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橫扇大隊的潘佰勤突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陳站長,聽您講當學生時實習的第一次,特別是您那位女同學實習時第一次的表現。我們這些大男人相形見絀了。一根筋,只會悶頭傻干,累得腰酸背痛,工作效率極差,笨手笨腳惹人笑;我的手在劃藥瓶時,還給劃破了,好在口子不大,我也不敢吱聲。陳站長您講得好,干活或學習時,應該多轉轉大腦,您那個女同學眼眶里閃著淚花,但大腦中卻思考著如何解脫眼前的窘境,讓人欽佩。”
“今天上午2個多小時的活兒,累點也就算了,學員們邊干活邊思考,這么鮮活的小生命,出娘胎沒幾天,就得病了,沒精打采、耷拉著腦袋怪可憐的。我們在灌藥時,心中沒譜,內心害怕,手忙腳亂,怕把小豬捏傷。這可是出了娘胎第一次伺候仔豬灌藥啊,還擔心這個藥灌下去有用嗎?我還有個問題想問陳站長,今后我們出診治病時,由于醫術水平有限,把豬給治死了怎么辦?譬如灌藥不當,把豬嗆死了。”
潘佰勤28歲,已成家立業,是我們這幫學員中最年長的,處世待人,周到得體,也顯得最有見識,整天笑嘻嘻的。但令人意想不到的,這個大隊赤腳獸醫培訓班開班二天,已讓他不淡定了。潘佰勤上午在為仔豬取藥、灌藥時受了輕傷,心中窩囊得慌,又擔心出診治療出意外,不揣冒昧,把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陳站長聽了潘佰勤的提問,臉上的笑容慢慢收斂。“潘佰勤,你提出治療時出了醫療事故怎么辦?我們先不說出了醫療事故怎么辦,我要說潘佰勤今天早晨第一次給仔豬治病時,會想到了治死了怎么辦這個問題。這說明了什么?因為我們本身是農民,是農家宅院走出來做大隊赤腳獸醫的農家青年,深知一頭豬在一戶社員家中的份量。潘佰勤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如果我家的豬病了,讓獸醫給治死,即使得到了賠償,但豬舍中豬沒了。養豬也講究個時令節氣,就是春夏抓苗豬,冬季殺年豬。如果豬已長到幾十斤了,因得病沒治好,死了,你說這一戶農家,這一年特別是到了年終,從何處去找‘幸福感’。所以潘佰勤深知自己作為一名大隊赤腳獸醫肩上職責的份量有多重,才會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一種有責任性的體現,潘佰勤可能意識到了我們作為一名獸醫如果不能把牲畜的病治好,那我們作為一名大隊赤腳獸醫有何臉面背著藥箱在田頭行走、在農家后院的圈舍進出。大隊赤腳獸醫是一份必須有擔當的人才能承擔的職業。昨天上午的開場白,我已講過‘四不’精神,所以這不是一份體面、輕松的活兒,但卻是廣大社員、生產隊迫切需要有人來承擔的這樣一份工作。各大隊領導把一項涉及到千家萬戶利益的大隊赤腳獸醫工作交給了各位,各位學員應該義無反顧地承擔起這份責任。以身為一名大隊赤腳獸醫為榮,以能用自己的獸醫醫術為廣大社員服務而驕傲;人這一輩子,能做些事,能有為本村鄉民服務的機會是人生一大幸事,可遇不可求,應該珍惜,不要稍感疑惑,棄如敝履,成為終身遺憾。大隊赤腳獸醫,這是一份技術工作,僅有擔當,愿意承擔責任,只是匹夫之勇,當社員請你為他家豬治病,他是希望你把他家的病豬治好,而不是希望看到你拍著胸部說,治死了,我賠,你說多少,我就賠多少。至于在治療時出了醫療事故,如果是人為因素,那就是失職,失職必須擔責。”
“要想獲得廣大社員對你醫術的信任,你只有用一流水準的醫術和良好的業績為你做擔保。”
“我們今天上午為燕東大隊三哥家治療仔豬的白痢,算是學習獸醫醫術跨出了第一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獸醫,學習的路還很長很長,困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但我們不能稍有阻力,就心寒膽落,激流勇退。我們應該面對當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心無雜念,知難而進。”
陳站長說到這里,招呼潘佰勤坐下,“下面我來回答潘大哥提出的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醫療事故的問題。”
“我要告訴大家,這只是一個假設的問題。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是否會有治死豬的案例發生的可能性。”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豬的正常壽命是多少年?”
