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國文常識講話
  • 王力
  • 2863字
  • 2020-09-24 13:35:26

四 漢字的寫法

漢字的基本筆形,大致可以分為八種:

漢字的基本筆形,大致可以分為八種:

1.橫。如“天”、“下”等字的首筆。

2.豎,又叫直。如“中”、“華”等字的末筆。

3.撇。如“人”、“手”等字的首筆。

4.捺(nà納)。如“水”、“木”、“敢”、“取”等字的末筆。又“道”、“越”、“走”、“足”、“之”等字的捺叫做長捺。

5.點。如“主”、“唐”等字的首筆,“小”、“太”等字的末筆。又“奇”的第三筆,“聚”的第八筆等叫做長點。

6.挑,又叫趯(tì替)。如“海”、“持”等字的第三筆。

7.折。向下折,如“口”、“田”;向左下斜折,如“水”、“多”、“社”、“次”;向右上斜折,如“以”、“衣”、“越”;銳角折,如“臺”、“去”;向右折,如“山”、“匡”。注意:漢字沒有這樣的折筆。

8.鉤。向左鉤,如“丁”、“子”、“月”、“力”、“乃”、“而”、“安”、“隊”、“郊”;向右鉤,如“戎”、“心”、“元”、“化”、“九”、“氣”。

學寫漢字,首先要學會筆順。筆順就是漢字筆畫的書寫次序。有一個二十字口訣:

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

先外后內,

先橫后豎,

最后封底。

先上后下,如“云”的筆順是1)一,2)二,3),4)云。先左后右,如“州”的筆順是1)、,2),3),4),5),6)州。先外后內,如“同”的筆順是1)丨,2)冂,3),4),5),6)同。先橫后豎,如“支”的筆順是1)一,2)十,3),4)支。最后封底,這句口訣是補充先外后內、先橫后豎的。如“因”的筆順不是先寫方框再寫“大”字,而是寫完了“冂”就寫“大”,最后封底寫成“因”。又如“土”字不是先寫“二”再寫“丨”,而是先寫“十”再封底寫成“土”(“王”、“主”、生”等字都是這樣)。因此,“由”和“甲”的筆順是不一樣的?!凹住币勒障葯M后豎的筆順,最后一筆的豎(丨); “由”依照最后封底的筆順,最后一筆是橫(一)。

依照上面的口訣,例如我們寫一個“其”字,就不能只根據“先橫后豎”一句話,把“其”字的四個橫都寫完,再寫兩豎和“八”;它的筆順應該是1)一,2),3),4),5)其。為什么?因為根據“先外后內”的口訣,應該在寫完兩個長豎之后再寫兩個短橫,又根據“最后封底”的口訣,要等到寫完“八”之后再加一個長橫,這個長橫算是底,下面的“”算是另外一部分了。

為什么要講究筆順呢?因為依照這種筆順才容易把字寫得齊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內的道理用不著解釋了,沒有人顛倒寫字,也沒有人先寫右邊,再寫左邊,或先寫里邊,再寫外邊。至于先橫后豎,是因為便于安排豎筆。例如“未”字,把兩個橫畫都寫了,才好安排豎筆在橫畫的正當中。再說最后封底,也是為了便于安排。例如“圓”字,在寫了“冂”之后,把里邊的“員”寫完再封口,就不至于方框里寫不下它。又如“由”字,如果先寫“曰”,后寫“丨”就容易穿底,變成了“申”;現在先寫“”,再封底,就沒有穿底的危險了。

有一些特殊情況,是口訣所概括不了的。

有一些特殊情況,是口訣所概括不了的。例如“刀”、“力”、“萬”、“方”等字,最后一筆該是丿呢,還是呢?我們一般都先寫,后寫丿,這樣更好安排筆畫。相反,對于“乃”、“及”等字,我們又先寫丿,后寫了。

從戈的字,也是一種特殊情況?!俺伞钡墓P順是1)丿,2)廠, 3),4),5),6)成。要使右邊的長鉤和左邊取齊。根據先上后下的口訣,“戈”的最后一筆應該是一撇,但是,依照傳統的筆順,最后一筆卻是一點?,F在兩種筆順都通行。

“半”、“卷”、“米”等字,要先寫“丷”,然后再按先橫后豎來寫。

“道”、“通”、“遏”、“逾”等字,不是根據先左后右的筆順來寫,而是根據先上后下的筆順來寫,即把走之兒寫在最后。這是因為把聲符寫完了,才便于安排走之兒的高度和長度。

