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死火

我夢見自己在冰山間奔馳。

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凍云彌漫,片片如魚鱗模樣。山麓有冰樹林,枝葉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墜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無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卻有紅影無數,糾結如珊瑚網。我俯看腳下,有火焰在。

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搖動,全體冰結,象珊瑚枝;尖端還有凝固的黑煙,疑這才從火宅[1]中出,所以枯焦。這樣,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成無量數影,使這冰谷,成紅珊瑚色。

哈哈!

當我幼小的時候,本就愛看快艦激起的浪花,洪爐噴出的烈焰。不但愛看,還想看清。可惜他們都息息變幻,永無定形。雖然凝視又凝視,總不留下怎樣一定的跡象。

死的火焰,現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細看,那冷氣已使我的指頭焦灼;但是,我還熬著,將他塞入衣袋中間。冰谷四面,登時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著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噴出一縷黑煙,上升如鐵線蛇[2]。冰谷四面,又登時滿有紅焰流動,如大火聚,將我包圍。我低頭一看,死火已經燃燒,燒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溫熱,將我驚醒了。”他說。

我連忙和他招呼,問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遺棄在冰谷中,”他答非所問地說,“遺棄我的早已滅亡,消盡了。我也被冰凍凍得要死。倘使你不給我溫熱,使我重行燒起,我不久就須滅亡。”

“你的醒來,使我歡喜。我正在想著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攜帶你去,使你永不冰結,永得燃燒。”

“唉唉!那么,我將燒完!”

“你的燒完,使我惋惜。我便將你留下,仍在這里罷。”

“唉唉!那么,我將凍滅了!”

“那么,怎么辦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辦呢?”他反而問。

“我說過了:我要出這冰谷……”

“那我就不如燒完!”

他忽而躍起,如紅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車突然馳來,我終于碾死在車輪底下,但我還來得及看見那車墜入冰谷中。

“哈哈!你們是再也遇不著死火了!”我得意地笑著說,仿佛就愿意這樣似的。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選自《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簡析】

“火”是宇宙基本物質元素、生命元素。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時代、不同個性的作家,都有對火的不同想象。這是一個最具挑戰性的文學課題、思想課題與生命課題:創造出不同于他人、前人,獨屬于自己的關于火的新穎形象。這就意味著對宇宙生命的新想象,對存在本質的新發現,也是對現有語言表現力的新突破。

魯迅活躍的自由無羈的生命力注定他要接受這樣的挑戰,并且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創造:眾多作家筆下的火,都是熊熊燃燒的生命的象征;魯迅寫的卻是“死火”,面臨死亡而停止燃燒的火。魯迅不是從單一的生命的視角,而是從生命與死亡的雙向視角去想象火:這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于是,就有了夢想者的“我”與“死火”的一次奇遇。

【思考題】

請作文本細讀:

1.“我”是在什么背景下與“死火”相遇的?你注意到了“紅色”與“青白色”的相互反映和轉換嗎?

2.魯迅是怎樣描寫“死火”的形象的?他是怎樣將“息息變幻,永無定形”的“烈焰”凝定下來的?

3.琢磨這些描寫:“我拾起死火,……那冷氣已使我的指頭焦灼”——冷氣怎么會產生火的焦灼感?“登時滿有紅焰流動”——火怎么會如水般流動?這些反常識、反常規的想象與描寫,傳遞了魯迅怎樣的一種獨特體驗與思維?

4.怎樣理解死火生存的兩難選擇——不動就將“凍滅”,跳出繼續燃燒仍不免“燒完”,以及最后的選擇:“那我就不如燒完”?這將是理解本文的難點所在。

5.你怎樣看最后的結局?你注意到本文中的兩次“笑”了嗎?

[1] 火宅:佛家語,“……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2] 鐵線蛇:又名盲蛇,我國最小的一種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锡林郭勒盟| 从江县| 文山县| 濮阳县| 青川县| 鸡泽县| 成安县| 墨玉县| 南川市| 简阳市| 蒙阴县| 安西县| 东阿县| 浦城县| 宁陕县| 西昌市| 永德县| 镇康县| 夏邑县| 扶风县| 奉化市| 遵义市| 棋牌| 综艺| 镇江市| 阜平县| 仁化县| 遂川县| 彰化市| 三明市| 顺义区| 内江市| 文安县| 定日县| 上栗县| 乌苏市| 永仁县| 嘉义市| 周宁县| 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