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就斜杠人生:未來全新的工作模式
- (美)瑪?!ぐ柌?/span>
- 1460字
- 2020-09-10 18:12:20
序言 斜杠人生,全新世界中的“生存寶典”
自《成就斜杠人生》一書問世以來,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這本書和其中的觀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貼近現實。
本書英文版發行后不到兩年,美國經濟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下行,斜杠人生變得更加普遍,但許多人并非出于自愿而選擇斜杠人生,而是迫于生計不得不做此選擇。本書正因如此而再次受到追捧,人們吸取書中的經驗教訓,將其奉為“生存寶典”,幫助自己在這個全新的世界中打拼、成長。
我們現在已經完全置身于蒂娜·布朗(Tina Brown)所說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世界之中,它影響著每個人,從剛剛走出校門渴望開拓事業的畢業生,到因養老金大幅削減而需要延遲退休的“嬰兒潮”一代,人人都無法擺脫時代大潮的裹挾。
另外,社交網絡的爆炸式發展加快了人們上網、宣傳新企業和建立線上知名度的節奏。
斜杠人生在海外也同樣開始普及,因為推動斜杠人生盛行于美國的那些因素在其他地區也已逐漸顯現。就此,我接受了澳大利亞版Vogue、法國的《世界報》(Le Monde)、葡萄牙的Visao和瑞典的CHIC等媒體的采訪,探討這一現象。
目前,全世界仍然無人追蹤斜杠勞動力的境況。據美國自由職業者聯盟(Freelancers Union)估計,獨立工作者約占美國總人口的41%,他們“擁有多份職業”,所有這些人都是潛在或實際的斜杠青年。但我一直認為,斜杠人生是一種個人經歷,無法通過數據展現。五年來,我收到數百名斜杠青年的來信,比如幾個月前,一名西班牙針灸師來信告訴我,當他發現自己生活在紐約卻無法從事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工作時,斜杠模式幫他渡過了難關。他在信中寫道:
我開始教西班牙語,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我從一開始就喜歡這份工作,但當我向人們解釋自己的工作時,問題出現了。一名執業針灸師為什么要當西班牙語教師?您的書幫助我消除了疑慮,讓我了解到,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職業道路平衡自己的生活。
雖然經濟狀況或許會有所好轉,但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回到從前了。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地球,我們都應對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抱有熱情,而斜杠人生與這種新思維不謀而合。
通過不斷觀察,我發現斜杠模式正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發展,這折射出新的社會秩序。但是,斜杠人生總的來說能歸結為以下五種模式:
· 賺錢養家的工作/興趣愛好(比如,財務分析師/雕刻家、企業家/活動家);
· 左腦/右腦(比如,工程師/博物館館長);
· 精神/肉體(比如,教授/按摩治療師);
· 寫作/教學/演講/咨詢(這四種斜杠職業可以搭配其他任何職業);
· 多重頭銜,一份工作(大多數小企業主都屬于這一類型,但現在,員工也開始擔任多種角色)。
2007年以來,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我逐漸接受了“斜杠青年”的標簽,最初我是拒絕的,因為這個詞聽起來并不那么正經。在本書中,我講述了很多人的故事,你在后面會讀到這些內容,從故事成文時到現在,其中很多人可能都已經重新調整過自己的生活了,斜杠人生就是這樣,隨時根據實際情況做調整。
在以獨立工作者身份打拼了十多年后,我找到了一份工作,這是一份有同事、有社保、有假期的全職工作。我正在努力與別人一起圍繞工作主題提出全新、大膽的想法,將職業發展與社會影響掛鉤。即便現在有全職工作,我仍然堅持斜杠人生。當人們問及我的工作時,我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取決于具體情況。有時候我說自己為非營利性機構工作,有時候我說自己是新工作方式的推行者,有時候我會說自己是作家、演說家、教育工作者等,甚至有時候會說自己曾經是律師。關鍵在于,我認為我并不屬于某一個職業。我有很多選擇,你也是。
希望本書可以幫助你從多個視角審視斜杠人生,并讓你明白,如果時機成熟,那么隨時可以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