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明清遺風詞

楊慎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學家,被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人皆驚嘆不已。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第一,曾任翰林修撰,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儀”廷杖削籍,貶戍云南,三十五年后,卒于貶所。

臨江仙

【原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

長江滾滾向東流逝,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失。是與非、成與敗何必太在意,都會過眼而去,只有青山依然屹立,太陽依然東升西落。

白發蒼蒼的漁翁與樵夫泊船江面,早已習慣四時變化。因為高興相逢,所以暢飲一壺酒,從古至今多少往事,都付于這笑談之中。

【賞析】

這首詞不同于一般登臨古跡、觸景生情的懷古之作,而是寫由歷史變遷所引起的人生感慨,基調較一般的懷古之作更為積極。

開篇兩句用江水東流來比喻時間流逝。既有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有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讓人感到歷史的濃厚深沉和榮辱滄桑?!笆欠浅蓴∞D頭空”是對上兩句的總結,可看出作者的曠達超脫。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作者用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流露出一絲人生易逝的悲傷感。

接著作者為我們展現了白發漁樵的形象,任驚濤駭浪、是非成敗,只著意于春風秋月,在把酒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耙粔貪峋葡蚕喾辍笔惯@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分安慰,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給這首詞的寧靜氣氛增添了幾分動感。

這首詞語言豪放高亢,但又不失含蓄深沉。在蒼涼悲壯的同時,又創造了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是一篇難得的詠史之作。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官一等侍衛。其父就是我們熟知的官大學士、太子太傅明珠。納蘭性德一生淡泊名利,愛好騎射讀書,尤其擅長寫詞。今存詞348首。詞風情感真摯濃烈,悼亡之作尤稱絕調。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譯文】

如果與意中人相處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甜蜜心動,就不會出現婕妤怨秋扇的舊事了。意中人的心變了,卻推卸說意中人的心本來就容易變。

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難熬棧道雨聲鈴聲聲聲怨?,F在我身邊的薄幸錦衣郎,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愿。

【賞析】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作者先說與意中人相處如果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美好而又淡然,沒有后來的怨恨埋怨,那該多好。之后再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引證前面的話。再用“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兩句,指責意中人心意易變,發出哀怨的惆悵。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引用的是唐明皇與楊玉環的典故,他們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愿世世為夫妻。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薄幸,薄情。意思是說,意中人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

長相思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

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向山海關進發。深夜里,千頂營帳燈火輝煌。

陣陣風雪,攪得人無法入睡。家鄉怎么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納蘭性德是在隨扈東巡、去往山海關途中,寫下了這首思鄉之曲的,其中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句“山一程,水一程”,這種身漂異鄉、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纏綿中又不失頹廢,柔情之中露出男兒鎮守邊塞的慷慨報國之志。難怪王國維評價他的詞是“容若詞自然真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太湖县| 淮安市| 河曲县| 石柱| 怀远县| 定安县| 景东| 五河县| 高唐县| 牙克石市| 邹城市| 邛崃市| 芦山县| 永城市| 开封县| 宿松县| 河西区| 绵阳市| 延津县| 上虞市| 定陶县| 南通市| 东城区| 潼南县| 虎林市| 灵台县| 靖安县| 阿瓦提县| 定日县| 睢宁县| 淅川县| 察隅县| 延津县| 尉犁县| 湘阴县| 德安县| 察哈| 永修县| 开化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