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彌足珍貴的終生記憶
——緬懷石世奇先生

□孫祁祥[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石世奇先生離開我們已經兩年多了。忙碌之間,我會時不時地想起先生。在我的心中,先生不僅是一位學術卓爾不群、風度仙風道骨的典型中國文人,更是待人誠懇、無私正派且責任感極強的為人楷模。

說起來,我與石先生共同在學院的時間有23年之久,但嚴格說來,跟先生面對面接觸的時間并不是很多。先生是我在經濟學院讀博期間的當值院長,但因為我不是先生那個專業的學生,因此無緣在課堂上目睹先生授課的風采、聆聽先生的真知灼見和諄諄教誨,這是我的遺憾,我們甚至在一起開個研討會之類的都沒有,所以直到我快畢業的時候,都沒有真正見過先生一面、同先生說過一句話,我甚至懷疑他未必知道我這個學生。

大約是在1992年年初,在博士畢業分配的最后時刻,我突然聽說不知何故,原定讓我留校的決定要撤銷,并且,我還不能回到原來考博前工作的部屬重點院校,而只能分回原考地的其他地方院校工作。突然間的變故把我打蒙了,完全不知究竟何故。后來有知情人士悄悄告訴我,變故的原因是因為我在讀博的第二年,一次陪導師蕭灼基老師去見英國的BBC記者,在校南門上車時被人發現并反映到有關部門作為“污點”備案所致。實際上,那次是外國記者采訪蕭老師,蕭老師讓我和另一位師兄陪同,蕭老師是單獨去的,BBC另派了一輛車在北大南門口接我和師兄。而此事是事先經過學校外事部門的批準而安排的,并非我們的擅自行為。

在我向有關部門投訴無果的情況下,我不得不冒昧地去找石先生。說實話,當時心里很忐忑,因為我感覺先生都不一定認識我。到了石先生家后,先生很熱情地接待了我,我簡要作了自我介紹以后,把事情的經過跟先生做了詳細闡述。先生耐心聽取了我的陳述后,拍案而起,說了一句:“真是豈有此理。”并答應盡快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后來我又跟我愛人去向當時的國家教委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最終經過各方的努力,我的“冤案”才得以及時“平反”。之后我順利留校,并且一直當老師至今。

如今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當年石先生的那個舉動和那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卻永遠沉淀在了我的記憶深處,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和幸運。想當年,我與先生素昧平生,在聽了我的陳述后先生甚至都沒有說一句“我了解一下情況再說”,而是如此地相信我這個他之前都不一定見過的學生。說實話,在當時那個背景下,為我一個窮學生“仗義執言”沒有任何的個人好處,相反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這在當時的敏感時期是多么得難得!不過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到,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多么巨大的變化。20年前見個外國記者(甚至還是組織同意安排的)都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先生退休以后身體一直不大好,但我每次去看望先生的時候,先生言談之中卻很少談及自己的病情和家庭情況,而是很關心學院里的發展,討論學院面臨的許多問題,并提一些具體的建議。我當了院長以后去拜訪先生,請老院長傳授經驗,先生對我說:“我非常高興你當院長,雖然我知道當初你對從政沒有興趣才選擇留校當老師,但我們就是要讓沒想當官的人來當院長。”先生告訴我,“我當年是從北京市委調到北大來的,也沒有想到自己會當院長。但既然當了,就要好好干。”先生的話語對我的觸動和激勵很大。后來,哮喘使先生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連樓都很少下,更別說外出了。我每次去看先生的時候,先生說話都非常吃力,喘得很厲害,有時還不得不吸著氧。但每次見到我都非常關心學院的教學、科研、師資隊伍等各方面的情況。

2012年年初,先生再次住院以后,我去西苑醫院看望他,先生的狀況這時已經非常糟糕了,但即使這樣,先生仍然不忘學院的發展,在病榻上寫下了“1977年以來主持北大經濟系工作的五點體會”,托人交給了我。在這封字里行間飽含著對經濟學院深厚情感的信中,先生寫道:

一、和為貴。解決“文化大革命”中兩派的問題以及歷次政治運動形成的矛盾。二、百家爭鳴。即現在常常講的“兼容并包”的北大傳統。1979年以來忽反左忽反右,同志們難免把這位稱作“老左”、那位稱為“老右”。我們認為除個別人反對改革開放外,個別人有意見也是對改革開放持不同看法,應該包容。三、寬口徑、厚基礎。就是希望學生學得深一些、廣一些,以適應以后工作的需要。為此刪去一些課程,增加一些課程,以適應不同口徑的工作。四、理論聯系實際。主要是當前的中外現實,有條件鼓勵師生去調查研究。五、黨政關系好。當時“政”由陳岱老、胡代光老師負責,他們是我的老師,但對我非常尊重,我對他們敬重信任。教學工作會上決定后,他們放手讓我去執行。教學上進步,主要是他們做的。丁國香作為主管黨務工作的副書記,幾乎包了黨務工作的全部,還有其他一些同志如系辦公室主任董文俊等,對我的工作有幫助,使我能繼續上課做些研究工作。我感謝這些同志。以上在1993年我卸任院長時講過,主要是1977年至1984年任總支書記時做的事情,這次增加了內容,以紀念北京大學經濟學科創立110年以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系)100周年。祝北大經濟學院越辦越好,人才濟濟,成為全世界最好的經濟學院。

石世奇(80歲)于病榻上
2012年2月1日

我給先生回信說:“看了您在病榻上寫就的文字,我感動至極。您在文中所提到的五點體會對我們今天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我做學生起到留校當老師,您一直是我極為敬重的先生。您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教書、育人的真諦;彰顯了正直、善良的人格。我衷心祝愿您能戰勝疾病,早日康復。讓我們在百花盛開的五月,共同慶祝百年經院的盛大節日。”

然而,先生沒能等到他摯愛的學院100歲生日的那一天。4月6日,先生不幸辭世。當天正好是學院大會,我正在主持會議時,辦公室的老師匆匆過來告訴了我這個噩耗。我聽了以后,禁不住淚流滿面,即使我已經有了預感,但我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先生真的離開了我們。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每每想到先生,我就想起詩人臧克家的這句話。先生是一面鏡子,照著“它”,我不敢瀆職、不敢懈怠;不敢自滿、不敢驕傲。我自知很難達到先生的那個境界,但我會以先生為榜樣,努力做一個稱職的老師,做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我想,這是我們對先生最好的懷念和告慰。

先生走了,但他永遠、永遠活在我的心里。

2014年9月6日于藍旗營

[1] 孫祁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院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封丘县| 昔阳县| 全椒县| 富裕县| 巫溪县| 读书| 德格县| 上饶市| 深泽县| 通河县| 尼木县| 抚顺县| 东阳市| 桂东县| 剑河县| 大方县| 黔东| 延寿县| 岢岚县| 遂川县| 贺兰县| 抚宁县| 迭部县| 外汇| 张家口市| 睢宁县| 昌平区| 昆明市| 南皮县| 海原县| 迭部县| 灌阳县| 洪洞县| 尼勒克县| 灵川县| 驻马店市| 南华县| 静宁县| 景德镇市|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