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溫度覺的發育

老人們說得對:剛出生的艾莉莎并不能像成年人一樣能夠很好地調節體溫。雖然她幼小的身體對溫度波動會有一定反應(例如,感到寒冷時,她的自主神經系統會收縮外周血管并加快新陳代謝),但處于極端環境中,她就無能為力了。基于多方面原因,比如體脂較少、表面積體積比較高、不會打寒顫,以及排汗能力不健全,新生兒在極寒或極熱的環境中尚無法調節體溫。

然而,她們還是有辦法應對環境中的溫度變化,那就是改變活動的強度。很冷的時候,嬰兒會醒過來活動身體,產生更多熱量。而較熱的時候,她們會睡得更多,喜歡擺出曬“日光浴”的姿勢—舒展四肢—以增加散熱量。實際上,父母可以通過這些姿勢來判斷自己孩子到底是過熱還是太冷。

出生一天的嬰兒就可以用臉頰分辨冷熱刺激:溫暖的玻璃試管會激起覓食反射,而冰冷的試管則會讓新生兒將臉轉向對側。小嬰兒摸到非常燙或特別涼的物體時,也會馬上抽開手。6個月大的寶寶可以通過溫度來分辨物體;如果握住溫暖的量筒太久,她們就會逐漸厭倦,反而愿意去抓冰涼的量筒。因此,嬰兒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感受到溫度。在他們的世界里,溫度是了解事物的一個重要途徑。

隨著溫度覺神經回路的發育,最晚在出生時溫度覺就可以在大腦皮層形成。與痛覺一樣,溫度覺的信號傳導并不依賴于原始感覺纖維髓鞘的形成,因為即便成年之后,從皮膚到脊髓傳導溫度信息的軸突也幾乎沒有髓鞘包裹。

從表面上看,溫度覺看起來是一種很基礎,甚至是本能的感覺—我們可以很輕松地辨別冷熱,因為我們生來就能做到。但實際上,兩個孩子與眾不同的經歷表明溫度覺是后天獲得的。這兩個孩子一個是被遺棄的法國男孩維克特,另一個是美國女孩金妮,他們幾乎整個童年都沒有與人接觸過,歷盡艱辛才得以存活。他們最嚴重的問題是永久的語言功能喪失。人們在他們身上還發現了另一奇怪現象:兩個孩子對冷和熱都很遲鈍。比如,維克特會徒手從火中取土豆,而金妮完全不會選擇適合氣溫的衣服。

我們只能猜測他們溫度覺不完全發育的原因:他們基礎的溫度覺通路不太可能沒有發育,而他們的反應缺失表明,這種溫度覺意識和痛覺意識一樣,有很強的認知成分;溫度覺的形成有賴于他人教授和親身體驗。痛覺和溫度覺信息的傳導通路緊密相鄰,也許二者在隨后的發育中與相似的意識和情感緊密地聯系起來,并受社會生活經驗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禄劝| 达日县| 凯里市| 永城市| 定西市| 崇文区| 沛县| 阿尔山市| 凤阳县| 永和县| 福贡县| 开阳县| 偃师市| 涿州市| 琼结县| 崇义县| 莆田市| 襄垣县| 永仁县| 奉化市| 呈贡县| 邳州市| 拉孜县| 东乌珠穆沁旗| 神农架林区| 奉节县| 乌拉特前旗| 普洱| 庆城县| 绍兴县| 望谟县| 新河县| 于田县| 侯马市| 阿鲁科尔沁旗| 闽清县| 东宁县| 松溪县| 崇仁县| 台州市|