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努力長大的“乖小孩”
家里的幫傭阿姨請假了,父親一時間找不到接替的人選,便請隔壁的木村伯母前來幫忙。于是,很多家務便落到了四兄弟的身上。他們不但沒有抱怨,反而爭先恐后地承擔下來,因為媽媽回家了!
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治療,母親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可以回家靜養了。母親的病癥依舊非常棘手,回到家后還是得躺在床上,無法自行活動,但情況已經比在醫院時好了很多。
主治醫生每月都會前來為母親檢查一番,隨著一次次的“情況穩定”“休養得很好”,宮崎駿的家人逐漸放下心來。宮崎駿臉上笑容也多了起來,他愈發抱有希望了。
每天放學,宮崎新和宮崎駿都會以跑步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回家,哥哥總是跑得很快,搖搖晃晃的宮崎駿被遠遠地甩在后面。望著哥哥的背影,宮崎駿總會感到安心,跑起來也不覺得累了。當他們一前一后跑進家門的時候,都會在門口“急剎車”,然后把食指放在嘴上,做出一個“噓”的動作——媽媽也許睡著了,不要吵醒她。
他們經過臥房,母親正好轉過頭來:“你們回來了啊!”
“是的,媽媽。”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隨后宮崎新問道:“媽媽,今天晚上想吃什么?”
“嗯……不如就吃洋蔥味噌小魚干和牛肉佃煮吧。噢,還可以加上爸爸拿手的臭腌魚。”
“好的媽媽,我們這就去準備。”
自從母親病倒之后,父親便承擔起了所有早餐、洗衣和周末假日飯食供應的工作,其他事情則由宮崎駿兄弟幾人來完成。
周末,飯桌上時常會出現一道臭腌魚,因為是發酵而成,所以散發著濃重的臭味,但是口感卻非常好,因此受到了宮崎駿一家的歡迎。這相當于一道日常副菜,因此廚房里有現成的。現在需要準備的就是牛肉佃煮和洋蔥味噌小魚干。母親喜歡喝味噌湯,宮崎駿和哥哥商量要再加一碗湯。
隨后二人便在廚房熟練地操作起來,兄弟二人分工明確,宮崎新切洋蔥,宮崎駿洗米煮飯。菜刀剁在砧板上,發出低沉的聲音,洋蔥的味道嗆得宮崎新直流眼淚。終于切完了,宮崎新把牛肉、沙丁魚干、小鳀魚干等材料準備好,卻發現用來調味的醬油和味噌不夠用了。宮崎駿主動站出來:“哥哥,你先料理牛肉,我這就去買!”說著,宮崎駿便以最快的速度跑了出去。
等到宮崎駿捧著醬油回來的時候,屋子里已經飄出了牛肉和米飯的香味。宮崎新說道:“回來得正好,牛肉已經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小魚干和味噌湯了。”他接過醬油再度忙碌起來,宮崎駿也在一旁切味噌湯所用的豆腐。
廚房的工作完成之后,宮崎駿便對正在盛飯菜的哥哥說,要去木村伯母家把三弟和四弟接回來。終于開飯了,宮崎新先是給媽媽盛好飯菜,把床搖高,放上床桌,然后再來到客廳照顧弟弟們吃飯。宮崎豐和宮崎士朗年紀小,吃飯的時候會挑食,也會調皮。宮崎新和宮崎駿一邊教育他們不能挑食,一邊幫助他們好好吃飯。用餐完畢,宮崎新收拾碗筷,宮崎駿則跑去燒水,然后照顧弟弟們洗澡。
宮崎駿年紀雖小,但在父母的教導和哥哥的榜樣示范下乖巧懂事,他始終記得父母的話——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他們越乖,媽媽好得越快。于是,他一直在努力地長大,努力地追趕哥哥的腳步,希望能夠和哥哥一樣快些長成大孩子,這樣自己就可以更好地照顧弟弟,照顧媽媽了。
這段童年經歷給宮崎駿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日后他的作品中,不乏父母因生病或工作而拜托鄰居照看孩子的情節。《龍貓》描寫的就是母親生病住院,父親拜托隔壁婆婆前來收拾新家,并代為照看小女兒。這些是宮崎駿兒時的畫面,有過感激、有過堅強,也有過失落,只是宣泄出來的時間晚了幾十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