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陳湯:明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

陳湯(生卒不詳),字子公,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建昭三年(前36年),陳湯作為西域副校尉,有著與西域校尉甘延壽共同出使西域的輝煌外交經(jīng)歷,尤其是一舉誅殺羞辱并殺害漢朝使者的郅支單于而威名西域。他“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誓言流布至今。

(一)明犯強漢的郅支單于

陳湯,出身貧寒,幼年的艱難生活磨礪了他吃苦耐勞的堅毅品格。幸運的是,初元二年(前47年),陳湯在張勃的舉薦下踏入仕途,但其后并非一帆風順,先是因未奔父喪入獄,之后幾經(jīng)輾轉(zhuǎn),成為郎官。后與甘延壽一起,擔任西域都護府副校尉和校尉。

這時,匈奴郅支單于曾經(jīng)兩次羞辱甚至殺害漢朝使者。漢宣帝的時候,匈奴內(nèi)部矛盾激化,五個單于爭奪王位,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都送兒子為人質(zhì),漢朝都接受了。后來呼韓邪單于親自到漢朝稱臣朝見宣帝,漢朝派兵護送呼韓邪單于回去,郅支單于見到后怨恨漢朝擁護呼韓邪單于而不幫助自己,就困住漢朝使者江乃始等人并羞辱他們。初元四年(前45年),郅支單于派使者進貢,順便要求帶走入侍的兒子,愿意歸附朝廷。漢朝派遣衛(wèi)司馬谷吉去護送侍子,到郅支王庭后,郅支單于竟然殺害了漢朝使者谷吉等人,郅支單于自己知道有負漢朝,于是向西逃到康居。漢朝派遣三批使者到康居要谷吉等人的尸體并妥善處理善后事宜,郅支單于不肯聽從詔令又一次羞辱漢朝使者,驕傲怠慢到如此地步。

陳湯為人沉穩(wěn),有勇有謀,善于把握時局,對于西域形勢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當時,郅支單于認為呼韓邪單于深受漢朝青睞,勢力日漸增強,而自身處境危險,于是兼并了呼揭、堅昆、丁令,并不斷向西發(fā)展,與康居合謀想要入侵烏孫、大宛,并以烏孫地作為日后的根據(jù)地,北擊伊列(今伊犁草原一帶),西奪安息,南得月氏、烏弋山離(今阿富汗南部)。如果郅支單于的計謀一旦實現(xiàn),那么整個西域必將被匈奴控制,并且郅支單于性情剽悍殘暴,如果任其發(fā)展,西域社會必定動蕩不安。因此,陳湯向甘延壽建議,趁郅支單于的計謀尚未得逞,應該及時發(fā)兵攻打。畢竟他現(xiàn)在居地遙遠,沒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沒有可以使用強弩的將士,因此召集起屯墾戍邊的兵卒,再調(diào)用烏孫等國的軍隊便可制勝。

(二)選擇時機,擅自攻伐

但是西域校尉甘延壽并沒有同意陳湯的建議,而是希望先得到朝廷的準許。而恰在此時,甘延壽大病一場,陳湯料定朝廷內(nèi)部定會因為是否要開戰(zhàn)而爭論不休,居廟堂之高的朝臣并不了解嚴峻的邊疆形勢,若等到朝廷批準后再行動必會延誤戰(zhàn)機。危急關頭,陳湯不顧違抗朝廷及軍令的嚴重后果,趁甘延壽養(yǎng)病之機,私自下令召集諸國兵馬,調(diào)集漢朝屯田吏士,出征匈奴。甘延壽在病榻上知道這個消息后十分震驚,擅自調(diào)動軍隊是觸犯王法的,便要阻止陳湯。不料陳湯憤怒地說:“大軍已經(jīng)匯集而來,你難道還想要阻擋嗎?不抓住戰(zhàn)機,怎么能建功立業(yè)?”甘延壽在此形勢下也不得不聽從陳湯的安排,與其一起集結西域屯田部隊和西域諸國軍四萬多人征討郅支單于。

當時郅支單于扎城在都賴水(今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塔拉斯河)流域,與車師國(今吐魯番)距離甚遠,為方便沿途供給,陳湯、甘延壽將征討郅支單于的隊伍分為兩支,一支隊伍沿著天山南麓,翻越蔥嶺先抵大宛(今費爾干納盆地),再前往攻打郅支城(今江布爾城);另一支隊伍從溫宿國向北翻越天山,經(jīng)烏孫、康居,抵達闐池(今伊塞克湖)西。郅支單于得到漢軍進攻的消息時,料定遠道而來的漢兵無法長久駐扎,不料漢兵的進攻十分猛烈,不到兩天時間,駐防就被漢軍攻破,軍候假丞杜勛砍下了單于的頭,得到了漢朝使者的兩個符節(jié)以及谷吉等所帶的帛書。一共斬殺郅友單于丁關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虜了一百四十五人,收降了一千多人。