字形的布局(叫做“間架”),是書法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漢字被稱為方塊字,因為大多數的漢字都被寫成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寫漢字的人常常用印有方格的紙來寫。初學寫字或臨帖時,還有人在方格內再分九個小方格(叫“九宮格”)。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把漢字寫得端正、勻稱、美觀

單體字的布局是很重要的。筆畫長短和距離都有一定的規矩。例如“大”字,橫畫應在方格的中間(九宮格橫排第二行),高了低了都不好看。又如“心”字,三個點采取三種不同的形式,互相照應,一個橫鉤又和中點照應,這四筆相互間的距離是一樣的。又如“弗”、“弟”等字,其中像“弓”字的部分,第一筆和第二筆之間、第二筆和第三筆之間,距離必須相等。這些地方都特別值得注意。

合體字,一般由兩個字合成。左右合成的,如“鯉”、“鴿”、“雕”、“醋”等,上下合成的,如“監”、“漿”、“柴”、“輩”等,都是意符和聲符各占一半位置。但是,更多的情況是意符占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的位置,而以較多的空間讓給聲符。意符在左的,如“佩”、“授”、“征”、“?!薄ⅰ坝堋?、“懷”、“詩”、“神”、“裕”等,意符在右的,如“副”、“削”、“勒”、“欣”等,意符在上的,如“英”、“筐”、“崇”等,意符在下的,如“壟”、“恩”、“熟”等。這些都是意符占較小位置的。

三拼的合體字,原則上是各占三分之一的位置,如“鍬”。有些字,依文字學說是雙拼(兩個字形成的),但在字形布局上,應該當做三拼看待,如“慧”字由“彗”和“心”構成,在字形布局上,應是“”、“彐”、“心”各占三分之一。有時候還要斟酌情況,不能機械地三分。例如“湖”、“謝”、“傲”、“懈”、“蓄”、“寨”等,都要求意符讓出更多的空間。

有些偏旁或成分采用斂筆或變形,也是為了布局的需要。如“木”、“火”、“禾”、“米”用作左邊偏旁時,應變捺為點,“土”、“玉”、“金”用作左邊偏旁時,變橫為挑,玉、金還省筆為、钅,就是因為點和挑少占點地方。又如“奇”中的“大”、“聚”中的“取”,都變捺為長點,諸如此類,都是由于這些成分在那些地方宜縮不宜伸(比較“奇”和“奪”)。

并不是所有的漢字都要寫成一樣的大小,也不是都要寫成方塊。例如“口”字,它的形體本來就小,如果寫成和其它的字一般大,反而不好看,又如“算”、“囊”、“鞭”、“蜘”、“麟”等字,由于筆畫繁多,本來就該多占地方,如果寫得比其他的字稍大一點,并不難看,壓縮得和其他字一般大小,反而不相稱。又如“心”、“曰”等本來是扁體字,不能硬把它拉長,“多”“意”等本來是長體字,不能硬把它縮短。即以合體字而論,也不能處處構成正方形。下列的四種情況值得注意:

1.左齊上。左邊的偏旁只要求上部和右邊取齊,或大到取齊,不要求下部也取齊。例如:

鳴 城 決 研

2.左居中。左邊的偏旁既不齊上,也不齊下,只是居于左邊的中間。例如:

明 略 峰 蝗 攻 鳩 難 規 端

3.右齊下。右邊的偏旁只要求下部和左邊取齊,不要求上部也取齊。例如:

即 郭 初 勤 乳 記 機 燈 細 把 翔 取

4.右居中。右邊的偏旁既不齊上,也不齊下,只是居于右邊的中間。例如:

和 知 如 加 紅 扛 杜 社 弘 私 馳

合體字一般既是兩個字組成,那么其中的偏旁不可能是正方形,而只能是長形。有些偏旁不宜于寫長,寫長了不好看,所以采取上述的四種變通辦法。這些布局,都是要在臨帖時好好體會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左旗| 扶风县| 西贡区| 益阳市| 河津市| 潍坊市| 蓬安县| 合阳县| 琼结县| 怀集县| 宜君县| 江口县| 天柱县| 华蓥市| 静宁县| 静宁县| 凤山县| 玉山县| 苍溪县| 南雄市| 得荣县| 延津县| 七台河市| 班戈县| 华阴市| 呼伦贝尔市| 崇礼县| 新蔡县| 汉中市| 辛集市| 安仁县| 永宁县| 西平县| 织金县| 昌平区| 南陵县| 广汉市| 满洲里市| 巨野县| 双流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