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心理學
- 高云鵬 胡軍生 肖健
- 673字
- 2020-09-24 13:38:31
第一章
緒論
胡軍生 石紹華
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人口老齡化是指,在總體人口年齡結構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大的一種趨勢。國際上通用的判斷老齡化的標準是,一個國家60歲及以上人口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10%或7%時,即進入老年型國家。法國于1865年、瑞典于1890年、德國于1910年、英國于1930年分別進入老年型國家,我國也于1999年進入老年型國家。雖然我國進入的時間遠遠晚于許多西方國家,但我國老齡人口的規模巨大,老年人口比例增長的速度也比較迅速。2005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0055萬,但是,到了2011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迅速增長到12288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2)。2005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7.7%,2011年已增長到9.1%。
雖然人口老齡化顯示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迅速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壽命大大延長的良好一面,但是,人口老齡化過程中也帶來了各種老齡問題。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年齡群體,他們不僅會出現視力、聽力衰退、行動不便等生理老化現象,而且也會表現出一些特有的心理特點,給他們的生活和對社會的適應帶來困難。另一方面,最新的研究也表明,老年人也有他們特有的優勢,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如何幫助老年人健康快樂地生活、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不僅是每個老年人,而且是每個家庭、每個政府都極為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現在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研究者積極開展研究的課題,本書的目的在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成果,特別是我國的研究進展,進行一個總結,希望能推動對老年心理的研究,服務于老年人,服務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