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國文常識講話
  • 王力
  • 3954字
  • 2020-09-24 13:35:26

五 關(guān)于錯別字

錯字是筆畫有錯誤的字,別字是誤寫成另一個字。為了正確地使用文字,我們必須消滅錯別字。

錯字是筆畫有錯誤的字,別字是誤寫成另一個字。

(一)錯別字的種類

錯別字可以大致分為形近而誤和音近而誤兩大類。

錯別字可以大致分為形近而誤和音近而誤兩大類。

形近而誤。

形近而誤。——漢字的成分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許多互相近似的成分,很容易引起書寫上的錯誤。現(xiàn)在舉出一些常見的例子:

廠廣 廳廚廂廈廁壓∶廬庫府庭莊

冫氵 涼冷凍凄凌凝凜冽決減沖凈湊況馮冶準(zhǔn)∶淺砂沃污沙淮

卩阝 叩印卯柳卻即∶那郵郊部都郭邵

冖宀 冠寫罕冤冥軍∶寇實寶宿

巳己 危卷犯∶巷祀異導(dǎo)∶起豈改

凡 汛訊迅∶帆鞏恐筑

弋戈 式試拭弒武賦斌鵡貳膩∶哉載戰(zhàn)

少 步涉陟∶抄杪秒

大犬 慶類契奕∶厭哭臭

戶盧 廬驢蘆爐滬∶顱鱸轤瀘

木術(shù) 殺雜朵∶述怵

恭慕忝添舔∶泰暴漆膝滕藤

侖倉 論淪輪掄∶槍滄艙搶

今令 吟含念岑∶冷嶺領(lǐng)

毋母 貫慣∶每海毒

卬卯 仰抑迎昂∶柳鉚聊

堅賢緊豎∶監(jiān)鑒覽

氏氐 紙祗舐∶抵邸鴟詆砥底

予矛 野預(yù)豫∶茅蟊鶩

礻衤 社禮福∶初裕被袖

凍棟∶練煉揀

登凳澄瞪∶祭察蔡擦

束 棗策刺棘∶速賴?yán)崩?/p>

良 痕很狠銀∶朗郎廊:糧狼浪

臽舀 陷餡焰諂閻∶稻滔蹈韜

段緞鍛∶假暇遐霞

如果把“冷”寫成“泠”,把“含”寫成“”,把“段”寫成“叚”等等,都是形近而誤。

還有一種錯字是由于受上下字的影響而造成的。例如:

輝煌——輝*

糟蹋——糟*

模糊——糢*

綾羅綢緞——綾**綢緞

形近而誤,絕大多數(shù)是錯字,但是也有一些形近而誤的別字,誤寫成為另一個字去了。現(xiàn)在舉出一些形體上容易相混的字為例:

己(自己)——已(已經(jīng))

毋(wú不要,別)——母(母親)

戍(shù衛(wèi)戍)——戌(xū地支名)

灸(jiǔ針灸)——炙(zhì烤)

滬(hù上海的別稱)——瀘(lú瀘州)

淪(lún淪陷)——滄(cāng滄海)

掄(lún掄大錘)——搶(搶劫)

競(競賽)——竟(竟然)

肓(huāng病入膏肓)——盲(mang瞎)

折(折斷)——拆(拆開)

析(分析)——柝(tuó打更用的梆子)

嗚(wū鳴呼)——鳴(叫)

釣(釣魚)——鈞(jūn三十斤)

侯(hòu王侯)——候(hòu時候)

梁(房梁,橋梁)——粱(高粱,黃粱)

銷(推銷)——鎖(鎖門)

辨(辨別)——辯(辯論,辯證)

別字的問題比錯字的問題更為嚴(yán)重,因為別字既是誤寫成為另一個字,就有引起誤解的可能(如“睡炕”誤為“睡坑”),甚至造成很大錯誤(如“開幕”誤為“開墓”)。所以我們必須極為避免寫別字。

音近而誤,有些形近而誤的別字,同時也是音近而誤,如“競”與“竟”混,“侯”與“候”混,“梁”與“粱”混,“辨”與“辯”混。但是,多數(shù)的情況是,字形并不近似,只因讀音相同或相近,也就誤寫了。例如:

音近而誤。

部署——*布署 *步署

驅(qū)使——*趨使

即使——*既使

既然——*即然

夾雜——*加雜

帶來——*代來

刻苦——*克苦

殘酷——*慘酷

安排——*按排

首屈一指——*手屈一指

變本加厲——變本加*

生活艱苦——生活*堅苦

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任勞任怨——*認(rèn)勞*認(rèn)怨

汗流浹背——汗流*夾背

一唱一和——一唱一*

音近而誤的別字,比形近而誤的別字更為有害,因為中國方言復(fù)雜,甲地同音的字,乙地不一定同音,同音別字容易妨礙全國語言的交際。例如上文所舉的“部署——*布署”、“驅(qū)使——*趨使”、“即使——*既使”、“夾雜——*加雜”、“帶來——*代來”、“殘酷——*慘酷”、“一唱一和——一唱一*合”,在吳、粵、客家等方言里都不同音,這些方言地區(qū)的人讀到這一類別字簡直莫名其妙。反過來說,各方言地區(qū)也都有自己的同音別字,如吳方言區(qū)的“生平——*身平”、“責(zé)無旁貸——*職無旁貸”、“不即不離——不*接不離”,粵方言區(qū)的“整風(fēng)——*井風(fēng)”,“徹底——*切底”,也都是別的地區(qū)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形聲字的造字原則是那樣深入人心,以致歷代都有人造出一些新形聲字,如房梁、橋梁的梁寫成“樑”,詆毀的毀寫成“譭”,注解的注寫成“註”,等等。比較晚起的,未經(jīng)字典正式承認(rèn)的則有嘗味的嘗寫成“”,背馱的背寫成“揹”等。這些字,現(xiàn)在《新華字典》都作為異體字來處理,規(guī)定照原來的字形書寫了。有些字,像模糊的模字寫成“糢”,雖然一度在報紙雜志出現(xiàn)過,但是字典沒有收它,只能算作錯字的。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但是仍然應(yīng)該認(rèn)為錯別字,則有:

家具——*傢具、**俱(“傢”是異體字,“俱”是別字)

安裝——*按裝

包子——*飽子

這一類錯別字,都是應(yīng)該避免的。

(二)造成錯別字的原因

形近而誤,多半是由于平日不留心字的筆畫。有些字,只是一筆半畫之差,如己(jǐ)、已(yǐ)、巳(sì地支名),戊(wù天干名),戌(xū)、戍(shù)、風(fēng)(fēng)、鳳(fèng)。有些字,寫得端正時容易辨認(rèn),寫得潦草一點就容易混淆,如“天、無”, “處、外”, “歸、舊”, “極、板”, “合、會”。有些成分也只是一筆半畫之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錯,如“廳”、“廚”、“廂”、“廁”、“廈”等字誤從廣,“涼”、“冷”、“凍”、“凄”、“凈”、“決”、“減”、“況”等字誤從氵,“印”、“卻”、“即”等字誤從阝,“冠”、“寫”、“冤”、“冥”等字誤從宀,“危”、“卷”、“犯”等字誤從巳,、“汛”、“訊”、“迅”等字誤從凡,“式”、“武”、“膩”等字誤從戈,“冷”誤從今,“含”、“念”誤從令,“紙”誤從氐,“初”、“裕”、“被”、“袖”等字誤從礻,“刺”、“策”、“棘”、“棗”等字誤從束,“搶”、“槍”、“艙”、“創(chuàng)”等字誤從侖,“痕”誤從良,“陷”、“焰”誤從舀,“段”誤作“叚”,恭”、“慕”、“添”等字誤從, “莊”、“慶”、“類”、“殺”誤加一點,“壓”、“厭”誤缺一點,等等。

形近而誤,多半是由于平日不留心字的筆畫。

音近而誤,多半是由于沒有了解字的意義。單音詞的別字是比較少見的,因為單音詞的意義(除了生僻的以外)是比較好懂的,但若不留心字義,也會出錯。例如以“向”代“像”(象),就是因為平日沒有注意,“向”字并不表示“相似”的意義。又如以“代”代“帶”,也是因為平日沒有注意“代”字并不表示“攜帶”的意義。更多的、更常見的同音別字則是在合成詞或成語中出現(xiàn)的。合成詞在漢字上表現(xiàn)為兩個以上的字,成語則常常表現(xiàn)為四個字。在合成詞和成語中,為什么容易出現(xiàn)同音別字呢?這是因為合成詞和成語包含有古代的字義,這些字義已為現(xiàn)代一般人所不了解,人們在學(xué)習(xí)這個合成詞和成語的時候,只是作為一個囫圇的整體接受下來,沒有深入了解其中某一個字的實在含義,于是就在某些情況下寫了別字。同音別字并不是隨便寫一個同音字,而是寫字的人滿心以為有理由寫這個字。例如“殘酷”之所以被寫成“慘酷”,是由于寫字的人認(rèn)為“殘酷”的概念和“悲慘”的概念有關(guān),他不知道“殘”字在古代有“兇惡”的意思,這個古義在這個合成詞中保存下來了。又如“首屈一指”之所以被寫成“手屈一指”,是由于寫字的人認(rèn)為屈指是屬于手的事情,他不知道首先彎下一個大拇指才是表示第一的意思,音近而誤,可能還有其他原因,但是對字義的不了解,則是主要的原因。

