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京津冀版圖重塑

北京離上海越來越遠,離中央越來越近

黃漢城

2019年剛開年,中國的“帝都”就密集發生幾件大事。

1月10日,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牌匾從原址摘下,隨后被送進了檔案館,四大班子通通搬往通州辦公。

23日,官方發布北京市年度經濟數據,2018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比上年末下降0.8%。

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意見,支持國有企業總部及分支機構向雄安新區轉移。

……

重構北京城的行動早已拉開序幕。經濟上的北京正在遠去,政治上的帝都正緩緩襲來。

今天,北京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巨變。未來,它離“中國第一大城市經濟體”將越來越遠。

趕人運動不分階層

有一次,在天安門上,毛主席指著廣場以南一帶說,以后要在這里望過去到處都是煙囪。

那時,北京剛剛解放,工人階級僅占全市人口的4%。工業總產值不到天津的三分之一,上海的六分之一,工業整體很弱勢。

作為一個依靠無產階級上位的新政權,首都的“領導階級”力量怎么能夠如此薄弱?于是,把北京建設成全國的“經濟中心”就成了首都的工作重心。

工業基地拔地而起,工人們不斷涌來,沒用多長時間,北京就從一座消費性城市變成了工業性城市。

過去幾十年里,北京一直將上海視為經濟上最大的競爭對手,一步步地逼近后者的體量。

2018年,北京GDP相當于上海的92.78%,為1949年以來最高(見第一章圖1-1)。不過,這個歷史性的進程可能即將結束。因為今天的北京,正在淡化經濟色彩。

據FT中文網報道,近年來北京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手段趕人:停辦農民工子弟學校,騰退批發市場,以每天幾千個足球場面積的速度拆除違建,給予貨幣補償讓直管公房退租,京津冀地區醫保通用以鼓勵北京居民到外地養老……

這一場非首都功能疏解,不分階層,不分等級。整治“拆墻打洞”清理的是外來人口,建設通州城市副中心疏解的是公務員,規劃雄安新區遷移的是各類事業單位的知識分子。

不管你是世世代代生活在皇城根兒的老北京人,還是北漂20年終于混入主流社會的“鳳凰男”,抑或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體制內人群,但凡兩條腿走路的,都可能在疏解名單之內。

來自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減少了2.2萬人,2018年末再減16.5萬人。以往平均每年30萬人的凈流入通道,現在終于被有形之手死死封住。

伴隨著人口減少而來的,還有制造、零售、批發、運輸、倉儲等業態的外遷,它們散落在河北、天津,給這些地方帶去了新的活力。

對北京來說,這種經濟要素的外流其實也意味著GDP、地方稅收等的流失,可能會在后續產業替補上之前造成空當期,導致局部地區經濟波動。

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還是進行得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因為,今天的帝都已經不是北京市的北京,而是中央的北京。

越靠近圓心資源越集聚

早前FT中文網刊發《北京的無奈》系列文章,作者黎巖提出,這幾年中國官方一直在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這實質上是對于傳播中國經驗和推廣其價值觀的內心渴求,不過更經常感受到的,是理論遠遠跑輸實踐而帶來的“內心惆悵”。

確實,與歷史上的頂峰相比,這種失落顯而易見。

盛唐的首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有100多萬人口,其中至少有1/20是外國人。在那個中國最為強盛的時代,海內外都為長安所代表的“中國模式”所折服,可謂是萬邦來朝,氣勢恢宏。

今天,北京成為了國家的象征,展現著中國道路和中國力量。這個地方有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唯一出現在中國憲法中的城市。但這樣一座活的歷史博物館,沒有被無數次的天災與戰爭打倒,卻陷入了可能被城市病拖垮的危機中。

這些年,北京前后拆了兩千多條胡同,舊城風貌岌岌可危。消失的四合院被高樓大廈取代,這些千篇一律的建筑,如何能體現一個復興大國的歷史獨特性?

