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溫暖 幸福的溫度

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先讓旅人脫下衣服。風先上場,它吹啊吹啊,但是旅人沒有脫掉衣服。風吹得更猛烈了,旅人不但沒脫衣服,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緊了。然后風用盡全力,狂風大作,旅人更沒有脫掉衣服,為了活命他緊緊抓住了衣服。輪到太陽了,它開始照耀大地。現在風停了,天氣變熱,旅人脫下了外衣。太陽贏了,它依靠的不是蠻力,而是溫暖。

多年前一個冬天的晚上,因為工作原因我要去美國的某個城市。我的航班延誤了,碰巧沒帶現金,沒有吃飯,天氣還很冷。抵達之后那個地方還停電了,因此我身處黑暗之中。文明提供的所有保護幾乎都被剝奪了,我感覺自己慢慢失去了理智。雖然理智告訴我,我并沒有身處任何實際的危險之中,但我身上所有原始的報警系統都開啟了:饑餓、黑暗、寒冷、沒有參照點、周圍沒有任何友好的跡象。我已經到了不知所措的地步,身處恐慌的邊緣。

正當我沿著街道向前走時,突然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從來沒有這么開心過,也從來沒有哪個聲音像它那樣深深地打動我。那是我要去見的朋友,他——別問他是誰——在黑暗中終于找到了我。那令人安心的聲音本身就是溫暖。

在那個瞬間,或者說在我吃過東西恢復正常之后,我開始意識到人類的處境有多么危險:在沒有人情味的混亂世界中,我們毫無防備、容易受傷。這好像嬰兒們的處境,我們和他們一樣急需照顧、愛護和溫暖。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人因為缺乏溫暖而死去或瀕臨死亡:無人照料的孩子、薪水太低受到剝削的工人、大城市中被人遺忘的孤獨老人。每一天,數以千計的人通過各種替代品來補償長期無愛的心靈:用食物填飽自己、追逐無愛的性、在消費主義的幻境中追尋虛幻的快樂或者變得更暴力。

通常我們會把觸覺和溫暖聯系起來。但聲音是一種遠距離的“觸覺”,在我們無法接觸的時候,聲音也可以給我們帶來溫暖。我們剛才已經看到了,當我在陌生的地方迷路時,是朋友的聲音救了我。

我認識的某個女士(我們就叫她多蘿西婭吧)給我講了另外一個故事。有段時間,每天晚上她都會聽到隔壁鄰居家的女嬰在哭。女嬰的父母讓她獨自睡在黑暗中,他們看電視時她會哭很長的時間。她絕望的哭聲表達出她所有的痛苦和孤獨。多蘿西婭應該怎么做呢?她也不確定。去跟這對父母講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于是她決定唱歌。正如她能聽到嬰兒的哭聲,這個嬰兒也能聽到她的聲音。每天晚上當他們把孩子放到床上后,多蘿西婭就哼唱優美的搖籃曲,隔著薄薄的墻和孩子說話,安撫她。這個嬰兒聽到友好的聲音后停止了哭泣,平靜地進入了夢鄉。陌生人的聲音帶來的溫暖將她從冷冰冰的孤獨中救了出來。

在你的想象中,地獄是什么樣子呢?是充滿了煙、火、熾熱的叉子、肉燒焦的味道嗎?因為我們總是被告知地獄里酷熱難耐。即使是像伏爾泰這樣的理性主義者,臨死前看到窗簾掉到壁爐里也會既諷刺又驚慌地大喊:“已經燒起來了!”

但是我們真的確定嗎?但丁在《神曲》的地獄篇中將地獄最深處、最可怕的地方描述成寂靜寒冷之處。那里,犯下最壞罪行的叛徒的頭被浸入永遠結冰的沼澤中。這些受到詛咒的靈魂沒有感情,也不在乎背叛家人、國家和朋友。地獄里黑暗嚇人,什么感情都沒有,沒有溫暖,沒有愛,只有他獨自一人。

