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扁平疣
李某,女,59歲。
初診:2017年4月6日。
主訴:顏面部斑疹10年。
現病史:患者近10年來顏面部出現斑疹,反復發作而不消退,并有少許增加,但未曾診治。近來斑疹增多明顯,局部皮膚無瘙癢、疼痛,伴夜間睡眠差,神疲乏力。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壓史5年,長期服用纈沙坦分散片,血壓尚穩定。否認有糖尿病史,否認其他疾病史,無重大臟器手術外傷史。
過敏史:否認有藥物或者食物過敏史。
刻下:患者顏面部斑疹,伴夜間睡眠差,神疲乏力,二便正常。
查體:顏面部見斑疹,散在分布,呈扁平狀,稍高出皮膚表面,大小不一,呈淡褐色。
舌脈:舌紅,苔薄黃,脈細數。
中醫診斷:扁瘊,風毒夾瘀證。
西醫診斷:扁平疣。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解毒。
內治
方藥:自擬方。
板藍根15g 炒薏苡仁15g 馬齒莧30g 紅花5g 丹參10g 炒白芍10g 炒白術10g 川芎5g 茯苓10g 赤芍10g 炙甘草3g
14劑,每日1劑,水煎分服。
二診:2017年4月27日。
患者自訴面部斑疹未見增多,較穩定,睡眠及精神均好轉。
查體:顏面部斑疹,散在分布,呈扁平狀,較前稍平于皮膚表面,淡褐色。
舌脈:舌紅,苔薄,脈細數。
中醫診斷:扁瘊,風毒夾瘀證。
西醫診斷:扁平疣。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解毒。
內治
方藥:自擬方。
板藍根15g 炒薏苡仁15g 大青葉15g 紅花5g 當歸6g 炒白芍10g 炒白術10g 茯苓10g 六神曲15g 炙甘草3g
14劑,每日1劑,水煎分服。
三診:2017年5月11日。
患者自訴面部斑疹減少,但未退盡。
查體:顏面部斑疹,散在分布,較前減少,呈扁平狀,平于皮膚表面,色較前明顯變淡。
舌脈:舌紅,苔薄,脈細數。
中醫診斷:扁瘊,風毒夾瘀證。
西醫診斷:扁平疣。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解毒。
內治
方藥:自擬方。
板藍根15g 炒薏苡仁15g 馬齒莧15g 木賊草10g 焦梔子10g 紅花5g 當歸6g 炒白芍10g 炒白術10g 茯苓10g 陳皮6g 六神曲15g 炙甘草3g
14劑,每日1劑,水煎分服。
按語:扁平疣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由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其特征為好發于面部和手背,大小為針尖到黃豆大,呈褐色或正常膚色的扁平丘疹,多散在分布,無明顯的自覺癥狀,病程慢性,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傳染。扁平疣與中醫文獻記載的“扁瘊”相類似,一般多因風邪熱毒外襲或肝火妄動,氣血不和,阻于肌膚所致。
本案患者初起感染風毒之邪,阻于肌膚而發為皮疹。因患者病程日久,又未曾診治,久病必有瘀,致風毒夾瘀,故見皮疹呈淡褐色,病久耗傷正氣,脾氣虛弱,脾虛無以生氣血,故見患者神疲乏力,影響睡眠;患者近5年又有高血壓,肝火易妄動,故出現皮疹增多。治療以疏風清熱,活血解毒。方中板藍根、大青葉、馬齒莧、木賊草、焦梔子疏風清熱解毒,清肝火,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板藍根、大青葉、馬齒莧、木賊草4味中藥都有抗病毒的作用;炒薏苡仁、炒白術、茯苓、陳皮、六神曲益氣健脾以扶正;紅花、當歸、炒白芍、丹參、川芎活血化瘀,尤以紅花活血破瘀力強;炙甘草調和諸藥;全方配伍,標本兼治。
現代臨床觀察發現,各種疣均可用薏苡仁50g煮粥,加適量白糖食之,每日1~2次,長期食用可助疣體消退,療效確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西乡县| 政和县| 永川市| 如皋市| 兰考县| 江口县| 怀安县| 望都县| 呼和浩特市| 远安县| 邵阳县| 郧西县| 云浮市| 谢通门县| 天祝| 页游| 阿荣旗| 嘉峪关市| 永年县| 宁陕县| 红河县| 枣阳市| 淮安市| 浦城县| 乌鲁木齐县| 大埔区| 屏南县| 藁城市| 镇赉县| 海南省| 克什克腾旗| 南雄市| 翼城县| 宜丰县| 石阡县| 香格里拉县| 天长市| 康定县| 肥城市|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