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的薪火相傳:成吉思汗祭奠的人類學研究
- 烏云格日勒
- 630字
- 2020-09-25 15:52:34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及資料說明
本研究建立在大量的田野調(diào)查之上,在此基礎上對所能掌握的史料進行了分析。筆者于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先后數(shù)十次到達成吉思汗陵所在地,參與觀察了成吉思汗祭奠四時大祭(季祭)、月祭、日祭、春節(jié)奉祭、阿拉格蘇魯錠(花纛)更換鬃櫻祭、阿拉騰甘德爾敖包祭等,并對達爾扈特人全天祭祀、日常守靈任務進行了觀察。此期間,還在內(nèi)蒙古各地對鄂爾多斯末代濟農(nóng)、黃金家族后代、達爾扈特人(守靈人)、達爾扈特家屬、達爾扈特子女、鄂爾多斯傳統(tǒng)牧戶、普通游客、成吉思汗祭奠先期研究人員等近百人進行了訪談,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先后到甘肅興隆山、青海塔爾寺等祭祀過八白宮的地方進行了訪談,并到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烏蘭浩特、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相關(guān)地區(qū)進行了調(diào)研。
在文獻資料上,本研究主要利用了蒙、漢、日、新蒙古文等四種文字資料。能夠充分利用蒙漢文資料是對本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有利條件。在吸收國際前沿理論方面,日文資料和中文譯著資料進行了一定補充。但由于作者不懂英文的局限性,沒能夠利用英文資料對課題研究進行理論提升和學科對話,這是本課題的最大缺陷。
在田野調(diào)查和文獻資料基礎上,作者采用人類學研究由近及遠的方法——以當前傳承人和黃金家族后代為線索推向古代歷史,并結(jié)合文獻資料由遠及近——從古代溯源逐漸回歸到當前的方法,對課題進行了研究。這兩種方法的結(jié)合,是作者對成吉思汗祭奠研究的又一探索,目的在于利用人類學研究方法為成吉思汗祭奠研究注入活力,探索發(fā)揮人類學學科在該領域研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