后來,但丁爬上了煉獄之山。整個過程孤獨而艱難,象征著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凈化和強化是必需的。在地獄的頂點,但丁找到了自己昔日的愛人比阿特麗斯,他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她了。比阿特麗斯在這里象征著真理。她對他很冷淡,沒有跑上來擁抱他,她想讓他承受自己背信棄義的全部后果。她責怪他:“你為什么忽視我?”這既是一個憤怒女人的怒吼,也是真理對那些長久徘徊在歧路上的人的當頭棒喝。但丁被凍住了,就像亞平寧山脈上的白雪。但在春日暖陽的照耀下,雪化了,但丁也化了,他落淚哭泣。后來,他“變得純潔,準備攀爬星辰”。

對但丁來說,正因為有了溫暖,才有了所有的感情,也才有了生命。對他來說,溫暖也是心靈轉變的前提。通常,詩人能體會到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要在幾個世紀之后才發現的道理:沒有他人的溫暖和親密,我們無法活下去。幾十年以來,我們已經知道沒有母親的溫暖,嬰兒是活不下來的。觸摸、擁抱、保護、養育、愛撫、搖晃,這些身體上的溫暖對小生命而言,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如果嬰兒得不到這些的話,他們會死掉。如果他們得到的不夠,就不會茁壯成長,長大后他們會變得膽小、神經質、好斗,而且容易犯罪。

我們承認自己也和嬰兒一樣需要溫暖——心理上的溫暖以及生理上的溫暖。有時我們像嬰兒那樣需要觸摸和擁抱,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需要有人交談、有人理解和欣賞我們、有人關心我們。溫暖這時候不只是一種生理現實,它已經成為一個比喻,成為我們在某人的眼睛里看到的、在她的聲音里聽到的、在她歡迎我們的方式中感覺到的品質,它是善意的核心所在。

現在溫暖已經淪為了商品:如果你真的想要神圣的、能賦予生命和快樂的溫暖,而你在自己的生命中找不到它,那么我可以賣給你。我曾經見過一塊巨大的橘黃色廣告牌,上面是大碗冒著熱氣的蔬菜湯,下面寫著一行法文:這就是“愛”。它是某個跨國公司的速凍食品廣告。廣告背景是這樣的:每個人都很忙,因此晚上沒有人會用熱氣騰騰的美味蔬菜湯迎接你下班。很難想象還有什么比這一碗蔬菜湯更能象征舒適和安心的愛了。喝下幾勺熱湯,多么令人安慰,多么令人快樂!知道有人愛你而且為你準備了超級美味的東西,這是多大的安慰啊!但某人現在太忙了,或者可能已經忘了你,或者根本就沒這么個人,那么這里有碗湯,是在遙遠的地方用機器做成的,裝在無菌包裝里。不用擔心,可以馬上解凍。畢竟,這沒啥差別,不是嗎?好了,美味快捷,對每個人都是如此。購買,吃掉它,然后閉嘴!溫暖已經包含在售價里了:這就是“愛”。

這是人人吃得到的相同的湯。但若是真正的溫暖,沒有人是相同的,就好比沒有兩碗湯是完全一樣的。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都因為自己的獨特性而被愛,雖然我們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被愛是因為我們是我們自己,這是無法改變的。可一旦溫暖消退,我們會變得一模一樣——都是籍籍無名之輩。就好像溫暖能給我們的性格帶來光亮、讓我們感到特別和不可或缺那樣,冷淡也可以讓我們變成無名的影子。

有一次我不得不去看皮膚科醫生。我見到的不是一位醫生,而是一整個專家團隊。其中有位女醫生用透鏡檢查了我的腳很久,但什么也沒說。會診快結束時,她寫完病例后我正打算離開,她抬起頭看到我在那兒就說:“你是誰?你在這兒做什么?”她沒有意識到我就是腳的主人,對她來說我不過是透鏡下需要分析的對象,現在她才發現我居然是一個完整的人。當“我”只是沒有名字、也不會發出聲音的“腳”時,我對她更有意義。這就是匿名。

