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年后,轉(zhuǎn)眼到了早春二月。
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春播開始了,我也在考慮平貫?zāi)臼砘氐哪臼矸N植。
2006年3月16日。
我和阿華開小車從南寧回來,路過那桐良寨木薯地。
眼前是一大片寬闊的緩坡,平坦的紅土地全是木薯地,有幾千畝,地上許多村民在種木薯。此時已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土地透出的氣息都散發(fā)著春天的溫和,木薯種植的最低氣溫要求17度以上,早春二月也就是新歷...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nèi)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
過年后,轉(zhuǎn)眼到了早春二月。
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春播開始了,我也在考慮平貫?zāi)臼砘氐哪臼矸N植。
2006年3月16日。
我和阿華開小車從南寧回來,路過那桐良寨木薯地。
眼前是一大片寬闊的緩坡,平坦的紅土地全是木薯地,有幾千畝,地上許多村民在種木薯。此時已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土地透出的氣息都散發(fā)著春天的溫和,木薯種植的最低氣溫要求17度以上,早春二月也就是新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