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語法·修辭(第2版)
- 李衍華
- 588字
- 2020-09-24 13:38:53
第四章
推 理
第一節
推理的概述
一、什么是推理
推理是由一個、兩個或兩個以上已知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例如:
①所有體操教練都是體育工作者
所以,有些體育工作者是體操教練。
②所有會計師都應遵守財務制度
張某是會計師
所以,張某應遵守財務制度。
③馬是脊椎動物
牛是脊椎動物
羊是脊椎動物
馬、牛、羊都是哺乳動物,
所以,一切哺乳動物都是脊椎動物。(如做演繹推理,結論則是:一切哺乳動物可能都是脊椎動物)
例①是由一個已知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例②是由兩個已知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例③是由三個已知判斷經過歸納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
二、推理的組成及語言形式
推理是由前提和結論兩部分構成。前提即作為推理依據的已知判斷,結論即依據前提推出的新判斷。前提與結論之間必須具有某種推出的邏輯關系,否則,不能構成邏輯推理。例①②是前提與結論之間有必然推出關系的演繹推理;例③是前提與結論之間有或然推出關系的歸納推理。
推理的語言形式主要是因果復句或句群,但并不是凡是句群都表達推理,必須具有前提和結論的推論關系的句群才表達推理。推理的一般語言連接詞是“因為……所以……”、“由于……因此……”、“……由此可見……”等。例①②③都是省略了表示前提的“因為”,只用了表示結論的“所以”。
三、推理的種類
推理有多種分類方法,傳統分類方法是:

演繹推理屬于“必然性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屬于“或然性推理”或“非演繹推理”。
推薦閱讀
- 皮爾斯:論符號(附)李斯卡:皮爾斯符號學導論(C.S.Peirce:on Signs)(James Liszka: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Semeiotic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
- 日本江戶時代漢語研究論考
- 黨政機關公文標準與格式應用指南:解讀 案例 模板(第2版)
- 出土戰國文獻動詞研究
- 現代漢語確信副詞研究
- 語言塑造人類思維
- 走出迷宮:認識發展性閱讀障礙
- 中美英語議論文語篇修辭特征對比研究
- 亞非歷史語言研究(第一輯)
- 外語篇章閱讀理解的抑制機制研究
- 金蘋果童書館:我最愛讀的童年經典(套裝共5冊)
- ACT詞匯寶典3+1
- 秋葉特訓營:閱讀7堂課
- 意義的形式:建模系統理論與符號學分析
- 從零開始學公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