這些年,棚戶區承載了無數北漂的夢,它變得越加擁擠,隱患重重。這種類似于貧民窟的居住環境,如何能向全世界證明這個國家的制度性勝利,如何能與社會治理失敗的資本主義國家區分開來?

這些年,往來北京的外國領袖,所見的是為人民“服霧”、黑臭水體、垃圾圍城、宇宙第一高房價等。

這些年,靠近權力中樞的重大活動,時常被大城市病干擾,從首都機場出來到天安門,可以堵到“少小離家老大回”……

大國崛起的路上,北京似乎越來越不首都。在決策者眼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北京集聚了太多資源。

這里有中國最好的教育機構,最好的醫生醫院,最有權勢的衙門,最有地位的國企。它像是一臺永不停歇的抽水機一樣,虹吸了全國的資源。整座城市如同一個同心圓,越靠近圓心的位置,資源就越集聚。

不排除成立中央政務區

現在,中央要給所有這一切來個大翻篇。

2017年發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中,北京有四個定位: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該份規劃出臺前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這在城市規劃審批中極為罕見,基本可以看作中央的思路。

請牢牢記住上述四個定位,這將是未來京津冀版圖百年巨變的起點。

先看“科技創新中心”方面。2008年奧運會前,北京市政府開始追求“世界城市”,想要將北京打造成為與紐約、倫敦并列的“世界第三極”,其特征之一就包含金融中心。野心之大,連上海都不放在眼里。但真要走到那一步,也意味著北京要像香港那樣,資本賬戶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外匯進出自由等。這對于國家的心臟來說,試驗風險很大。

所以北京注定走不了紐約、倫敦的道路——用金融來引領全球。既然如此,中央認為那不如干脆開創出第二種模式,讓北京成為世界科技創新的新引擎,用科技來引領全球,國際金融中心就交給上海好了。

再看“全國文化中心”方面。如果說科技創新中心是“引領未來”,那么全國文化中心就是“承接過去”,前者建立在后者的基礎上。在一個蘊含古老中華文明的城市里,孕育著一股指引世界文明方向的科技力量。這種順承和展示,隱含著以中國模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愿望。

而“全國政治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定位,都是首都的核心功能,一個對內,一個對外。前者服務于中央黨政軍三套班子,保障國家政務活動安全高效運行;后者服務于重大外交外事活動,需要建好國際會議會展區、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區、國際交通樞紐、外國駐華使館區等平臺。

在中心城六區的范圍內,只要是這四個功能以外的其他城市功能,都會被中央開啟離心機模式一一甩出。正如FT中文網的評論所言,包含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在內的兩個“千年大計”,實際上都是中心城六區的“泄洪區”。

未來隨著首都核心功能的進一步強化,東城區、西城區可能會迎來深刻的行政區劃調整。

這兩個區域是首都的核心,承載了最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功能,但作為地方一級政府,東城區、西城區卻仍要接受GDP等指標上的考核。

這種績效指揮棒,使得兩區存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動機,導致二環內大拆大建,人口過度膨脹。如果要將經濟發展從兩區政府的職能中完全剝離出來,不排除東城西城會合并、組成中央政務區,換上一套全新的財政體制。

誰能想到,這一夢七十年,首都的形態已更迭了好幾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黑河市| 浦江县| 鄂托克前旗| 松桃| 兰溪市| 遂宁市| 格尔木市| 偃师市| 六枝特区| 神木县| 玛沁县| 鄂托克旗| 闽清县| 齐河县| 柳林县| 吉木乃县| 临安市| 宁化县| 西青区| 山丹县| 宜宾市| 石首市| 颍上县| 枣强县| 阜平县| 凉城县| 类乌齐县| 阳西县| 无锡市| 青州市| 楚雄市| 建宁县| 荆州市| 新乡县| 盐津县| 台东县| 图木舒克市| 二连浩特市| 青田县|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