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智慧·魅力: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展示(2008-2018年)
- 王錚
- 1080字
- 2020-09-25 10:57:20
“開花和結果”教學設計
董鵬
一、教材分析
“開花和結果”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
本節內容主要以植物開花和結果的生理過程為例著重講述了植物的繁殖器官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植物的營養器官,并對各個營養器官的功能進行了一定的介紹。本節課內容從植物器官的結構角度來講,著重講述了花和果實的結構;從植物生理角度來講,是對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的一個延續,也是對被子植物的一生中最為重要的“繁殖”階段的著重介紹。本節課的內容不僅僅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本單元內容中的一個重點。開花與結果,看似相對獨立的兩個內容,實際上是聯系非常緊密的,果實的形成與植物的開花、傳粉、受精是密不可分的。
二、學情分析
1. 知識方面
日常生活中,花與果實是我們常見的兩種植物繁殖器官,花以觀賞為主,果實以食用為主,花與果實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學生們很少去分析花及果實的結構,只是單純地去看其經濟價值,學生對花與果實的結構認知存在偏差。而在賞花的時候,學生通常只注重對開花過程的欣賞,卻忽略了花期過后、花凋零后的種種變化,進而導致學生無法將花與果實有機結合起來,更無法認知花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2. 能力方面
通過一學期的培養,學生已經具備了簡單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問題能力。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概述花的主要結構;
(2)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
(3)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之間的關系。
2. 能力目標
(1)通過解剖,得出植物花和果實的結構,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
(2)通過對比花與果實和種子的結構,推測三者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花、果實、種子對于被子植物生殖的重要意義,養成愛護花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1. 教學重點
重點:花的結構與果實形成之間的關系。
2. 教學難點
難點:花與果實和種子之間的關系。
五、課前準備
1. 實驗材料及器具:百合花、桃花實物及模型
2. 視頻:植物受精的視頻
第一課時

續表

續表

板書設計: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花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課時

續表

板書設計: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課后反思:
對于“果實的形成”的講解,是本節課的亮點。本節課從“花”和“果實”這兩種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的比較入手,推測各個結構在生長發育之間的聯系,進而推測果實形成的過程。
不足之處:知識點較分散,聯系不緊密。學生很難將花與果實的結構聯系起來,還需做更多的鋪墊。另外,如何對學生推測出來的結果進行評價,也是難以把控的,因為推理的結果究竟孰對孰錯,還需要借助大量的參考資料以及自然界中的現象來進行判斷,這也增大了推理判斷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