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 小椰子
- 1642字
- 2020-09-21 11:17:00
投資自己,是一生的修行
01
我的表姐,生完孩子后,身材如吹氣球般迅速膨脹起來;辭掉工作后,每天不是在家看綜藝性娛樂節目,就是找鄰居打麻將;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生日時想買條稍微貴點的手鏈,都被表姐夫一口回絕。
以前我和她無話不談,現在居然和她無話可說,因為她一開口就是抱怨自己的婆婆、老公、孩子。“我說你呀,也該早點準備嫁人了。寫文章又不能當飯吃,嫁個好老公才是正經事。”她拉著我的手絮絮叨叨,我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當初那個能和我徹夜聊古典文學的表姐已經消失了。
有人說:“一個人變老的標志是,他覺得人生一眼望得到頭,不會再有改變,于是放棄了學習,放棄了提升自己。”然而,作為一個人,讓自己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光鮮、更自信,才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表現。
02
某自媒體作者講過這樣一件事:她和新同事一起逛商場,同事買了不少彩妝,而她則挑選了一些經典書籍。當她排隊結賬時,順手推薦了兩本自己覺得讀后受益匪淺的書給那個同事。同事翻過來看了看價格,搖頭說:“好貴,不買。”她覺得很納悶:兩本書的價格分別為39.8元和36元,加起來的價錢不過同事剛買的那盒眼影的十分之一。有錢買化妝品,怎么沒錢買書?看著她困惑的樣子,同事解釋:“就是因為剛剛買彩妝花了太多錢,所以現在才要省吃儉用呀。”花錢買化妝品和衣服,美其名曰“投資自己”,可同事卻不知道,投資自己并不僅僅是把錢和精力投在外在的美麗和光鮮上。
我觀察過許多光鮮亮麗的職場女性,她們無一例外地化著精致的妝容,穿著得體的服裝,走起路來氣場十足。但別忘了,更重要的是,她們的專業知識過硬,談吐優雅有內涵,做事干練有格局。她們不滿足于現有的成就,而是將大部分的錢和時間花在投資自己的能力、眼界和經驗上,一步步達成自己的目標,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寫過一本書,名叫《不再為錢煩惱》。書中,他認為我們需要建立和自己年齡相符的金錢計劃:20—30歲,自我投資;30—40歲,細心培育20歲時播種后冒出的新芽,同時持續播種;40—50歲,進一步拓展,成立儲蓄急救箱;50—60歲,持續收成,挑戰新事物;60歲,歸零。
養成學習型思維,不斷在最好的年齡里投資自己,才能讓自己活得越來越有底氣。
03
我認識一個1993年出生的姑娘,她平時穿著樸素,為人低調。別的女生追求名牌包和高跟鞋,追求最新款的化妝品,她卻一年到頭拎著一個棉麻制的手袋,看上去清心寡欲。
每次和她聊天,我總能收獲滿滿,因為她實在是太見多識廣了。她一個人游歷過歐洲、澳洲、東南亞,在布拉格廣場曬過太陽,在熱帶湖泊游過泳。周末,她喜歡去尋找城市里一些不知名的咖啡館,用心品嘗不同口味的咖啡。她是音樂劇和畫展的愛好者,熱衷于將為數不多的存款花在劇場和藝術館里。她的眼界、格局和氣質,都遠遠超過了同齡人的。她臉上洋溢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令我十分羨慕。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將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回憶最近花錢買過的商品,另一組回憶最近花錢買過的經歷,然后分別對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打分。結果,買經歷的人比買商品的人獲得了更高的幸福感。
與其購買奢侈品,不如把錢花在購買經歷上:去聽一場演唱會,去吃一次之前沒有嘗試過的美食,去旅行,去聽演講……松浦彌太郎說:“吃一頓1000元的大餐,有時比買1000元的東西可以學到更多東西。”想要活得更高級,也許可以嘗試省下購物的財力,去豐富生活體驗。盡量接觸這個時代的美好事物,才能讓自己變成一個更有內涵的人。
04
大多數人平庸,是因為他們不肯下定決心做出改變,不舍得將錢花在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地方。其實,投資自己,你的視野、格局和思想才能更加廣闊;體驗不同,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你才能看到自身無限的可能性;保持精致,才能將繁雜的生活,過成另一種詩和遠方。
試著問問自己:在過去的一個月里,你的閱讀量是多少?是否將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對的地方?是學習了新技能、新知識,還是依舊將日子過得渾渾噩噩?
實際上,當你決定改變時,最困難的一部分已經結束。投資自己,是一生的修行,不要讓自己的金錢和時間,荒廢在最好的年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