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6.2 數據產品經理面試案例

筆者在一家電商公司擔任數據產品經理一職,由于業務發展要求,團隊需要新增一名小伙伴來負責設計一款企業內部的數據產品,主要對接運營同事,在開展線上營銷活動時可通過點選條件進行用戶篩選,快速選擇推送用戶并記錄運營效果。筆者與公司HR溝通,希望面試者至少具備以下能力,希望HR在篩選簡歷時重點關注。

·產品方面,這是一個偏初級的職位,希望候選人有2年左右相關工作經驗,經歷過完整的產品需求收集、分析、定義、設計、落地和迭代過程;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獨立與運營同事對接產品需求。

·數據方面,了解電商相關領域常見數據指標體系,熟悉公司數據流的采集—清洗—管理—展示—分析—挖掘的處理過程及公司常見數據分析應用場景。

·其他方面,良好的跨團隊溝通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具備較強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如果有電商運營、增長等業務相關經驗更佳。

2天后,HR反饋有一位不錯的人選,在電話溝通過程中得知候選人的項目經驗比較豐富,表達能力良好,與這次職位的需求比較契合。等筆者趕到會議室,候選人和HR已經在會議室待著了。

1.自我介紹

一般來說,自我介紹部分持續3~5分鐘,候選人需要開門見山地介紹自己的學習背景、從業背景和項目經歷。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候選人務必注意緊扣核心——我為什么來面試這個職位,對于這個職位我有什么優勢,引出最為相關的從業經歷,并用一定的數據來表征所做工作為公司帶來的意義,為后續深入介紹相關工作(項目)經驗做準備。

筆者:辛苦辛苦,路上過來還順利吧?我是數據產品這邊的負責人,歡迎你過來面試,請你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

候選人:好的,面試官您好!我是SJ,畢業于北京某211高校。我有兩年的工作經驗,畢業后一直在一家在線教育公司擔任數據產品經理,主要職責是幫助公司完成內部數據支持系統的搭建,并且為不同部門提供數據應用產品,讓數據更好地幫助業務進行決策。

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目標,比如銷售部門的目標是提升成單率,我就為銷售部門提供了線索分析的工具,能夠清晰看到用戶對于課程的偏好程度,方便銷售跟進。這個線索分析工具上線之后,成單率提升8%。再比如市場部門的目標是提升ROI,我為市場部門提供了渠道能力監控工具,可以看到不同的投放渠道后續的漏斗轉化能力,讓市場部的同事更好地分配和調整預算。

為了更全面地獲取數據,首先要對底層的數據支持系統進行搭建,包括埋點、質量檢測等,這部分的工作我會跟平臺產品經理和開發同事一起溝通。

我覺得我目前具備了一定的數據產品設計經驗和數據分析能力,想來試試貴公司的初級數據產品經理職位,請面試官多多指教。

該候選人的自我介紹按照學歷背景—經驗背景—主要職責—工作成果來展開,整體邏輯清晰,最后強調了自己與面試職位的關聯性,體現出自己能夠把握這個機會的自信,整體時長也控制得比較合適。

此環節大忌:長篇大論

2.圍繞項目和數據產品能力展開

筆者:嗯,聽上去你做的事兒還挺豐富的,就拿銷售部門的線索分析工具來說吧,你考慮了哪些維度,銷售部門又是怎么用這個工具的呢?

候選人:我們的用戶路徑是各類廣告推廣渠道—公司官網/落地頁—課程詳情頁—下載課程大綱等各種評估—點擊付款按鈕—下單成功,因此我們在銷售的線索分析工具中會圍繞這些用戶行為展開。我們根據歷史數據對這些特征進行提取,用邏輯回歸來搭建模型,提取出對于最終決策最有影響的因子,作為銷售部門的跟進依據。最終我們還會輸出一個總體的用戶價值評分,讓銷售部門在跟進之初就預判優先級和成單可能性。

筆者:嗯,那么你們是怎么獲取這些數據的呢?

候選人:我們通過頁面的埋點來獲取這些數據,包括各個頁面的瀏覽時長、跳出率、按鈕點擊率等。

筆者:嗯,你們怎么去做這些埋點的?

候選人:我們用的代碼埋點,包括頁面統計和事件統計。頁面統計就是統計頁面的訪問情況、次數、時長和流向關系,事件統計主要是操作行為,比如按鈕的點擊和執行結果等。

筆者:代碼埋點有什么優劣勢?