我們這些學員從那兒去知道豬的自然壽命是多少年啊?我們雖然是一個初中畢業生,但畢竟知識面有限。當然我們知道,老母豬、大公豬可活個3至5年吧,這個大家日常生活中都看得見,明擺著的。老母豬、大公豬使命在身,它們為豬的家族延續香火,還要為人類提供肉食,多享受幾年老天賜于之壽命,亦在情理之中。
“一條豬能活多少年是作為一名獸醫該掌握的基礎知識。豬的正常壽命是20年,相當于人的80歲。一頭豬,如果生命僅1年左右就被殺了,也就是人類小孩子4-5歲的年齡。”
“我們學員中已有幾位是做父親的了,你們有沒有體會到,小孩子的免疫力低,容易生病,但孩子生病,只要治療及時,痊愈得也快;昨天還發燒躺著,今天剛燒退又活蹦亂跳了。但家中有老人生病,患個感冒,稍不注意,就可能轉為肺炎。這是什么原因啊?”
下面有學員搶著陳站長的話頭說:“小孩子嘛,跌跌撞撞長1歲,磕磕碰碰更結實;小病、小災鬧不停,轉眼已成大小伙(大姑娘)。”
“這個學員說得正確,小孩子正處于生命力最旺盛的生長發育期;老人嘛,就不行了,身體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經不起折騰。”
“我們的小苗豬也像個小孩子一樣正處于生命力的萌芽狀態,既脆弱又頑強。有個小病什么的,只要治療及時,恢復得也快。所以,不管是仔豬、骨架豬(3至4個月生長期,幾十斤重,正處于骨骼發育期,還沒有長膘的肉豬)、待出欄的豬,從豬的自然壽命的角度分析,它們均處于生命力最旺盛的生長發育期。你讓它死,它哪能那么容易就死了,除非‘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即使運氣差,生病拉肚子,碰到了一個責任性差的獸醫診病,該給止瀉藥時,誤拿給了通便的藥,一時也死不了,可能耷拉著袋,病歪歪的。但過了幾天,又哼哼著搶食吃了。”
“我要說明一點的是,我們獸醫給豬治病,被治病的豬,它們這個年齡段得的病往往是飼養者疏忽大意,防寒工作沒做好、飲食不衛生、喂的食物不易消化、圈舍不清潔所致。癥狀比較集中于感冒咳嗽、痢疾、腹瀉、營養不良及較少發生的高熱病。”
“這類疾病都是豬易患的常見病,各類疾病發病時,癥狀特征明顯,只要對癥給藥,藥到病除。”
“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初中畢業生,大小也算是個知識分子,看明白一份獸藥說明書,應該不是難事吧。說明書對該藥治什么病、怎樣用藥、用藥份量、注意事項明明白白的寫著。我們使用藥品時,只要按圖索驥就可以了。我們在使用藥品前,需要注意的是,應認真檢查所用藥品是否在有效期內,如果誤用了過期藥品,帶來的后果也只是無治療效果,絕不會直接致病豬死亡。”
“各位學員,中午飯后,本是大家休息的時間,而且今天上午又是第一次承擔出診任務,大家感到身心俱疲,需要休息一下,下午還有2項任務等著大家去完成,一項任務是到公社屠宰場學習給豬量體溫,第二項任務是再到三哥家喂一次藥。”
“但在中午食堂吃飯時,李醫生對我說你們出診回來,一路上沒有人說話,情緒有波動,個別學員甚至流露出了想甩手走人的想法。所以我把大家集中起來聊聊家長,舒緩一下心中的壓力。”
“各位學員,你們昨天還是扛著鋤頭在田間勞作的農民,今天已是背著藥箱在田間村舍走動的獸醫了,這種人生際遇的反差確是很難讓人一下就能適應。我們現在的個人經歷是前無古人做過,今后是否有后來者也無法預判。但我們既然已接受了大隊領導和鄉親們的重托,也已跨出了第一步,那么我們理應堅持走下去。”
這時興隆大隊的韓利民舉手示意。“韓利民你要發言。”
“陳站長,我想說幾句。”
“你站起來說!”
旁邊有學員悄悄說:“韓利民是興隆大隊的團支部記,能說話。”
“陳站長,我們學員明白你說的話,您以您做學生時的故事撥開我們心中的迷茫;以人生哲理激勵我們揚帆遠航,做一個有所作為的有志青年;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深入淺出地解釋獸醫實踐中各類業務知識,以減輕我們因無知而產生的誤解與恐懼感。我雖然不能代表大家,但我個人表態,我愿跟著三位老師好好學習,把大隊赤腳獸醫這份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我也希望我們學員之間能相互幫助,盡早能承擔起大隊赤腳獸醫這份工作。我說完了。”
韓利民坐下后,陳站長帶頭鼓起了掌,其他學員也跟著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