溫暖的另一面是親密,它可以把生物學意義上的現實變成記憶和比喻。不論是誰,親近的人是親密和溫暖的,疏遠的人則是難以接近和遙不可及的。在我們生命的最初,這是一種生理現象。無論哪個人接近、抱住、撫摸我們,給我們溫暖,對我們來說他就是很熟悉的人。新生嬰兒通過氣味知道誰是自己的媽媽。后來,這種親密感變得越來越主觀,一個和我們親近的人可能遠在千里之外。溫暖變得越來越微妙,但其重要性沒有降低。親密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它是一種能力,既能讓自己敞開心扉也能進入他人心扉,既能了解他人也能讓他人了解自己。和親近的人在一起,我們能一無所懼地說出我們自己的夢,展示最奇怪和最難堪的一面。

我們常常把溫暖視為理所當然,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也才體會到它的重要性。我是在很多年前的兩場葬禮上明白這個道理的。第一場葬禮是我祖父的,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駕駛載著棺木的車。坐在車里,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周圍人們對送葬隊伍的反應。那些反應都顯而易見,他們停下來讓我們通過,有些人摘下帽子,有些人畫著十字。這象征著尊敬和認可:有人死了,其他人同表哀悼。我感到安慰,死亡不再是一件孤獨的事。

大約30年后,我母親也去世了。葬禮在同一座城市舉行,還是同樣的路線和程序,可時代已經變了。行人匆忙路過,絲毫不以為意。這個城市沒有停下來,每個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甚至都沒有人意識到有葬禮在進行。我感到自己身處一個更冷漠、更疏遠的世界,這才真正明白溫暖的重要性,以及獲得周圍人的支持是多么重要。

然而,要想獲得溫暖和親密,中間會有重重阻礙。我們都害怕如果我們離得太近或徹底敞開心扉的話,他人會入侵、控制或傷害我們。某種意義上,這些古老的恐懼是不理智的,但又是合理的。人類已經花了幾百萬年的時間才變成“個人”,對我們來說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害怕過于親密的話邊界會消失,我們自己會被碾壓成粉末。不過,這些邊界又常常會變成障礙,薄膜硬化后什么也無法穿透它,我們相當于把自己關進了一座孤獨冰冷的城堡中。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小故事,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先讓旅人脫下衣服。風先上場,它吹啊吹啊,但是旅人沒有脫掉衣服。風吹得更猛烈了,旅人不但沒脫衣服,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緊了。然后風用盡全力,狂風大作,旅人更沒有脫掉衣服,為了活命他緊緊抓住了衣服。輪到太陽了,它開始照耀大地。現在風停了,天氣變熱,旅人脫下了外衣。太陽贏了,它依靠的不是蠻力,而是溫暖。

如果把觸摸和談話也包括在內的話,溫暖的益處可說是十分巨大。阿什利·蒙塔古在自己的經典之作《觸摸》中展示過,觸摸能增進所有哺乳動物的健康,包括動物、孩子和成人。此外,神經生物學家詹姆斯·W.普雷斯科特對49種文化研究后也發現,在人們對嬰兒施以慷慨的身體愛撫的社會中,炫富、偷竊、殺人和折磨敵人的現象都很少;而在對嬰兒身體愛撫較少的社會中,奴役現象經常存在,婦女地位較低,連信奉的神靈都是兇猛好斗之輩。普雷斯科特看到,要將我們狂暴心態轉變為平和心態,最佳和最簡便的途徑就是讓一個人在嬰兒時期獲得溫暖,長大后他的生理樂趣也將會變得開放、不壓抑。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各種研究已經證實了人類數千年來的本能認知。近幾年,這樣的研究甚至變得更加具體。對于孩子和青少年來說,父母給予的溫暖可以讓他們感覺良好、獨立并且學業成績優秀。對成年人來說呢?曾有一萬名以色列人受訪,被問及諸多關于健康、習慣和環境的問題,其中有個問題是:“你的妻子會經常向你示愛嗎?”結果發現,回答“不會”的人八成患有心絞痛。即便是只有人說說話,也可以填補孤獨的空虛,這是必要的。對老年人來說,光是有機會和人聊天就有助于降低他們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這僅僅是因為聊天增加了智力方面的刺激嗎?不是。另一項研究顯示,觸摸真的有助于緩解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人的癥狀,讓他們情緒更好。

