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形殺手:補鈣劑(中文版)
- 托馬斯·利維
- 1624字
- 2020-09-03 11:24:47
譯者前言
托馬斯·利維醫生是一位當今不多見的醫學思想家。他的書讓我找回了學醫的初衷,似乎回到了醫學院的年代——想要排開世間眾多的干擾因素, 尋求真正的健康真諦。從醫40年后的今天,我似乎才開始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醫學了。
中國是全球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多的國家,其嚴重性僅次于心血管疾病。2016年估計總患病率約為12.4%,達1.6億病人(www.chinabgao.com/stat/stats/73428.html)。到2020年,骨質疏松及骨量低總患病人數估計將達到2.8億人,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極大負擔。目前大部分醫生認為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病因是缺鈣,媒體、乳業、鈣補充劑制造業大肆宣揚補鈣的重要。保守估計目前國內的補鈣劑及抗骨質疏松市場達220億元之巨。
骨質疏松癥影響如此之大,但我們可能把它的病因徹底搞錯了。補鈣不僅于事無補,相反會加重其他慢性疾病!
在《隱形殺手——補鈣劑》一書中,利維醫生用他嚴謹的法學+醫學之思維,研究并綜合了大量科學文獻(本書引用了766篇科學文獻),對骨質疏松的病因及治療中的諸多問題逐一進行分析,得出讓你無法不信的顛覆性的結論: 骨質疏松不是缺鈣引起的,而是由于骨頭缺乏必要的維生素及營養素(維生素C、D3、K2鎂、必需脂肪酸和各種激素的平衡)導致骨膠原合成障礙。正常強壯的骨不是簡單的鈣離子的堆積,而是骨膠原蛋白之間的交叉互聯,并且嵌入眾多鈣鎂等離子而形成堅硬的骨頭。骨膠原蛋白合成減少,則導致鈣離開骨頭經血液流失到血液,滲入血管壁及其他軟組織中,引起或加重血管壁硬化及其他軟組織的鈣化;中老年人不僅不缺鈣,而且是體內鈣太多。目前醫學界推薦的補鈣治療骨質疏松不僅無補于骨質疏松,反而加重其他如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病情。
我讀過《隱形殺手——補鈣劑》后嚇了一跳:因為我也在向大家(包括我的父母)推薦同一個我現在認為是錯誤的并且還在侵蝕我們健康的觀點:我們需要?鈣。而可怕的是經常補鈣等同于花錢買慢性自殺!我覺得不讓他人知道這一觀點的存在(結論可由讀者自己產生),我會在道德上受到遣責。如果你在補鈣,或者你在告誡病人要補鈣,那么我建議你好好讀讀此書。我相信讀完后絕大部分讀者會象我一樣接受他的觀點。
現代生物醫學技術在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研究下飛速發展,已經產生了“精準醫學”“分子醫學”等,每年都有不少新藥上市,但癌癥、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松等發病率及死亡率卻居高不下,少有進展。為什么?醫生不負責任?我想信我們大部分經過多年現代醫學(西醫)教育的醫生在竭盡努力治病救人。問題的根源不在這些醫生。
問題出在: 今天的西醫重點還是在治“已病”,或稱在治”表癥”。骨質疏松患者體內鈣流出骨骼進入血液。所以我們就讓病人補鈣。聽上去似乎沒錯。但鈣為什么從骨流向血液呢?流到血液里的鈣又去哪兒了?在新的地方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們問過這些問題了嗎?一個真正好的醫生是不是對這些問題應該認真地思考呢?在骨質疏松上是如此, 在別的疾病上呢?幾乎所有慢性疾病都有一個從“健康→亞健康→疾病前期→疾病期”的過程。我們目前的醫療體系幾乎都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投放在最后一期即疾病期。美國花在健康上的開支是所有開支中最大的一項,約占GDP的16%,其中約50%是花在病人的最后6個月上的。中國醫學的老祖宗幾千年前就教導我們”治未病”。真正好的醫學應從保健治療亞健康,疾病前期著手。保證我們健康的不是藥而是各種自然的營養物質。只知道處方藥而不了解營養學的醫生能成為好醫生嗎?我們如果不知道最佳健康需要什么樣的營養素又如何能幫助病人恢復到最佳健康呢?目前大部分慢病的治療主要在治療表癥上,如糖尿病的降血糖及高血壓的降壓。大量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慢病,包括骨質疏松及癌癥,都與氧化壓力的升高有關(從而致細胞器如線粒體、DNA等的損傷)。老祖宗教我們治病要治本。全身性地排除引起氧化壓力升高的因素,使用抗氧化劑等營養素便是治本之良方了。
成長
醫學博士
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博士
美國抗衰老/再生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認證醫師
美國抗衰老/再生醫學科學院癌癥
綜合治療研究員
成醫師綜合健康中心(美國)主任
2016年11月10日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