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區塊鏈:行業解決方案與案例分析
- 孔劍平 曹寅 楊輝輝 呂新浩等
- 2370字
- 2020-09-14 18:16:01
1.2 產業區塊鏈發展狀況
1.2.1 行業規模逐漸擴大
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區塊鏈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16年僅為1123.1萬元;2017年急速上升至3267.2萬元,增幅高達190.91%;2018年則為6840.7萬元,增幅略有下降但增長依然迅猛,為109.38%;到了2019年,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了1.12億元,增幅為67.16%。
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年來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正在不斷增長并且增幅巨大,其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因為數字貨幣的行情變動為區塊鏈行業帶來了大量的關注度。這一點我們從2017年大牛市時區塊鏈行業規模的驚人漲幅中就可以看出,而到了2018年和2019年,行業逐漸恢復了冷靜和理性,產業規模增長自然也開始趨于平穩。
第二,因為區塊鏈產業的核心框架正在逐漸完善和成熟。不可否認,近幾年來行業當中確實存在著一些泡沫,但技術本身并沒有停下迭代、升級和擴充的腳步,無論是拜占庭容錯算法、共識算法,還是隱私保護技術、跨鏈與擴容技術,都出現了相較于之前更加優良的解決方案及項目創新。
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自2016年以來,我國與區塊鏈相關的國家政策數量正在快速增加,其中超過80%的政策均為扶持和鼓勵性政策,2019年下半年更是實現了相關政策數量的爆發式增長,僅在這半年的時間里,有關區塊鏈的新增政策和政府表態就多達66個,超過了2018年全年的政策數量。
伴隨著扶持和鼓勵性政策的出臺,整個社會對于區塊鏈技術的重視程度、投入資金都在逐步加大,這無疑極大地推動了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進程。
1.國家層面的重視與推動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這一指示將區塊鏈技術正式推向了大眾,推到了我國未來發展建設的主舞臺上,也讓產業區塊鏈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用一個簡明的詞語——變局——即可概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如此重視和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宏觀原因。而這個所謂的“變局”又劃分為了兩個重要的版塊,其一為經濟形態的變局,其二為產業革命的變局。
經濟形態的變局指的是由傳統經濟模式向數字經濟模式的轉型。
一直以來,我國都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和推進,積極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早在2016年G20峰會舉辦期間,我國作為G20峰會的主席國和主辦方,就已經將數字經濟列為峰會的一項重要議題,并主持起草了《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倡導各國通過數字經濟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而數字經濟的基礎正是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為代表的信息技術。
單以區塊鏈來說,區塊鏈能夠為數字經濟的建設提供諸多助力。
比如,實物資產的數字化。實物資產本身由于其物理實體的存在,它的線下確權和管理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是將這些資產轉移至線上之后,它的真實性、歸屬性以及安全性就不再有可靠的保障了。而區塊鏈的可信性、抗篡改等特點恰好可以提供這些保障。
再比如數字貨幣,以分布式記賬、分布式儲存、分布式傳播為核心理念的區塊鏈能夠與數字貨幣進行有機的結合:區塊鏈為數字貨幣提供了有效的加密手段和管理渠道,數字貨幣則令區塊鏈從單純的信息載體升華為價值載體??梢哉f,區塊鏈就是數字貨幣得以存在的最底層、最基礎的技術手段之一。
2019年,有兩大數字貨幣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關注和熱議,一個是Facebook的Libra,另一個是中國人民銀行的DCEP。
前者具有抗監管、抗中介且能夠實現自主管理和跨境支付的特點,這些特點對于各國以實體法幣為絕對核心的傳統金融體系來說,是極具威脅和沖擊力的。后者則是突破性地將法幣進行了數字化升級,這一升級將有可能使人民幣建立起全新的信任體系,取代美元具有絕對話語權的國際金融系統,也是極具影響潛力的。而上述的這一切,都離不開區塊鏈技術的支持。
從我國經濟形態的轉型到數字經濟的建設,再從數字經濟的建設到區塊鏈技術,這是一個逐漸細化的過程,在這個抽絲剝繭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戰略意義。
第二個變局,產業革命的變局,它還有一個更通俗、更為人們所熟悉的名字——工業革命,指的是由于科學技術層面的重大突破,而對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乃至國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重大的變化?,F在,正有一批堪稱重大突破的新興科學技術擺在我們面前,包括剛才提到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等。
由于一些歷史原因,我國沒能趕上蒸汽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和電氣時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所以在那個年代,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什么叫作“落后就要挨打”。于是在信息時代和新能源時代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我國勇往直前、奮起直追,并且取得了頗為豐碩的成果。但由于國家基礎建設整體比較落后,因此我們長期處于一種“追趕者”的狀態。
不過,在即將到來的、以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我國與那些過往我們拼命追趕過的大國、強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重要機會,因為在這場競賽中,我們很有可能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領跑者”,而不再只是“追趕者”。
抓住了科學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即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也就抓住了這次機會。這一觀點與前文中講到的產業區塊鏈的必要價值也是不謀而合的。
2.全球發展對比
除了線性發展的縱向比較之外,競爭性發展的橫向比較也是非常關鍵的。對比一下2016年至2019年全球區塊鏈行業發展的同期數據,國際區塊鏈行業市場規模的同期數據分別如下:2016年2.28億美元、2017年4.1億美元、2018年46億美元、2019年103.69億美元,三次的增幅分別是79.8%、1021%、55.63%。
顯然,對數字貨幣市值變化做出反應的不只是我國,整個世界都對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也使得全球區塊鏈產業規模在2018年年初出現了堪稱恐怖的爆發式增長,同時這也意味著從2018年開始,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國際競爭對手開始大量增多。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國近年來的GDP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5%以上,但是區塊鏈產業規模的全球價值占比卻僅為1%左右,可見我國區塊鏈企業的發展狀態以及相關的投資和融資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