候選人:代碼埋點是我們自己工程師埋點,所以可以非常精確地選擇什么時候發送數據,發送什么樣的數據,數據的事件類型都可以自定義設置,比較靈活。但是代碼埋點的代價比較大,每次更新都會帶來很大的工作量。而第三方的SDK雖然部署起來比較方便,但是其準確性和多樣化肯定不足以與代碼埋點相提并論。

圍繞項目和數據產品能力展開的環節往往是面試中的核心環節,面試官在此環節的主要考察目標包括:

·針對職位所需的專業能力對候選人進行考察,確認候選人與所招聘職位的專業要求的匹配程度;

·針對候選人的工作經歷和項目經歷進行細節考察(如技術細節、業務邏輯、設計思路、上下游工作關系等),確認候選人經歷的真實性和基本功。

該候選人在這個環節表現得比較好的地方:對于自己所負責產品的業務邏輯比較清楚,了解銷售部門在使用過程中的痛點,也了解產品研發過程中與埋點相關的技術細節,能夠對比不同埋點方法的差異。

還可以表現得更好的地方:候選人沒有明確說明銷售線索分析工具的需求是來自銷售部門還是自己團隊的創新。如果是自己團隊的創新,自己是如何說服銷售部門使用和推廣的,反饋如何,有哪些是開始沒有想到的需求,有哪些又是雞肋功能,這些信息能增加工作經歷的可信度,同時展現候選人深度思考的能力。

此環節大忌:弄虛作假

雖然大家的項目經歷不盡相同,但對于數據產品經理來說,所負責產品的數據運轉流程包括采集清洗、計算管理、展示分析和挖掘應用的邏輯大體是相通的,因此項目涉及的埋點體系、數據指標及管理體系、統計分析工具和數據挖掘應用結果需要在面試之前好好回顧,做到心中有數。第4~11章將會對數據產品的組成和應用進行詳細闡述。

3.圍繞數據產品經理職位的思考

筆者:你覺得數據產品經理與其他產品經理的角色有什么不同?

候選人:我覺得首先是工作內容上,其次是能力上。從工作內容上看,一般產品經理都重在對功能類需求的把握和對產品進度的管理,目標是提升用戶體驗,讓用戶更開心、更長時間地留在產品上。而數據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是建立數據指標體系,產出合適好用的數據工具或應用產品,數據產品經理相對來說是偏B端的,對于業務痛點的熟悉程度更高。

從能力上看,有的時候公司不是沒有數據,而是有太多的數據,不知道怎么去看,不知道如何解讀,這個時候需要數據產品經理設計恰當的數據指標以供用戶分析。所以數據產品經理對于指標體系搭建、算法模型和數據平臺建設都需要有比較深的認知,而擁有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或編程能力,溝通起來會更順利。

筆者:你工作的上游部門和下游部門分別是誰?

候選人:一般來說,我的上游部門是各個業務部門,比如銷售、市場、售后等,他們會給我們提需求,我也會主動了解他們工作中的難點和痛點,看能不能用數據來幫助他們作決策。下游部門包括數據分析部門和開發工程師,我們會一起研究模型,對數據質量進行檢測,對數據來源進行部署。

面試官圍繞數據產品經理職位的思考主要是希望考察候選人在工作中是否對數據產品經理這個角色的工作內容、邊界、方法及未來發展方向有清晰認知,同時在之前工作經驗中是否積累了通用的方法論。

該候選人在這個環節表現得比較好的地方:回答比較有邏輯,拆分成工作內容和關鍵能力兩個方面來解釋數據產品經理跟其他產品經理的角色,并分別提到了與自己經驗能力相關的指標體系建立、數據分析能力和業務痛點把握這類關鍵能力,強化了在面試官心中的印象。

還可以表現得更好的地方:由于業務領域的細分,除了功能型產品經理以外,市面上逐漸涌現出策略產品經理、商業產品經理、B端產品經理等多種職位。候選人可以嘗試其他的角度,例如在產品研發的不同階段分別需要什么類型的產品經理介入,或者從公司業務的發展和團隊建設的規模來看,職能細分是如何發生的。

此環節大忌:過分夸大職責范圍

圍繞數據產品經理職位的思考是通用型的問題,無論是初級、中級還是高級職位都可能會遇到。相對初級的職位一般側重于業務問題的解決,而面試越高的職位越看重對于本領域知識的抽象、跨團隊的協作和通用方法論的沉淀。對于不斷成長的數據產品經理而言,這類軟實力的提升不可謂不重要。第2章和第3章將對數據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和技能提升進行詳細闡述。

4.開放性問題

筆者:好的,有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有一個放滿玩具的倉庫,現在亂糟糟的,需要你對玩具進行一些分類,你會怎么思考這件事?

候選人:嗯……方便問一下分類的目標是什么嗎?是為了更快地找到想要的玩具,還是為了更快地發貨,又或者是更合理地利用空間?

筆者:這是一家玩具店的倉庫,主要是為了更快地發貨,當然也為了更合理地利用空間,畢竟空間也是成本嘛。

候選人:如果是這樣的話,從空間利用的角度上,我會先按照大件和小件來作區分,因為大件和小件的發貨所需要的工具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我會考慮按照店鋪本身的寶貝分類來進行排序,最熱銷的品類放在最方便獲取的位置,相對冷門的品類放在較里面的位置。再者,如果考慮季節性、節假日、活動促銷之類的影響,還可以對目標客戶群體進行細分,觀察走勢,對于倉庫的分布進行調整。

筆者:如果讓你給大老板設計一張報表,每天早上供他查看,你會怎么設計?為什么?

