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貨幣極簡讀本:理想與現實之間
- 零壹財經·零壹智庫
- 3013字
- 2020-09-09 14:35:58
第一節 比特幣:故事的開端
BTC(比特幣)基本行情:

圖3-1 比特幣價格及市值走勢(單位:美元)
比特幣是最早的去中心化可編程加密數字貨幣之一,也是后來一切關于數字貨幣故事的開端。
為什么發明比特幣?從中本聰曾說過的一段話中,或許我們能找到一些緣由:
“傳統貨幣的根本問題,正是來源于維持它運轉所需要的東西——信任。人們必須要相信中央銀行不會有意劣化貨幣,可是法幣的歷史卻充滿了對這種信任的背叛。我們相信銀行,銀行持有并電子化地轉移了我們的錢,可是銀行卻在部分保證金制度之下,通過一浪接一浪的信用泡沫將貨幣拋撒出。”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背景下,中本聰等密碼朋克對傳統銀行中心化體系和信用貨幣制度的失望愈加明顯,隨后比特幣的問世也就順理成章了。

圖3-2 比特幣創世塊
一、比特幣是什么?
通俗地講,比特幣是一種總量恒定2100萬的數字貨幣,和互聯網一樣具有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等特性。向地球另一端轉賬比特幣,就像發送電子郵件一樣簡單,低成本,無任何限制。比特幣因此被用于跨境貿易、支付、匯款等領域。
百度百科中的“比特幣”詞條這樣解釋: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數據庫來確認并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并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制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于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看完這些,你是否理解了什么是比特幣?如果還不能,那不妨舉個例子。
正常情況下,A想給B轉賬100元,需要A先向自己的開戶銀行發送指令,然后銀行在你的賬戶上減掉100元,并將這100元轉到B的開戶銀行;同時,B的開戶銀行在收到這100元之后,在B的賬戶上增加100元。這樣,A和B之間的轉賬才能完成。
也就是說,雖似A和B兩個人之間的轉賬交易,實際上卻有一個甚至多個第三方機構(這里指銀行)參與。銀行在這筆交易中的主要職責,就是“記賬”,確認這筆錢是誰的、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等一系列信息。現在的金融系統基本上都采用這種中心化賬簿技術。
問題在于,在這種系統下,每個人的每筆交易信息都會被中心化機構獲取,并且還將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如果涉及跨境支付,這種系統的效率也不容樂觀。
于是,中本聰和他的比特幣采用了一種分布式賬簿技術。什么是分布式賬簿?簡單來說,就是人人都參與記賬,而不再僅由銀行等第三方來履行記賬的職責。具體這樣規定:
(1)所有參與比特幣系統的用戶共同維護一個賬本,賬本每10分鐘更新一次,每次更新都要同步給所有人;
(2)參與的每一個人都有權記賬。只要記賬就能獲得一定的比特幣作為獎勵(每4年減半,現在是12.5個比特幣,2020年再次減半);
(3)所有想記賬的人要一起解一道數學題,第一個算對的人才有資格記賬。(解數學題獲得記賬權和比特幣獎勵的過程,稱為“挖礦”。)
同樣以A和B之間的轉賬為例,比特幣系統這樣運作:
(1)A和B達成轉賬意向之后,A告訴所有人:我要把我的100元轉給B了;
(2)在所有人聽到這確實是A的聲音之后,就開始檢查A的賬戶里是否有足夠的余額來支付這一筆轉賬;
(3)如果確認A的賬戶余額足夠,獲得記賬權的人開始在賬本上記錄這筆交易,A和B的交易完成,并將這筆交易廣播給所有人;
(4)所有收到廣播的人同步修改自己的賬本,以此保證所有賬本的一致。
這就是比特幣運行的一個通俗描述,實際上遠比這復雜。但從這里我們也不難看出,作為一種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主要解決的是電子貨幣交易過程中由于中心化機構參與導致的信任問題以及電子貨幣雙花問題。
二、比特幣和區塊鏈的關系
現在一提到區塊鏈,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比特幣,甚至很容易將比特幣和區塊鏈混為一談。比特幣和區塊鏈到底是什么關系?到底是先有區塊鏈還是先有比特幣?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它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技術,而是基于此前包括密碼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在內的眾多學科技術融合而成的一種組合型技術。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早期并未被很多人關注,在中本聰最早發布的比特幣白皮書中也沒有關于區塊鏈的直接描述。但后來當比特幣在沒有中心化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情況下,穩定運行了很多年并且沒有發生任何重大問題之后,人們開始關注到比特幣的底層技術系統,并將其命名為“區塊鏈”。
比特幣和區塊鏈相伴相生,相互成全:比特幣的火熱使區塊鏈被更多人關注,區塊鏈的廣泛應用也使比特幣被更多人熟知。
但區塊鏈不是簡單地等同于比特幣。區塊鏈是組合型技術,更是新興科學。而比特幣從某種程度上只是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只不過是第一個應用,也是迄今為止影響力最大和最為成功的應用。但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在比特幣系統中使用,如今在跨境支付、數字存證、商品溯源等諸多領域都能得到廣泛應用。
三、如何獲得比特幣?
想獲得比特幣,至少有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通過挖礦獲得比特幣獎勵。比特幣是通縮模型,總量上限是2100枚,預計在2140年挖完。在此之前,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參與比特幣系統來爭奪記賬權,獲得比特幣獎勵,現在每個區塊獎勵12.5枚比特幣。最早通過電腦CPU就可以用于挖礦,而如今只有使用專業的比特幣礦機才有機會獲得比特幣挖礦獎勵。
第二,交易所交易獲得比特幣。國內在2017年9月30日已停止交易。
第三,OTC交易。OTC即場外交易,更多是指不在交易所進行的私下交易,多為個人與個人間的交易。
四、買賣比特幣是否合法?
中國政府過去數年間多次提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交易風險,并關閉在內地的交易所,但未曾明確禁止個人持有或投資比特幣。
對于民眾而言,法無禁止即可為。通俗點講,國家不鼓勵普通老百姓參與比特幣交易,并提醒民眾這件事風險比較大,但如果非要干,就要自己承擔可能出現的所有風險。所以,普通民眾買賣比特幣只要不用于非法活動,都不會構成違法犯罪行為。
另外,有些不太了解比特幣的人將比特幣視為一場“龐氏騙局”。這其實也是錯誤的說法。
龐氏騙局指那些承諾高回報,實際利用新進參與者投入的錢給早期參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假象,進而誘騙更多人參與的騙局。一般的龐氏騙局至少具有三個特征:中心化運作或操縱;承諾高回報;用后來者的錢支付給早期參與者。
比特幣顯然不具備這些特征。中本聰在發明比特幣之后就選擇了隱退,至今也無人知曉他到底是誰。這些年來,比特幣從未依靠一個中心化機構運行和管理,而是通過算法和比特幣社區內所有用戶的共同維護繼續發展。而比特幣的價格更是劇烈波動,沒有人敢保證投資比特幣就一定能獲取高額收益,更不可能用后來者的錢支付給早期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