而是每人都會做一大厚本“成果”,包含自己在每一個主題下做出的所有內容。

所有這些學習,了解水的知識、鳥類知識、希臘知識,對于參加競賽沒什么太大的幫助,那么他們為什么花這么多時間學呢?這些知識到底是有用還是沒用呢?

有很多知識對于實際生活用處極大。

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有的距離實際生活很遠,以至于學生常有“為什么學”的困惑。化學課上學了很多化學公式,學了配比化學方程,但是這與生活有什么關系?不知道。于是不知道為什么要學。

然而另一種學法是反過來,先理解真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有什么現象、規律和問題,然后思考解決方法的時候,遇到了化學公式。這個時候的化學公式是直接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的。

小學學科學有什么用?可以從小建立未來科學家、工程師、創業企業家的思維方式,從小學會從周圍的世界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從小學習各國文化有什么用?不是為了升學,而是從小建立社會學者、政治家、媒體和文化人的思維方式,從小學會理解文明的起源,懂得與世界溝通。這些通過學習所建立的視野和思維方法,孩子可以直接帶入長大后的工作生活。

我們的教育,強在哪里,需要提高的在哪里?

前面說過的以色列的教育只是猶太人教育的縮影,猶太人至今出過18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為什么猶太人的教育能孕育如此多的大師?依有些人的想法,一切都是財富的結果:猶太人能掙錢,因此猶太人能得大獎。按照這樣的思維模式,所有杰出的成就都是金錢的堆積和幕后交易。但如果抱著這樣的偏見,而不去誠懇學習其他民族的思想精華,那么思想將永遠沒有提升。

除了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猶太民族的家庭教育。猶太人家庭教育有兩個特征,是孕育大師的源泉。

其一是極為重視經典閱讀,而閱讀是最重要的智慧來源。沒有任何一種形式能像文字這樣傳遞思想。

其二是重視提問和思考。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鼓勵他提問、質疑、探討、辯論。孩子需要思考和辯論經典中的問題,包括人類、猶太民族的故事,其中隱含大量關于世界起源、世界演化、世界規則的問題。經常探討這些大問題,讓孩子學會去思考對人類有重要意義的科學和哲學。

我們的教育強的是什么呢?是技能訓練。

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我們都強調把基礎打牢,不用管為什么學習這個知識,把它學好就行。無論是數學物理大量做題,還是語文英語的勤懇背誦,都是把所有精力放在技能提升上。學習的明確目標是提高成績,提高成績的目標是考學。

那我們的教育還可以提高的是什么呢?是要明確一個人接受教育,最終的目標是什么?學習想要達到的境界是什么?我們接受教育要解決的問題究竟是什么?

真正的杰出人物是怎樣誕生的呢?杰出的人物,國籍、民族、家庭背景都不相同,成長路徑也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同點:解決人類和世界的問題。

解決世界的問題,在我看來是教育唯一真正的目標。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不是因為通過學習才能獲得進大公司的能力,而是因為學習才能讓我們理解這個世界,解決這個世界的問題,成為更好的人類。

牛頓是如何成為牛頓的?他試圖用數學解釋整個世界運動的原因。達爾文是如何成為達爾文的?他在紛繁復雜的動植物中找到共通的特征。

埃隆·馬斯克是如何成為馬斯克的?他不斷想探索新的交通方式,解決人類陸地交通、太空交通問題。他們要解決的,是屬于全人類的大問題。

解決人類大問題,才能成為影響世界的杰出人物。人類有什么大問題?世界有什么大問題?很多人面對這兩個問題是回答不上來的。

偉大的人物,思考的是世界的本質、萬物的終極規律、人類文明的由來、歷史的原因、科學的方向、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人類的相處方式、世間苦難的救贖、更理想的社會變革。

偉大的企業,愿景是為人類開發新的能源方式、創造新的出行方式、建立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尋找更好的計算方式、解決人類的食物與安全問題。

在我看來,我們的教育,還需普及的就是這樣一種思維寬廣,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的思想。

