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尋找語言課和專業知識課的接口

這是一個老問題,但我之所以又提出它,是因為在聽了一些專業知識課之后,感到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而我對它又有一些新的認識,所以愿意提出來跟大家交流。

我們現在要說的語言課和專業知識課的接口,跟我們爭論了幾十年而未得解決的專業漢語問題不盡相同,但有聯系。說有聯系,是因為都牽涉到如何處理專業與漢語的關系;說不盡相同,因為過去的專業漢語的性質仍然是漢語課,只是在如何結合專業上大家意見不同;而現在的專業知識課,則是在學生漢語學到一定程度后學習專業課。這跟學完漢語到其他院校去學專業比較類似。經驗告訴我們,從前這種接受了漢語預備教育的學生(理工科一年,文科兩年)學專業的時候,學得好的學生也要有大約一個學期的“坐飛機”的過渡期,學得差的學生“坐飛機”的時間還要長,于是許多院校都請中國同學一對一地幫助外國學生,幫助他們讀專業教材和參考書,整理聽課筆記等。但今天的情況完全不同了,而且現在的專業知識課就在本學院開設,就是說,必須在本學院內部來解決專業知識課和語言課的銜接問題,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接口。這個接口其實就是解決學生如何能夠順利地上專業課的問題。

從略微宏觀一點來說,尋找接口,首先要對專業知識課加以定位,即這些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縱向和橫向位置,縱向位置尤為重要,就是要使教師和學生都清楚,上這一門課的語言前提是什么、專業前提是什么(如果是一門入門課,則可以不規定專業前提);換句話說,如果學生沒有修過前提課,他就不具備選修這門課的資格。這樣就保證開課時學生的語言大致是在同一個水平上。

但這只解決了一個方面的問題,仍然解決不了學生的語言水平與專業課所要求的有差距的問題。如前所述,即使學得好的學生,仍然有困難,仍然會有一個“坐飛機”的階段;學得差的困難就更大些,何況我們目前還有不少的學生根本就是不合格的學生“混”上來的(學校應該采取措施,不允許學生“混”)。當然“坐飛機”也不完全是因為語言關還沒過,也與對專業知識完全生疏有關,但解決語言問題是學習專業知識的前提,因此,專業知識課必須把掃除語言障礙放在重要地位。這里說的語言障礙主要是指跟專業知識有關的概念、術語、專名等,同時也應包括閱讀中一些句法現象、句式等。至于一般性詞語,學生到了這個階段大部分應該已經學過,即使有少量生詞,他們也應該能夠自己解決。再就是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口頭的、書面的)應有所要求。一般認為,到了學習專業知識階段,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與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步訓練,應結合所學專業進行訓練。

上面所說,是原則,具體操作,大體上應該和我在《對外漢語教學“激創法”答問》一文(見本書pp.10-19)中所說是一樣的。那里面我比較強調預習。這里需要補充一句:預習的要求要明確。比如查資料,現在網絡上查什么都很方便,學生很容易地就能查到很多,因此完成這個任務并不難。我們還要求學生不但要查,還要能說出來。為了讓他們能說,最好提出具體要求,如查一個人名,就要求學生查幾個方面的內容,如出生年月、籍貫、受教育情況、工作情況、學科領域、學術成就等。這對他們是一種鍛煉。教師甚至可以指定學生到哪些比較適合他們水平的工具書中去查找。

教師還須善于引導學生表達。比如,有一位老師說到發展經濟的代價,讓學生說,一人說一點,老師加以總結。這種做法就很巧妙。再舉一個例子,就是分組準備發言。假如一個問題有三個方面的話,那么就把全班分成三個組,老師把有關材料發給三個組去閱讀,要求各組分別準備,上課的時候,每一組都要給全班介紹自己這一組讀了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由于大家都有自己不知道的內容,必須聽另外兩組的介紹,還可以提出問題,這樣起到學生互動、訓練表達的作用。這就是英文所說的jigsaw(拼圖)式的練習。在中高年級,這種練習是很有效,也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這只是舉個例子,在這方面,教師創造的空間是很大的。

(原載韓經太主編《教學督導的實踐探索》,收入本書時有修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乌审旗| 平邑县| 桑植县| 集安市| 当雄县| 屏南县| 赫章县| 和林格尔县| 鹿泉市| 宁夏| 乌海市| 平远县| 肃北| 本溪| 萍乡市| 武汉市| 东兰县| 万安县| 九寨沟县| 高陵县| 山东| 绥芬河市| 五河县| 章丘市| 辽阳市| 东乌| 甘谷县| 禄丰县| 青神县| 安仁县| 肥乡县| 鄢陵县| 河北区| 湖州市| 苗栗县| 巴东县| 满城县| 广汉市| 嵊泗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