音近而誤,多半是由于沒有了解字的意義。

(三)消滅錯別字的方法

要消滅形近而誤的錯字,主要靠平日注意字的筆畫,一筆不茍。注意容易相混的成分加以區(qū)別。

要消滅形近而誤的錯字,主要靠平日注意字的筆畫,一筆不茍。

形近而誤的別字,與認(rèn)字有關(guān)。有些比較生僻的字,常常容易寫錯。例如:

棘手——*辣手

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也叫“扎手”。

病入膏肓——病入膏*

我國古代醫(yī)學(xué)上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膈膜之間叫肓(huang荒),認(rèn)為是藥力達(dá)不到的地方。

鬼鬼祟祟——鬼鬼**

指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祟(suì歲),迷信說法指鬼神帶給人災(zāi)禍。

音近而誤,如上文所說,主要原因是寫字的人不了解字義。因此,消滅同音別字的方法就在手深入了解字義。例如:

絕對——*決對

“絕對”是跟“相對”相對的。沒有相對,叫絕對。“絕”在此是沒有的意思。

貢獻(xiàn)——*供獻(xiàn)

古時官吏或人民獻(xiàn)東西給君主,叫做“貢”。“貢”和“獻(xiàn)”同義。

至少一*止少

“至”是“最”的意思,不能寫成“止”。

精簡——精*

“精簡”來自“精兵簡政”,不能寫成“精減”。粵、客家、閩南等方言,“簡”、“減”不同音。

挖墻腳——挖墻*

挖墻腳是把基礎(chǔ)挖掉,不是只挖一只墻角。南方許多方言,“腳”、“角”不同音。

權(quán)利義務(wù)——權(quán)*力義務(wù)

國家權(quán)力——國家權(quán)*

權(quán)利是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權(quán)力和享受的利益,跟義務(wù)相對,如選舉權(quán),言論集會結(jié)社的自由,都是我國人民的權(quán)利。權(quán)力是政治上的強制力量,或者是職責(zé)范圍內(nèi)的支配力量。南方許多方言“利”“力”不同音。

變本加厲——變本加*

“厲”在這里是“嚴(yán)重”的意思。“變本加厲”語出蕭統(tǒng)《文選序》。蕭統(tǒng)原來的意思是說:冰是積水所成,但是積水改變了本來的性質(zhì),變?yōu)楦訃?yán)重(更冷)了。現(xiàn)在這個成語被用來表示人的缺點錯誤比原來更加嚴(yán)重。粵、閩北、閩南等方言“厲”、利”不同音。

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按部,是按照規(guī)定的部位;就班,是站到指定的班次。“按部就班”,原是各就各位的意思。現(xiàn)在這個成語被用來表示辦事要按照一定的程序。

任勞任怨——*認(rèn)勞*認(rèn)怨

“任”是“擔(dān)當(dāng)”的意思,所以不能寫成“認(rèn)”。粵、客家、閩南等方言“任”、“認(rèn)”不同音。

汗流浹背——汗流*夾背

“浹”(jiā加)是“濕透”的意思,所以不能寫成“夾”。

一唱一和——一唱一*

“和”(hè賀)是“跟著唱”的意思。不能寫作“合”。吳、粵等方言“和”、“合”讀音相差很遠(yuǎn)。

由此看來,要避免別字,必須認(rèn)真了解字義,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在詞和成語被寫錯了的情況下,不能認(rèn)為我們真正掌握了這些詞語,也就是說,我們學(xué)習(xí)語言還沒有學(xué)好。我們要學(xué)好語言,消滅錯別字是必要條件之一,決不可以等閑視之。

我們要學(xué)好語言,消滅錯別字是必要條件之一,決不可以等閑視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类乌齐县| 辽阳市| 麻阳| 湛江市| 武威市| 吴忠市| 禄劝| 大同县| 汾西县| 武邑县| 页游| 石河子市| 丰都县| 郎溪县| 襄樊市| 浙江省| 鞍山市| 定边县| 滨州市| 永丰县| 西乌| 梓潼县| 乌拉特中旗| 仪征市| 琼中| 神农架林区| 长泰县| 九寨沟县| 响水县| 比如县| 张家口市| 合山市| 称多县| 怀宁县| 马尔康县| 华亭县| 苗栗市| 铜山县| 昌邑市|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