20世紀50年代,一群哈佛大學的學生被選中參加一個縱向研究項目,關于他們生活的所有數據都被詳細收集了起來。36年后,其中有126人同意再次參加這項研究。他們被分成兩組,將自己的父母描述為溫和、有耐心和深情的被分在一組,另外一組則認為自己的父母沒有耐心、冷淡、粗暴。結果發現,第一組成員患潰瘍、酗酒、心臟疾病的比例低于平均水平,第二組則是高于平均水平。在第一組中,得過重病的人占比25%,而第二組竟高達87%。

到現在為止你可能注意到了一個有趣的事實。雖然在本書中我們一直在講付出善意會有什么益處,但這里我們卻大談接受善意的益處。要解決這個矛盾,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我們撫摸發出咕嚕聲的貓時,誰付出了溫暖,誰得到了溫暖?或者,當我們享受某人的陪伴時,這份關系讓誰感受到了溫暖?當我們抱著新生兒時,誰付出了柔情,誰獲得了柔情?如果我們付出溫暖,我們就不會感到寒冷。不論施與受,雙方都會受益。當我們付出溫暖,我們也付出了我們的存在(這很重要)、積極而中立的態度、我們的心。我們可以給那些接近我們的人帶來重要甚至是特別的改變,而我們本身也會發生變化。

如果一個感覺寒冷的人找到了溫暖,就好比發現生活有無限可能。感情不再是令人惱怒的變量,而是一種豐裕富足,可以讓我們領略未曾想象的事情。對于理智無法了解的事物,我們需要叩問心靈。懂得心靈的運作,我們就有機會了解他人。不是了解統計學意義上的數據或沒有生命的木偶,而是了解活生生的人,滿懷希望和夢想的人。心靈的運作倚賴直覺,直截了當,不局限于言辭的表面。你知道朋友需要你,因為你是他的朋友。你知道伴侶身處困境或順境,因為你是他的伴侶。你不用問也能感知孩子的心情,因為你是他的父母。

不妨讓我們想象所有感情都消失了的生活吧,那就像干涸了的河流。再想象一下,假設連溫暖和感情的回憶都消失了,我們就猶如行尸走肉。在那一個界限分明的世界里,人們唯一在意的只有數字和冰冷的事實。

另一方面,溫暖也可能會過了頭。我們都很熟悉那樣一群人:他們為了溫暖不惜任何代價,變得讓人無法忍受。他們擁抱我們、觸碰我們,無休無止地侵入我們的私人領域。有時候冷淡是必要的,距離和界限也是如此。有時冷眼旁觀不是件壞事,拋開情感和偏愛的眼鏡來看這個世界,可能會讓人擁有全新的視野。

但是,最后我想說,冷漠和缺乏生氣的世界就算沒有完全置人于死地,終究也是無趣的。讓我們想象一下相反的情形吧,假如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溫暖和柔情,我們感到足夠強大,能放下自己的防御;我們只需要露個面就能為別人帶來寬慰和快樂;我們更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能看穿他人深層次的想法和動機;愛、友誼和善意成為我們生活的意義和最高價值……難道這樣感覺不好嗎?

我的兒子喬納森告訴我,有一次學校郊游,走了很久他覺得很累,落在了大家后面,心里非常孤獨和失落。可是有個善良的朋友在等他,并告訴他:“加油,喬納森!你可以做到!”然后他確實做到了。簡單的一句話已經足夠幫到他了,喬納森稱之為“溫暖的幫助”:身處困境時一句關心和善良的話語。或許我們人人都需要這樣的幫助,好在人生旅途中邁出下一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康定县| 房山区| 桦南县| 长白| 苍山县| 阿拉尔市| 桐柏县| 简阳市| 锦州市| 建昌县| 江安县| 伊吾县| 景谷| 泗水县| 丹凤县| 德钦县| 肇庆市| 都匀市| 得荣县| 东海县| 本溪| 沾益县| 宁陵县| 静乐县| 馆陶县| 河北区| 隆昌县| 望奎县| 阿荣旗| 师宗县| 富锦市| 阿巴嘎旗| 罗平县| 化德县| 洛扎县| 板桥市| 拜泉县| 长岛县| 日土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