甘延壽、陳湯討伐郅支單于路線示意圖(徐超 繪)

戰(zhàn)后,陳湯與甘延壽立即寫奏疏向朝廷上報私自發(fā)兵征討郅支單于的原因,說:“臣等聽說天下的大道理,應當是天下一統(tǒng),以前有唐和虞,如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自稱是北藩,只有郅支單于反叛對抗,沒有受到懲罰,大夏以西的地方,都以為強大的漢朝不能使郅支單于臣服。郅支單于殘酷毒害百姓,罪大惡極通達到上天。臣甘延壽、陳湯率領仁義的軍隊,替天誅伐,依賴陛下的神靈,陰陽調(diào)和,天氣晴朗明麗,沖鋒陷陣打敗敵人,斬了郅支單于的首級以及殺死了名王以下的人。應把所砍的頭懸掛在稿街蠻夷的官邸間,用以昭示萬里之外的人,讓他們明白違犯強大的漢朝的,即使再遠也一定要誅殺。”

這封上疏連同郅支首級一起送回長安。奏文中“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言辭,至今仍是我軍將士捍衛(wèi)疆土的不朽誓言。

(三)獎懲之爭

這次西域行動的勝利很快傳到朝廷,陳湯未經(jīng)朝廷許可擅自發(fā)兵以及私藏錢財?shù)男袨橐贸?nèi)部議論紛紛。正當他們帶領將士凱旋時,司隸校尉(執(zhí)法官員)也從長安出發(fā),在驛道上當場攔住了陳湯對他進行審訊,并準備將其拘捕。陳湯上書皇帝說:“我與將士們不遠萬里誅殺郅支單于,按理說,朝廷應派出使者來慰勞軍隊,并表示歡迎。如今卻是司隸來檢查審問,還要拘捕我,這不是為郅支單于報仇嗎?”漢元帝聽說后,便撤回了司隸校尉,并令沿路縣城擺設酒食夾道歡迎得勝之軍過境。回朝之后,又有大臣奏請治甘延壽和陳湯假傳圣旨之罪。懦弱的漢元帝一時拿不定主意,宗正劉向認為,甘延壽和陳湯的功大于過。甘、陳“出百死,入絕域,斬郅支之首,懸旌萬里之外,揚威昆侖之西,掃谷吉之恥,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群臣之勛莫大焉”,應予封爵表彰。元帝看完劉向的上奏后,下詔赦免了甘、陳二人假傳圣旨之罪,并封甘延壽為“義成侯”,賜陳湯為“關內(nèi)侯”,各賞食邑三百戶、黃金一百斤,拜陳湯為射聲校尉,甘延壽為長水校尉。

漢成帝劉驁即位后,丞相匡衡又向成帝起奏關于陳湯私藏戰(zhàn)利品一事,陳湯由此遭到免職的處分。之后陳湯又深陷欺君之罪的困擾,他曾向成帝上書言康居在漢質(zhì)子并非真王子,而成帝核實確為真王子。陳湯遂被捕入獄,被判處以死刑,幸有太中大夫谷永上書乃被成帝特赦。但他的爵位從此被削,貶為庶人。

命運多舛的陳湯又被貶往敦煌。不料幾年后,敦煌太守上書朝廷:“陳湯曾經(jīng)誅殺郅支單于,威風遠及外國,現(xiàn)在降為庶人,不宜住在邊塞地方。”遂又被遷至安定(今甘肅固原縣)。時任議郎的耿育非常同情陳湯的處境,便上書請求成帝予以關懷、照顧。陳湯這才遷回長安居住,不久去世。王莽執(zhí)政后,陳湯被追謚為“破胡壯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九龙县| 鄂州市| 肇庆市| 阿勒泰市| 东兴市| 邮箱| 揭西县| 乌鲁木齐县| 大冶市| 宁明县| 江达县| 寻甸| 页游| 任丘市| 阜宁县| 镇雄县| 舞阳县| 湖北省| 永川市| 公安县| 绥化市| 宁明县| 青海省| 杭锦旗| 商洛市| 梁平县| 河池市| 卢氏县| 康保县| 岫岩| 新乡市| 卢龙县| 拉萨市| 洛阳市| 昂仁县| 伊吾县| 西昌市| 巴楚县| 安庆市|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