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激勵員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管理項目。之所以激勵員工,自然是因為要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讓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和執行力,進而不斷提高團隊或企業的工作效率和業績表現。其中報酬激勵法是經常用到的一種。
所謂報酬激勵法,簡言之即管理者通過報酬刺激,來鼓勵員工努力完成一定工作任務,達到企業目標。通常來說,報酬激勵分為兩種:一是外在報酬激勵,即管理者通過加薪、發獎金、提高福利和社會地位等對員工進行激勵;二是內在報酬激勵,即管理者通過工作任務本身,如成就感、影響力等對員工進行激勵。對于管理者而言,要達到激勵目的,建立企業激勵機制是最主要的方法,然而管理者卻經常陷入一些誤區。
激勵員工的三大誤區
1.認為金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方式下,最常見的激勵方式就是發錢,員工工作越努力就能得到越多薪酬。這種激勵方式在短期內確實能取得一定效果,但長時間里也很容易產生負面效應。因為人對金錢的追求和欲望是無止境的,單一的金錢激勵會導致企業激勵成本越來越重,利潤逐漸下降,而當金錢激勵達不到員工預期時,他們就會喪失工作積極性。
員工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物質或金錢的激勵只是其中一種,更何況對于大部分員工而言,物質或金錢并非是工作的首要需求。尤其是對于有更高追求的員工而言,他們的個人需求會更加偏向于精神層面的滿足,正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所說的第五層次的需要——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例如,對一位優秀的數據分析師而言,一個有趣的項目甚至能夠超越金錢的價值。
2.忽視企業戰略和激勵計劃的關系
一般企業管理者制訂激勵計劃時,會存在以下兩個誤區:首先,制訂激勵計劃不考慮企業的戰略發展;其次,認為所謂激勵其實是滿足員工的個人利益,對于企業而言,是一種損失。
管理者應該要明白,激勵計劃必須服從于企業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員工的個人需求也應該服從于企業發展的宏觀目標。而且管理者也要知道,一個企業或團隊制訂激勵計劃,并不是為了有清晰的標準來評估員工的個人績效,而是為了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執行力,讓他們產生更好的工作行為,讓團隊和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
3.激勵方式過于單一
目前一旦提到激勵,大多數管理者的做法就是發獎金,認為這樣省事又高效,但實際上這種做法非常單一。從企業的長期發展角度考慮,這么做既無法滿足員工多樣化的需求,而且還可能會讓員工因為金錢而產生利益競爭。作為管理者,請記住,用金錢留住人才,最終也會因為金錢失去人才。
目前,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一個積極性強的團隊與無積極性的團隊相比,給企業帶來的價值有天壤之別。因此,作為管理者,必須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在激勵方式上另辟蹊徑,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管理人才、激勵人才,實現企業和人才彼此利益的最大化。
正確激勵員工的三大方法
1.薪酬激勵是基本的激勵手段和方法
認為金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是誤區,但金錢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卻是現實。單一的薪酬激勵,雖然不夠科學與完善,但總體而言,尤其是對于企業最基層的員工,或者剛畢業的優秀人才而言,仍然是非常有效的,能夠大幅度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我曾經進行過一項關于薪酬及激勵體系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對于大部分員工而言,盡管薪酬高低不是決定他們工作表現的唯一主導因素,但卻能直接影響員工對自己的工作崗位、團隊及企業的滿意度,而且如果增加薪酬,八成以上的人能提高自己對工作的熱情,有明顯的激勵效果。因此,合理且有效的薪酬激勵還是非常必要的。
作為管理者,要打破傳統思維,讓薪酬體系盡量做到科學合理、公平有效,既可以滿足員工個人的物質或金錢需求,也可以實現企業提高業績和經濟效益的目標。打破“不管做多做少,工資都一樣”的死工資模式,建立多勞多得的薪酬體系,能更有效地調動員工對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開放的個人發展空間更能激勵員工
在一份工作中,員工是否主動、熱情,不僅取決于薪酬多少,更取決于其未來的職業發展狀況如何。現在許多企業并沒有完善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機制,新人往往待了一年也積累不了什么經驗和技能。因而當看不到成長與發展的機會時,有能力、有潛力的人自然也就會離開。
管理者有兩個作用,一是挖掘員工潛能,培養和選拔有用之才,二是為人才提供一定的發展機會。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要讓員工的任何生產性行為都得到認可,鼓勵員工主動積極參與本部門及跨部門的工作。要通過不斷的交流與協作,讓員工既能鍛煉業務能力,不斷明確自我發展方向,也能培養對企業的認同感。而當員工在企業中得到肯定,并能看到明確的職場發展途徑時,就會更有動力為企業貢獻價值。
3.多元化激勵方式適應員工多種需求
作為管理者,可以制定多樣化的激勵方式,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雙管齊下,更容易達到激勵效果。物質激勵一般包括漲工資、發獎金、獎勵各種津貼及其他福利等,但是管理者應該知道金錢的邊際效用是不斷遞減的,這種單一的激勵方式,短期內可能有效,但長期下去往往會失去激勵效果。因此,要把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精神激勵包括夸獎、交付更復雜的高級項目、升職等,通過豐富和增強員工的工作體驗,來使其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充實感和挑戰感,滿足員工個人的精神價值需求。
此外,管理者可以通過短期激勵、中期激勵、長期激勵相結合的方式,實現長久有效地激勵員工。例如,電影票、聚餐券、員工生日會等短期激勵手段;季度團建活動、優秀員工獎勵等中期激勵方式;年終獎、出國游、購房補貼甚至分紅、職業津貼等長期激勵方式。三種方式相結合,能夠全方位且長期有效地激勵員工,讓員工時時刻刻有奮斗的動力。
有效激勵員工,要明確需求、找對方法、精準激勵,即面對不同員工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加拿大管理顧問安德魯·法斯說:“了解了你希望別人如何管理自己之后,就能樹立一個榜樣。一旦你明白了自己希望如何被人管理,便可將此應用到別人身上。”是的,要成為一個能夠激勵他人的管理者,首先是要思考,你希望別人如何管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