技能訓練當然是重要的,若沒有過硬的技能,什么境界也達不到。但是只有技能訓練,沒有思想引導,最終只是盲目奔跑。

我把這種教育叫作一種“有腳無頭”的教育,腿腳肌肉鍛煉得格外強壯,就是沒有方向,一直在等著有個人給自己指點方向。可是究竟想去哪兒呢?說不上來。

與之相對的是另一種極端——“有頭無腳”的教育:一些人讓孩子退出學校,但是并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指導,講究不學習,不接觸知識,自己在世界中悟道,這種狀態下人確實可能想一些大問題,但是容易云山霧罩。

理想的教育一定是思想與行動兼具。思想是為人生尋找方向,行動是讓自己到達目的地。愛因斯坦的方向是他對光速飛行的思考,他的行動是他在學校學習數學知識,二者缺一不可。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像牛頓或馬斯克這樣的大人物,是另一個世界的天才,我家的孩子可沒這天賦,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就不錯了,想這些大問題有什么用,離我們太遠了,而且我們小時候也沒學過什么世界的本質、文明的起源、人類的規則,不是也過得挺好的。

父母的眼界是孩子的上限。若父母的眼光已然局限于此,又怎能指望孩子飛到高空?不要讓我們的眼界局限孩子的未來。

思維寬廣(Think Big)。谷歌內部成立一個X實驗室(X-lab),谷歌對其項目的要求之一是,必須能夠提出解決影響數百萬甚至數十億人的大問題的方法。不管做什么領域都可以,但前提條件是思考的必須是全人類問題,至少惠及百萬人以上。這種思想是偉大成就的前提。

這種思想不僅僅對一小部分資質超群的天才人物有效,事實上,它對于促進所有人的學業事業都有效。你只有有極強烈的問題思維,才能有學習動力;你只有有極廣闊的世界眼光,才能建立知識圖譜。也許最終解決不了人類的大問題,但一定能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

思考深入(Think Deep)。你所設想的世界,是你最終能到達世界的最遠邊界。雄心壯志最大的問題就是眼高手低,能力趕不上設想的目標。然而眼高手低也強于眼低手低,若看不到遠方,就不可能走到遠方。思想的廣度和深度是方向盤,手里做的練習是車速,永遠讓思想為速度導航,而不要讓速度茫然亂闖到極限。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

我們需要的是對現有扎實基礎教育的拓展。我們需要給現有的教育一片更廣大的天地,讓我們的孩子具備思考大問題的能力,以問題和思考引導未來的技能學習。

我希望通過教育,孩子能夠具備:

1)宏觀思想

讓孩子看得再遠一些,想得再大一點,以思想引領行動。希望他們不僅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更能從宏觀大局的角度選擇方向,讓優秀技能得到思想的指引。

2)國際視野

讓孩子理解世界、理解古今,具備思考人類問題的意識,未來做好準備走入國際舞臺,讓中國思考貢獻到整個人類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中真正的杰出者。

3)問題思維

讓孩子了解真實世界的圖景,理解當前社會和未來世界的科技、文明與困境,學會思考問題。通過未來反推現在,通過對真實職業的理解,制訂個人成長計劃。

4)跨界聯系

讓孩子能從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出發,多角度理解事物,具有多方位聯結、以小見大的洞察,能將生活具體事物與所學知識聯系在一起,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我希望孩子能夠從廣闊、真實的世界舞臺出發,帶著思考走入日常學習。視野會增加孩子的責任感和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理解學習的意義,理解學校的學習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應對人生;讓他們理解人類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主動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與使命,從而獲得學習和成長的內在動力。

我希望孩子能真正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星空是腳步的理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合肥市| 咸阳市| 玉田县| 崇礼县| 新竹县| 青神县| 桓台县| 阿拉善左旗| 敦化市| 遂川县| 邓州市| 蓝田县| 乌审旗| 新丰县| 隆德县| 洪洞县| 高安市| 新化县| 西昌市| 昌都县| 彩票| 桂阳县| 闻喜县| 岳阳市| 遂川县| 蒙城县| 习水县| 轮台县| 瓦房店市| 鱼台县| 水富县| 黎平县| 陕西省| 峨山| 黄浦区| 万全县| 宜宾市| 馆陶县| 大邑县|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