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造血干細胞移植(第2版)
- 黃曉軍
- 519字
- 2020-09-24 15:53:22
第二章 預處理的原則及方案改進
預處理是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技術體系中的重要環節,一般指患者在造血干細胞回輸前接受的全身放射治療(TBI)和(或)細胞毒藥物及免疫抑制劑的聯合治療。對于自體HSCT(auto-HSCT),目的是盡可能地清除基礎性疾?。粚τ诋惢騂SCT(allo-HSCT),其作用還包括提供造血龕和抑制患者免疫功能以確保移植物的植入。理想的預處理方案在具備上述功能同時,還需最大限度地降低毒副反應,以減少并發癥,保證移植成功率、生存率和生存質量。
設計預處理方案應充分考慮放療以及藥物藥效學及藥代動力學的特點,選擇作用機制有協同,而不良反應重疊率小的的預處理方式或藥物,能夠穿透組織屏障,覆蓋可能隱藏腫瘤細胞的特殊器官,此外也需注意藥物的活性半衰期以減少對回輸造血干細胞的細胞毒作用。
預處理方案的選擇受患者疾病類型、移植時疾病狀態、合并癥、臟器功能、體能狀況、移植方式等因素影響。如auto-HSCT預處理無須免疫抑制,而非血緣供體或單倍型移植的免疫抑制強度需強于同胞HLA相合移植;非去除T淋巴細胞的移植也需要較強的免疫抑制;再生障礙性貧血(AA)預處理主要側重于免疫抑制,而惡性血液病需兼顧抗腫瘤活性。由于患者個體差異性,因此沒有一種方案適用于同一疾病的所有患者,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