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維錄:湯一介先生紀念文集
- 湯一介研究會《湯一介先生紀念文集》編委會
- 907字
- 2020-09-27 16:04:11
三
我出國之后在美國和新加坡見到過湯老師和樂黛云教授幾次。但在海外從來沒有見過張岱年先生。張先生指導我寫碩士論文時已經年逾古稀,十年后到國外開會更不方便。1989年在夏威夷開東西方哲學大會時,張先生提供了英文論文,原來安排的是大會發言,但張先生不能到會,湯先生就讓我替張先生宣讀論文。一位主事的教授說:“本人沒有來就算了,為什么要找人代讀論文?”我回答說“是湯老師安排的。”他便沒有再說什么。后來知道,海外會議一般主講人不來就不安排發言,很少有代讀論文的事。此事也可看出湯先生對老一輩學者的尊重和熱心,以及辦事的細致和周到。
九十年代,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有次湯老師和樂老師一起到家里來做客,那是一晚難得難忘的輕松自在的談話。我和太太記得最清楚的是那次七八歲的女兒搬個小凳子坐在一邊聽我們談話,好像津津有味。過去,家里來了客人,女兒常抱怨:你們凈說大人話,我都聽不懂。但那次女兒陪伴的專注安然卻讓我們感到意外,也許小孩子本能地融入于平和溫厚之氣了吧。
那次聊天讓我知道了湯老師之平和寬厚的性格其來有自。談話中我們知道樂老師是苗族人,性格直率豪邁,在北大中文系畢業后留校教書,還當了青年教師黨支部的書記。她和湯老師結婚時,時任北大副校長的湯用彤先生要在家為兒子的婚禮辦一次家宴。那時滿腔革命熱情的樂老師說,我嫁到資產階級家庭中來,要和資產階級劃清界限。如果我們來吃這頓飯,就是與資產階級同流合污了。結果湯老先生的美意真的變成了一次沒有新郎和新娘的婚宴。這不是說明樂老師真左派、真革命嗎?但革命總是在無情地吞噬它的真誠的兒女。樂黛云因為和年輕教師一起辦了個文學刊物,好像叫《當代英雄》,有了一部分稿子,刊物還沒有出,這個刊物就在反右斗爭中被批為反動刊物,樂老師就被打成極右分子,發送農村勞動改造。這時樂老師剛生了第二個孩子,湯用彤先生便出面向校方請求讓她留下來給孩子喂奶,八個月以后再下鄉。樂下鄉后,湯老先生又將家中限量供應的糕餅等食品存下來給樂老師寄去。雖然,樂老師真誠爽直的性格贏得了湯老先生的理解欣賞,但湯老先生對這曾經要與自己劃清界限的兒媳毫不計較,毫無芥蒂,仍令我十分感動。湯老師的溫和敦厚之風大概就來自這種家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