候選人:我覺得會分三個部分吧。第一部分是公司最主要的目標,也就是我們的北極星指標(例如營收,具體參見第6章)當年和當月的完成情況,以及與上周的同比情況。第二部分是對北極星指標進行拆解得到的二級指標。假設營收=用戶數×客單價,報表會對用戶數和客單價進行明細展示,包括新用戶數、老用戶數、整體客單價、不同課程的用戶比例和營收情況等。如果大老板看這個報表的時間比較短,比如只有一兩分鐘,那么這兩部分基本就滿足要求了;如果他有更多時間,想要更好地指導下屬工作的話,第三部分可以進行更細地拆分,考慮更豐富的維度,例如財務上不同渠道花了多少錢、ROI如何、不同的課程表現趨勢如何、是否需要考慮課程更替、近期的投訴率和NPS如何變化等。

在開放性問題的環節中,面試官主要考察候選人在一個不熟悉的場景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往往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因此,候選人在接到開放性問題時不要緊張,可以假設有多種情況,每種情況的解決方案能自圓其說即可。如果真的完全沒有思路,也不要冷場或埋頭苦想,可以就不清楚的地方向面試官提問,來獲取思路。

這個候選人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兩個,一是針對開放性問題的目的與面試官互動,縮小思考范圍。將一個大問題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針對不同場景進行逐個解決,這種思考方式是面試中很可取的。往往面試中留給候選人的思考時間并不會很多,分拆問題有助于將雙方都聚焦在其中一個點上,像抽絲剝繭一樣找到最終的“線頭”。二是將問題帶入自己熟悉的環境。結合已有經驗來解答,會比設計一個不熟悉的場景更得心應手。

此環節大忌:天馬行空或支支吾吾

5.“你有什么問題”

筆者:嗯,好的,你的情況我們大致了解了,請問你有沒有什么想了解的?

候選人:我想了解一下這個職位所在的團隊和團隊規模。

筆者:這個職位屬于我們公司數據中臺的部門,大團隊有20人左右,按照不同的業務模塊分成3個小組,我分管其中一個小組,目前加上我有8個人。你還有其他問題嗎?

候選人:好的,那我想請問下后續的安排如何?

筆者:我們后面還會有一輪面試,是我們中臺的負責人來面試你,有新消息我們HR會跟你聯系!

候選人:好的,謝謝面試官,今天辛苦您了。

在面試的結尾,一般面試官會問一下候選人對于公司或者團隊有什么問題,這個時候面試官可以從候選人問的問題來了解他關注的東西,甚至是離職原因和求職動機。例如該候選人問了團隊規模,可能是想知道團隊是不是初創,大致的業務量和分工如何,是否有比較完善的流程。筆者也遇到過候選人提問公司福利、假期、收入等問題的,這類候選人往往對薪酬福利比較看重,可能是因為待遇不夠而離開。

對于候選人而言,這是面試過程中一個典型的化被動為主動的機會,可以趁此機會主動提出自己比較關心的問題,請面試官回答。這里有兩個陷阱請盡量避免。

·薪水,如果整體面試過程沒有談及薪水,最好不要主動提起薪水相關的話題。如果迫不及待地關心待遇或者福利,面試官或HR會認為你比較關心個人利益,在薪資上可能會斤斤計較。

·態度,在這個環節盡量不要回答“我沒有問題”,既然來面試,肯定會希望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對于面試的職位理應有充分的準備,如果直接回答沒問題,顯得太過隨意,對面試崗位沒有充分的思考。

候選人可以針對職業發展、挑戰和仍需提升的能力角度來發問,體現出上進心和求知欲,讓面試官和HR認為你是積極上進的,加深對你的良好印象。例如面向面試官,你可以這樣提問:

·您能幫我介紹下,我們部門的整體架構嗎?平時對接比較多的上下游部門有哪些?

·我們部門是如何推動業務發展的?未來1~3年的規劃是什么?如何看待行業/某個細分領域未來的發展?

面向HR,你可以這樣提問:

·這家公司的文化有哪些特點?比較歡迎什么類型的員工加入團隊?

·這個崗位為什么會開放出來?這個部門的人員設置是怎樣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临朐县| 蕲春县| 嘉禾县| 儋州市| 古交市| 刚察县| 来宾市| 郸城县| 青冈县| 田林县| 南京市| 托克托县| 巴林左旗| 南溪县| 建湖县| 广德县| 中卫市| 工布江达县| 德钦县| 榆社县| 濮阳市| 太仆寺旗| 宜川县| 平罗县| 福鼎市| 凤阳县| 讷河市| 兰州市| 铁岭市| 军事| 富锦市| 宜黄县| 克拉玛依市| 镇原县| 琼中| 泾阳县| 麻阳| 裕民县| 北辰区|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