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家的全面風險管理:基于巴塞爾II追求銀行價值增值
- 徐振東
- 739字
- 2020-09-24 13:31:03
引言
銀行風險治理是基于法律及規章確立風險管理參與者(股東、董事會、管理層、審計員及利益相關者)履行風險管理責任和義務時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的動態過程。
股東大會有權要求董事會定期匯報銀行總體風險和風險管理狀況,董事會對銀行總體風險負最終責任,高管層為有效履行全面風險管理職責,堅持風險決策基于風險定性分析和定量測算的有機結合,不斷加強風險管理基礎設施,積極組織實施全面風險管理。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是全面風險管理具體策劃者、執行者和監督者,與業務單元保持建設性關系會使銀行整體更有成效,但并非可以無原則地批準所有交易和風險承擔。盡管與業務單元存在著分歧,有時這種分歧還非常突出,但受到良好教育且風險敏感的風險經理,必須自覺地幫助業務經理識別、計量風險,并支持他們有效承擔風險。全能型風險管理專家畢竟非常稀缺,次優選擇就是聘用某類風險領域資深專家,同時確保專家組在專業上具有良好組合特征。風險專家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公正性會強化風險管理流程。
全面風險管理強調全程有效控制風險,僅在某一時點強化風險管理程序是無濟于事的,持續推進業務領導與風險官之間的輪崗、深入溝通、更新風險知識等也應成為風險治理的一部分。在現實風險管理過程中,必須強化組織內部懲戒體系,否則,風險治理過程將會失去其可信性和權威性,并且至少會留下兩個嚴重后患:一是內部對風險政策和程序將視而不見,可能造成嚴重后果;二是銀行的風險政策、制度和程序失去可信性。執行處罰中絕不能存在雙重標準,否則,就是在縱容那些優秀業務經理犯錯,將給銀行未來經營留下很大風險后患。增強對外部監管與監督的適應性,做好風險信息披露工作,是有效處理與監管者、債權人、評級機構等市場約束的重要內容,既體現銀行風險管理透明性,更體現銀行家對市場參與者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