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8 德語動詞的賓語有沒有邏輯性?

學習德語,很多時候你會感覺到語言背后所潛藏的德國人的思維邏輯,會發現他們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會注意到他們對于世界的劃分標準。而這些東西在很多時候與我們漢語世界都是不同的。

比如德語里有一個重要邏輯,那就是他們對于世界的一個基本劃分。德國人對于名詞的劃分,可以簡單地分為三種:人(Person)、物(Gegenstand)以及事情(Sachverhalt)。

Person與Gegenstand乃世界的行為主體,或者說是世界舞臺上的演員,他們身上所發生的各種事情與關聯就是Sachverhalt。簡單來說,Sachverhalt就是關于Person和Gegenstand的信息。

所以,對于德語動詞而言,它們的賓語一般要么是Person, 要么是Gegenstand,或者就是Sachverhalt。由于Person和Gegenstand比較接近,所以大致來講,德語動詞的第四格賓語分兩大類:一類專門接Person或Gegenstand作為賓語(當然,有的只能接人,有的只能接物,有的兩者均可),另一類只能接Sachverhalt作為賓語。兩者似乎具有排他性,即一般接Person作為賓語的動詞,就不能接Sachverhalt作賓語,反之亦然。

以動詞fragen為例,這個動詞只能接人作賓語,即jemanden fragen,它就不能再接表示Sachverhalt的名詞作賓語,所以只能再使用一個介詞nach才可以。

動詞bitten也是如此,只能接Person作賓語,也不能再接Sachverhalt,因此也只能再使用一個介詞um。

相反的,動詞wissen就不能接Person作賓語,而只能接關于Person或Gegenstand的信息,即Sachverhalt。我們不能說:※Er wei? Goethe.(他知道歌德。)但可以說:Er wei? Goethes Adresse/Alter/Telefonnummer.(他知道歌德的地址/年齡/電話。)或者:Er wei?, dass Goethe in Frankfurt geboren wurde.(他知道歌德出生在法蘭克福。)

動詞erz?hlen也是如此,它不能接Person或Gegenstand,但是可以接Sachverhalt。所以我們可以說eine Geschichte/eine Anekdote/ein M?rchen erz?hlen(講故事/軼事/童話)或者Witze erz?hlen(講笑話),但是不能說※Uni/dich erz?hlen(講講學校/你自己),而必須說von der Uni/über dich selbst erz?hlen才可以。

這一點是與我們漢語的邏輯不大一樣的。漢語動詞的賓語經常人、物或事情是不分的。所以,我們會說“我知道歌德”“你給我講講你們大學吧”這樣的句子,而在德語中,兩者是有著較為嚴格的界限的。這一點希望大家注意。

當然,我這里只是提出一個假設,因為也有不少德語單詞似乎三者都可以接,例如sehen(看見)。為何感官類動詞就都可以呢?歡迎大家多多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拉萨市| 咸宁市| 报价| 杭锦后旗| 精河县| 专栏| 罗江县| 海林市| 湛江市| 大化| 霍邱县| 廊坊市| 雅江县| 镶黄旗| 公安县| 黎平县| 股票| 博野县| 耒阳市| 盘山县| 光山县| 边坝县| 隆化县| 大田县| 施甸县| 常宁市| 柘城县| 闽清县| 恩平市| 寻乌县| 安丘市| 启东市| 明溪县| 乌拉特后旗| 城固县| 玉门市| 景宁| 囊谦县| 阳朔县|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